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我部制定了《劳动仲裁员聘任管理办法》,现予颁布,请遵照执行。劳动仲裁员聘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促进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开展,规范劳动仲裁员的聘任工作,加强对劳动仲裁员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劳动仲裁员(以下简称仲裁员)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聘任的处理劳动争议的工作人员,分为专职仲裁员和兼职仲裁员。专职仲裁员是指从劳动行政部门专职从事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人员中聘任的仲裁员。兼职仲裁员是指从劳动行政部门非专职从事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人员、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工会工作者、专家学者和律师中聘任的仲裁员。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劳动部制定了《劳动仲裁员资格证书》、《劳动仲裁员执行公务证》和《劳动仲裁员名牌》(以下称《资格证书》、《执行公务证》和《名牌》)。根据劳动部劳办发[1993]182号文件规定,现就有关发证和使用问题通知如下:一、《资格证书》、《执行公务证》、《名牌》的发放、使用和管理。《资格证书》由省劳动厅编号,直接向经考试或考核认定的合格者颁发。《执行公务证》和《名牌》由各级仲裁委员会发放给取得仲裁员资格并被聘为专兼职仲裁员的人员。仲裁员聘任期届满未续聘的,其《执行公务证》和《名牌》由仲裁委员会收回。  相似文献   

3.
全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研讨会最近在广元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全国部分省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现场会议、全省构建“大调解”体系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取得的成绩,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形势.研究应对措施,明确工作思路,动员全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队伍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努力开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制度设计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探索新时期调解仲裁运行机制上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施行和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推动了新时期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制度朝着法律适用统一、办案机构统一、办案规则统一的方向发展。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贯彻实施该法,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并且正在抓紧制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各地仲裁、司法部门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采取积极措施,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已经针对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办法。应该说,一年以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得到了稳妥的贯彻实施,对有效化解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明确,比如,仲裁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仲裁和诉讼的衔接、多层次争议化解体系的建设,等等。在该法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邀请仲裁员、法官、专家学者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落实劳动争议仲裁三方原则,规范兼职劳动仲裁员管理,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加强兼职劳动仲裁员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和纠正劳动仲裁员违反规定办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3月22日发布实施《广东省劳动仲裁员办案监督规定》(粤劳仲[2004]3号),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实施范围。劳动仲裁员(含兼职仲裁员)办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本规定。劳动仲裁机构直接参与案件程序和处理的其他工作人员,依照本规定执行。二、建立完善监督公告制度。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监督公告制度,将仲裁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和照片在公开场所公示。三、实施监督的原则。对劳动仲裁员实行监督,应当遵循以事实为…  相似文献   

7.
一、实行当事人选择仲裁员制度的背景劳动争议仲裁委是根据“三方原则”建立起来的,即由劳动保障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仲裁委的日常工作和案件的受理工作。在劳动保障部门内部,劳动争议仲裁委和政府的劳动争议处理处是两块牌子一个机构。泰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处配有3个工作人员,既要完成属于政府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管理职能的工作,又要进行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工作。在这样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之下,政府部门及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双重职能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从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的角…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特别是加入WTO后,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依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仲裁公正、公平,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增加办案透明度,我们在总结近年来劳动争议仲裁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符合国际仲裁制度惯例的模式,即由当事人选择劳动仲裁员.这一制度的试行,得到了江苏省劳动保障厅大力支持,并在全省确定的泰州和苏州两市试行当事人选择劳动仲裁员制度.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议、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当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有效地处理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就进一步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  相似文献   

10.
为增强劳动仲裁的公信力,使劳动争议当事人对案件能否胜诉作出比较理性的判断,减少不服仲裁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比例和与案件处理有关的涉劳信访量,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使劳动仲裁工作取得“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实效,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的释明问题作深入研讨。本文试就如何正确行使释明权谈粗浅看法。释明权行使的要求和方式所谓劳动仲裁释明是指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对当事人的主张陈述不充分、不正当,或者当事人举证不够充分而误以为充分等情形,仲裁员或者仲裁委通过对当事人进行询问、提醒、建议等方式,启发当事人澄清事…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仲裁员 劳动争议仲裁队伍在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承担着主要任务,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关键力量,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目前劳动争议数量持续大幅上升、案件日趋复杂、处理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队伍建设存在一些明显不足:一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为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的三方组织,属于虚设机构,缺乏实体机构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新时期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目前,劳动保障部门正在按照法律的授权,制定仲裁规则。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仲裁监督对于保证仲裁裁决的正确性和合法性、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作用。由于目前劳动争议仲裁所依据的劳动法律法规先天不足,不可避免地造成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监督功能的弱化。1993年颁布实施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作为处理劳动争议仲  相似文献   

14.
6月15日至16日,全省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建设暨案例研讨会议在巴中召开。这次会议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为主线,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紧紧围绕新时期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全省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办案经验,安排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张成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在安徽省合肥市对劳动者、用人单位和仲裁员所作调查基础上,对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状况的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促进了劳动争议的解决,对劳动关系的和谐作出了贡献。但是,调研中也反映出,仲裁员权威性和社会保险费拖欠争议调解的合法性等问题。因此,为促进调解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议扩大一裁终局的范围,确立较高的不及时执行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结果的滞纳金,同时,为解决对社会保险费拖欠调解不理想的现状,应加强对此问题处理办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明 《中国劳动》2003,(11):41-42
依据《劳动法》、《民事诉讼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国务院令第117号),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制度归结为“一调一裁两审”体制。“一调”为当事人发生劳动权利义务争议,劳动者一方可申请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进行调解;“一裁”为当事人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调解不成而申请仲裁,或者当事人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实行一次裁决原则;“两审”指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向二审法院上诉的过程。在劳动争议处理“一调一裁两审”整体程序行为中,企业调解行为属于企业…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缺失 ——劳动争议处理的立法缺陷。尽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有限的一裁终局制.但适用范围有限.并未从改变“一裁两审”和“先裁后审”的争议处理机制。并且.由于仲裁机构没有实施诉前保全或诉讼保全的权力.导致当事用人单位有充裕的时间隐匿、转移财产.从而使仲裁裁决后无财产可供执行。该立法的本意是使仲裁成为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充分利用劳动仲裁部门熟悉劳动法律规范的优势.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并能有效地得到法院的司法监督和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8.
赵晓燕 《中国劳动》2006,(11):51-52
为了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依法行使仲裁权利,实现劳动争议案件快立案、快办案、快结案,体现公平、效率,切实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办法》、《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简易程序》《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实施便民劳动仲裁意见》。山东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将在案前调解、立案、审理和仲裁文书的制作与送达等全过程中实施1…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17日公布并施行的《劳动人事争议办案规则》在很多方面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了细化规定,对仲裁实务操作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引领作用。但同时要承认,《办案规则》如能引进《民事诉讼法》中比较成熟的一些规定,将更加有利于仲裁案件的程序处理,有利于劳动关系中双方权益的维护,便利民众申请仲裁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应对《办案规则》中立案条件及部分程序问题作出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劳动争议数量大幅度上升,在争议起因、争议类型和争议内容及标的等方面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本文就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谈一点看法。一、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现状及弊端根据《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