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晶晶 《科学咨询》2008,(17):10-10
能否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民心工程,让9亿多农民从中切实得到实惠,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关键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农民的权益保障。话语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从广义上说,是新闻自由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新闻自由权利中的“表达权”的一部分,是公民的一项不可让与和剥夺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反映其诉求的主要途径。因此新农村的建设,应多倾听农民的想法,使新农村重视农民的话语权,从而使新农村真正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2.
安云 《管理科学文摘》2010,(25):225-226
现阶段我国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利益表达受阻、话语权缺失,对关乎切身利益的事表达意见、参与决策的权利被剥夺,这些致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严重影响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新农村的建设.保障农民的话语权,给予更多他们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农民组织化对于团结农民,保障农民话语权方面的独特功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加强农村普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把农村普法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加以提出,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的艰巨使命,切实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新时期关于农村发展的伟大战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能否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要从思想教育、培养新型示范性农民等方面激励和引导农民,使农民充分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分析了制约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的各种因素,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出发,对构建新型的农业创新科研体系、教育体系、服务体系以及法律法规体系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赵新 《管理科学文摘》2012,(21):239-239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农民文化权利,改善农村文化民生,实现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阐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的因应之策,以期对有序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做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出现了诸多不规范形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因此分析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逐步将农民引入制度化政治参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发展乡村旅游,造就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基于发展乡村旅游对造就新型农民重要意义的阐述,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造就新型农民的若干对策,以期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李春禄 《决策探索》2009,(18):53-53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及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一个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是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笔者认为,粮食部门要着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抓住粮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突出部门特点,发挥部门优势,围绕粮食做文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场伟大的战役。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对新农村建设负有重要责任,必须立足自身职责,积极发挥作用。一、紧握“培育新农民”一个抓手——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主力部队”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农民的思想观念是否真正转变,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促进农民观念有新的转变。县级组织部门要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来抓。要通过形势教育、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努力让群众“换脑”,让在农民群众中存在的中庸守旧观…  相似文献   

11.
相天东 《决策探索》2008,(10):37-3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民,主体是农民,内在动力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民,主体是农民,内在动力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3.
县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指出,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进一步突出了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县级党委、政府处于城乡之间的过渡层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不仅是指导者,更是实践者,应当坚决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也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既要突出发展农村经济,又要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4.
黄静  侯文华 《经营管理者》2013,(29):116-116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教育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当前我国农民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民整体素质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一、农民教育现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依托。要提高农民素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遭遇一些现实困境,如四项权利行使的不协调、"两委"矛盾、农民素质问题及村级管理中的行政化趋向,本文对此论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促进人才回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也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在财力、物力特别是人才智力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人才向农村回流、智力向农村汇聚,这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人才回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相比,当前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从历史来看,长期以来,农业和…  相似文献   

17.
一、尊重农民意愿,是确保农民主体地位的具体要求 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在农民的家乡搞利民富民的新农村建设,当然离不开农民作为主体的参与,不能不征求农民的意见,不能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民对自己的家乡最熟悉,只有农民最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建设新农村自己有多大能力、有多少钱、能办多少事.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以人为本,从与农民联系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事情入手,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进行农家书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农家书屋的存在能够给广大的农民提供更多的适合新农村发展的知识。农民也能够通过书屋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样才能推动农家书屋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建设新农村摆在"十一五"时期的十大战略之首,并从建设资金、财政补贴、银行信贷等方面向农村大幅度倾斜.这些惠农政策,都将为今后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建设机遇.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资金保障不足,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差距拉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亟待提高,新农村建设规划明显滞后等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带来较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农业部前不久搞了个百村调研,发现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究竟在哪些方面不够适应,才能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