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我国理论界,一度有人认为伯恩施坦的民主社会主义具有合理性,认为其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伯恩施坦的民主社会主义修正了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鼓吹阶级调和与阶级合作,否定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的最终目的,鼓吹全民党和普遍民主等,这些思想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危害巨大,破坏了党的团结和思想统一,使党丧失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苏联亡党亡国起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揭露伯恩施坦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政党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兴衰存亡的命运。对影响政党生命的因素,世界各国政党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提出过党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以及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等命题,这些都是中共对政党生命力影响因素的独特见解。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对政党生命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矛盾愈益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八大”从实际出发,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全面地探讨,提出了切合实际而又可行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大民主”思想是毛泽东在晚年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民主理论。毛泽东提出“大民主”思想的最初目的是反对官僚主义,后来则用于进行政治斗争。“大民主”思想存在严重误区,它违背了民主的本义,忽视了民主的阶级性,违反了民主的程序性,缺乏法律上的精确性。但是,“大民主”作为一种民主政治模式,蕴含着一些合理成分,被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理想形态。而且,毛泽东在进行“大民主”实践时,其理论思维的主观动机和价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对于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统战工作是表现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利用政协工作平台来团结引导新的社会力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7.
在辛亥革命中 ,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为建设和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虽然带有资本主义法制的显著特征 ,但它在用法律武器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现代民主政治的斗争中 ,起到了“唤醒人民、争取自由和建立彻底民主的制度”的重要作用 ,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法制现代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文章着重论述了“四位一体”的建设、“四位一体”的改革、“四位一体”的目标,并简述了三个“四位一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民主社会主义"是盛行于当代欧洲的一股理论思潮,它试图融合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各自的优点,从而构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将"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进行比较,是为了后者更好地借鉴前者所包含的一些合理因素。两者在对民主的重视、强调民主在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方面有共同点,而在指导思想、民主的性质、民主的最终指向及民主的所有制基础方面具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0.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社会主义政治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发展民主确立为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和目标;强调指出民主制度化和法制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推进、形成和发展了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等。这对推进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并丰富了邓小平法制建设观,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高度具体地阐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的实质内容,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宽阔的理论空间.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实践主题的重大演进.  相似文献   

12.
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 ,既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 ,也是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凝聚全党的意志和力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逐渐形成。民主革命派的形成,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并对“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及最终取得胜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艾伦·伍德批判了以“后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其理论核心是主张消解阶级和阶级斗争,通过扩展资本主义民主达到社会主义。该思潮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主张阶级退却,对民主有多重误解,对社会主义目标有多重误判。伍德坚持运用马克思的阶级和历史理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为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新视角,但也存在忽视其他革命力量,对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缺乏系统性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继续发扬"赶考"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阐述了"赶考"的科学内涵,从促成价值认同、达到心理纯化、形成行为规范三个维度探讨了"赶考"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价值;新时期,通过弘扬"赶考"精神,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化改革四个层面论述了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目标,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大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领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其本身的现代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术和题中应有之意;同时中国共产党本身的现代化,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与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这一角度来阐述二者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议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深圳市龙岗区“两票制”的基层民主选举出发,对“两票制”在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贡献作了分析。作者认为“两票制”贯穿了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在候选人的确定上体现了由下而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它扩大了民主选举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它采取了直接民主选举的形式,体现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文章在肯定“两票制”的同时,又提出要用科学态度对待“两票制”。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把握“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时代命题,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拓展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思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观,是新时期我们认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复杂的斗争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深刻诠释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学术界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要义、生成逻辑、价值意义和实践进路等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但存在着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方法创新性不足、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等问题。为了开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新阵地,今后应进一步凸显问题意识,丰富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积极回答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问题,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0.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培养思想品德好、知识能力强、民族认同深、综合素养高的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优化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协同育人体系,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