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写于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其中意识形态部分是整部著作最精彩的部分,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并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但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的把握却较为困难,因此有必要从意识形态理论的背景、主要内容、明显特征和当代启示等方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联袂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批判了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国旧哲学的唯心主义倾向,同时全面揭橥了新哲学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新哲学之“重要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唯物史观是新哲学逻辑展开的基本架构。其中的许多思想价值对我们共襄中国梦这一宏大叙事多有启迪。今天,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因此,认真研究这一经典哲学文本,这对我们着手进行的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使意识形态概念获得了理论上的重大意义,也为学者们研究意识形态概念提供了新路径。近代启蒙理性为意识形态概念提供了科学认识的保障,而拿破仑开创了意识形态概念的贬义史,德国古典哲学则使意识形态概念拥有了历史哲学的框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主要有4种方式:虚假的观念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以及一系列由日常风俗、行为和信仰所构成的传统的象征形式和价值观。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理论在理性与价值批判两个维度获得了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市问题比较集中的文献.该书在系统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功能和演变过程,说明了城乡的分离和对立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经阶段,资本是改造和再造城市空间的内在动力,也是引发城市问题的重要因素.这些宝贵思想为我们化解城乡矛盾、解决空间正义问题提供了钥匙.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超越了以前对于共产主义的单纯的形而上的理解的层面,开辟了共产主义的实践途径,并形成了共产主义观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理想性三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维度的雏形,从而形成了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同的更为合理和科学的共产主义观。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活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的生活"为立足点,建立唯物史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概念有多种内涵,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是因为不懂得实践就是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出版时间,196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正文前的扉页上写道:《形态》一书由“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于1932年第一次全文用原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这里的原文应是德文。可见《形态》一书公开发表的时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目前在一些文章、教科书、工具书和参考书中关于《形态》一书何时问世及其它方面似乎又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从青年时代起就高度关注科技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阐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友好交往与保存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联系,科学家如何正确对待前人的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科学研究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问题,内蕴着非常深刻的科技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首先基本上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特别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飞跃,并开创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阐释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以及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等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深入探究了人的发展问题,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条件和途径的论述,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而为正确认识人的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并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式分工的批判和合理分工形式的阐述: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的人类解放的探索;对以往共同体形式的批判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以及对以往的解放运动的批判和共产主义解放运动的号召,说明了人类解放道路何以可能和如何展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论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及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社会发展理论 ,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式分工的批判和合理分工形式的阐述: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的人类解放的探索;对以往共同体形式的批判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以及对以往的解放运动的批判和共产主义解放运动的号召,说明了人类解放道路何以可能和如何展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包括 ,分工制约着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和国家等 ;分工包含的矛盾只有通过消灭分工来消解。剖析这些思想及其实质 ,是研究全球化 (或社会化 )、腐败以及国有企业改制等问题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但这部著作是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现在所见各种版本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的。由于不同的编辑方法会给文本带来完全不同的面貌,因此,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写作意图和思维逻辑、把握其著作的整体结构和丰富内涵、精确再现其思想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4月23-24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暨第二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费尔巴哈》章的文献学研究史、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当代争论、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精选4位与会专家学者的会议论文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一部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该著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禾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文本、文献的研究,历史地位的评价,当代价值,异化理论,人的本质探讨,;往理论等具体内容和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异化思想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这一著作中异化思想的研究,应聚焦于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异化的内涵问题;其二,异化的成因问题;其三,异化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嬗变问题。只有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阐释,才能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成熟时期的异化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条件。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哲学著作,它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批判,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飞跃.而马克思主义人的人学也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现实的人”正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由于分工的出现必定要经历片面的发展,当生产力高度发达,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便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全面发展逻辑脉络的阐述,在此做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