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继续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财政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在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创新财政体制,斩断和堵塞腐败之源,成为当前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马太超 《决策导刊》2005,(11):40-40
奉节县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阳光财政”,从源头上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断强化财经监督,推进财政管理“六化”目标,逐步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曹凌云  孔杰 《决策探索》2010,(22):83-83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睢县财政系统从教育入手,从源头抓起,有效遏制和预防腐败。日前,县财政局组织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集体观看廉政建设纪录片和图片展,接受廉政警示教育。与会人员观看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聆听了一件件典型案例,无不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4.
建设效益财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新时期新阶段对财政干部和纪检干部提出的新课题。在这一课题的引导下,财政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先后共同推出了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正在实施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如何稳步有效地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成为当前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倒重来,还是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笔者尝试作一个探讨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财政资金的运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切实发挥源头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科学的预防机制为切入点,不断强化源头预防的导向性,增强源头预防的针对性,拓展源头预防的实效性,加强源头预防的约束性,逐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的协作共管机制,充分利用财政业务动态管理网络,积极发现掌握苗头问题,堵漏建制,防患于未然,真正打造为民理财、依法管财的勤廉财政。  相似文献   

6.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改革,是财政资金由分散支持向集中支付运作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变革,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发生的重大举措,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尚存在一定缺陷,只有对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改革跟进,才能让这一制度的改革取得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凡是亲见清室覆亡的人都知道:清政府 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政制度的腐败。公务人员的薪水只是点缀品,实际上全靠陋规来维持。陋规是不公开的公家收支,为政府及社会所默认的。以现在  相似文献   

8.
清末官场的陋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是亲见清室覆亡的人都知道,满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政制度的腐败。公务人员的薪水只是点缀品,实际上全靠陋规来维持。陋规是不公开的公家收支,为政府及社会……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反腐败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腐败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反而向多元化、深层次、大众化方向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腐败问题存在金钱效应和制度难题。要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科学配置财政及项目资源,提高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保障公用经费,用市场手段调节和分配项目资源,从源头上铲除腐败行为发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政府之所以要牢牢控制土地供应和土地价格决定的权力,决不能全部归因于部分官员的"腐败寻租",除了"无所不能"的"霸权"心态作怪之外,问题的死结在于政府已经被深度"套牢"在土地财政的"战车"上。  相似文献   

11.
郑萱 《管理科学文摘》2009,(26):228-229
行政单位财务是各级行政单位在行使政府职能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政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是行政单位基于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行政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新的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暴露出不足,因而迫切需要加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以适应新财政体制的需要。探讨新财政体制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腐败等。  相似文献   

12.
日前,全国将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开大范围审计的消息引发关注。在过去的13年间,土地出让年收入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去年,有些省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甚至超过税收收入。记者采访发现,分散在国土、土地储备、财政等部门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除接受一些审计外,大多“封闭运行”,导致违规不断、腐败滋生。  相似文献   

13.
财经言论     
《决策与信息》2005,(6):70-70
财政部长金人庆说今年财政赤字GDP占比将降至2%,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将加大金融系统抓腐败力度,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认为判断经济放缓缺乏依据,央行副行长吴晓灵透露动产有望成为抵押物,财政部财政科研所所长贾康认为两税合并过渡期至少五年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与腐败是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体,围绕腐败空间的挤压与扩张、腐败收益的挤出与提升,反腐败与腐败相互对抗。为了反制反腐败打击措施,腐败形态结构会做出相应的更新调整以避免被查清,进而导致个人腐败向高级阶段的集团腐败发展转化。只有在反腐力度不足、时间不持续时,腐败才会演变发展,反之,就能遏制腐败。由此发现引导集团腐败形成的内在逻辑——应激机制:不彻底且不持久的反腐打击会对"腐败机体"造成破坏程度不足的刺激,从而产生适当应激反应,促使腐败发生调适性的进化转变以适应反腐压力。反腐败的力度与时间是决定应激机制激发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力度与确保持续是遏制腐败发展、防止形成集团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马里兰大学魏得安教授分析中国"特色腐败"得出了"双重悖论"的观点,即腐败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腐败的急剧高发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并行。那么,应该如何分析中国"特色腐败"导致的"双重悖论"现象呢?首先,中国"特色腐败"与其他国家的腐败并无本质差别。腐败本身也绝不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多名院士、大学教授因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科技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根据全国政协的一份统计材料: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近100倍。与巨额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我国真正世界级的科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失信现象和公益腐败事件浮出水面,人们不禁对非营利组织的诚信产生了疑问。本文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通过建立财政刚性约束机制、第三方评估机制、激励和监督机制等制衡制度,使非营利组织走出信用危机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决策探索》2008,(17):43-44
“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这是民众对公款吃喝的讥讽。除了调侃的意味外,还包含了几多的无可奈何。 由于法律和制度的欠缺,导致公务消费存在监管盲区,成为消耗财政经费的“防空洞”,成为一种隐性腐败。实行公务卡和定点饭店,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要降低行政成本,单靠推行公务卡和定点饭店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9.
腐败与公共权力伴生,难以根治;腐败与自然界腐烂机理相似,但导致腐败的原因比腐烂复杂得多。腐败是政府官员及其代理人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必然损害公众利益,甚至国家的整体利益。从公共权力、与群众关系、执政宗旨、权力寻租和执政规范五个方面能够判断政府官员及其代理人是否腐败。调查数据表明,公众不太相信通过执政者的执政素质提高能够减少腐败,认为应该通过外在力量减少腐败。虽然腐败难以根治,但仍要不懈努力地治理腐败,政府可以从三个方面完善治理腐败的措施:对公共权力使用的奖惩、直接对公共权力约束、防腐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多位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中都伴有严重的秘书腐败,秘书腐败比领导腐败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秘书与为之服务的领导形成了权力链条、腐败链条,秘书腐败行为已经成为一种腐败新形态。党政机关领导的秘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