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名人过年     
湘云 《山西老年》2013,(2):23-23
廖仲恺:精打细算节俭迎贵客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出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请亲密战友廖仲恺出任财政部部长。廖仲恺精打细算以身作则,说"民国新生,百业待举,要为大众节省每一个银元。"这年春节前夕,廖仲恺的管家楠伯对廖仲恺说道:"今年沙,  相似文献   

2.
廖仲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一生跟随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地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就廖仲恺的政治思想作一浅论,从而探讨廖仲恺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廖仲恺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一对三民主义的阐述和发挥,是廖仲恺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廖仲恺逝世后,每年8月20日中国国民党都会举行廖仲恺殉国纪念活动。纪念内容以廖仲恺的事略,殉国的前因后果、具体情形以及他的伟大人格和革命精神为中心。纪念形式主要包括召开纪念大会,制定宣传大纲,发表演讲,撰写纪念文章,宣传口号,刊发他的照片、诗词、口号、遗言和纪念刊。这些纪念活动,成为国民党实现改革党内弊政,扩大统治基础,反对中国共产党,促进中央统一和动员民众参加抗战等诸多政治诉求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全面考察国民党对廖仲恺的纪念,对于我们今天纪念革命先烈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廖仲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一生跟随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地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就廖仲恺的政治思想作一浅论,从而探讨廖仲恺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廖仲恺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一对三民主义的阐述和发挥,是廖仲恺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一) 旗帜鲜明的反帝思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以反清和反帝为主要内容,它的完善经历了从旧民族主义的反清、反军阀到新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纲领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廖仲恺和孙中山一样,不断地探求着救国的道路。外患深重、民族危亡的近代中国社会状况,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要走救国富强的道路,反帝是首要任务。然而,由于清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一切矛盾的焦点,所以当时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李春光 《中华魂》2013,(23):51-54
在周恩来、徐向前、蒋介石、廖仲恺等人生前,都曾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蒋先云高度赞扬。周恩来说:“蒋先云是军校中的高材生”,“是个将才”、“奇才”。徐向前说:“蒋先云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太优秀、太出色了!”蒋介石说:蒋先云是我“最得意的门生”,“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指挥”。廖仲恺说:蒋先云当属“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廖仲恺先生虽然已经牺牲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精神和事业永远闪耀在近代中国的革命史册,激励着中华儿女继承先烈,奋发砥砺,不断前进。“呜呼!先生远矣,然先生崇高之人格,伟大之思想,革命之精神,犹足感召吾族有为之士于百世之后。这段廖仲恺赞颂孙中山先生的话,也同样适宜我们今天对廖仲恺先生的崇敬之心。对廖仲恺的政治思想及活动的研究较为人所重,然对其经济思想涉及之文甚少,本文试图对此略作述析,权为纪念。  相似文献   

7.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F0002-F0002,F0003
宗纪祥,男,1950年出生,主任播音员,主持与播音专业带头人,在多部电视剧和广播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其中在电视剧《号角》中成功饰演廖仲恺,具有丰富的节目主持和播音经验,并取得了突出成绩,所监管的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都市热线》、《都市女孩》分别获得“金话筒奖”和最受欢迎主持人奖。  相似文献   

8.
冯创志 《源流》2023,(5):62-63
<正>人们知道,中国著名的老革命家兼画家何香凝,是廖仲恺夫人、廖承志母亲。但鲜有人知道,何香凝1950年曾亲自将自己创作的雄狮画复印件写上一首诗,赠给了恩平籍的老一辈工运和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一个区负责人、恩平市三老之一禤荣同志。这段往事颇为有趣。  相似文献   

9.
赵子云 《金陵瞭望》2007,(24):57-58
四十八年的短暂一生 廖仲恺字思煦.又名夷白,是我国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原籍广东省惠阳县.1877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华侨家庭。17岁时,他回国在香港英文学校就读.后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为最早的同盟会骨干之一。从此他襄助孙中山先生积极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0.
廖仲恺(1877——1925年),广东惠阳人。少年时代受维新思潮的影响,放弃中国旧学而攻读英语,想以此作为学习西方拯救中国的手段。1902年秋,为了寻找救国真理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廖仲恺专程拜访孙中山,聆听孙中山的革命言论,极为钦服,从此追随孙中山革命。1905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1922年后,他积极协助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对国民党的改组,真诚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廖仲  相似文献   

11.
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惠阳县)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国民党左  相似文献   

12.
一最近我们翻阅旧书报,发现廖仲恺在广东第二次农品展览会上的演说《农政与农业团体之相互作用》,为迄今所出诸种廖仲恺文集所未收.这篇演说词刊载于1922年11月广东地方农林试验场编印的《广东第二次农品展览会报告书》(藏广东中山图书馆)中.据记载,这次展览会举办于3月1日至10日,廖于3月6日下午演讲.报告书篇首冠以陈炯明像,署为"广东第二次农品展览会会长",继刊陈炯明和时任广东临时省长陈席儒分别写的序言.随后除刊登廖的演说词外,尚有陈炯明、林森(时任广州国会参议院  相似文献   

13.
廖仲恺作为坚定的国民党左派人士 ,坚决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他认为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 ,有赖于政治问题的解决 ,提倡发展实业 ,增强资本。主张平等地进行国际贸易 ,学习外国的技术和经验 ,阐述了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时期,李宗仁、黄绍竑为首的广西新兴军事势力,削平群雄,先后消灭了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部,驱逐了侵桂图粤的云南军阀唐继尧,成功地统一了广西。李、黄在短短的两、三年内。以微少的兵力,打败强大的敌人,完成了统一广西的大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到广东革命政府的支持和援助。而广东革命政府对李、黄的支援,主要是通过廖仲恺和李济深来实施的。廖仲恺在广西统一的历史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广西地处广东的西部。粤桂两省毗邻,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近代以来,两广政局常常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陆荣廷统治广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3,(5)
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道辖区内有仲恺农学院、广州业余大学等大专院校,78中、滨江中一小等中小学校和10多所幼儿园,还有大元帅府、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和众多楼盘会所,但平时这些地方并不向居民开放。而另一方面,辖区内的居民再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又新增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4处分布于中山陵风景区内,它们是: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廖仲恺和何香凝合葬墓、邓演达墓、谭延闿墓。迄今为止,中山陵风景名胜区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相似文献   

17.
196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筹备这一盛事,1963年春,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革命博物馆要大力收集孙中山和同盟会元老、国民党左派廖仲恺、何香凝、柳亚子等人的文物。为此,柳亚子家人将他遗留的文献资料、诗文手稿等共6000余件捐献给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自19世纪80年代马尔萨斯人口论传入中国以来,人口的增长及其带来的生计忧患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廓清对中国社会贫困问题的紊乱认识,廖仲恺以他对中国国情和人口问题的认识,对中国人口的现状及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民穷财乏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上的障碍所导致的经.齐、交通上的障碍;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增长的矛盾也不像马尔萨斯所宣称的那样必须用灾害、罪恶、战争等种种为人道之敌的东西来解决,随着社会制度的改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设施的改善,中国的人口问题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9.
廖仲恺传略     
廖仲恺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他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在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完成中国国民党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的事业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革命活动,是和孙中山对于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忠实助手,鼎力协助孙改组国民党并建立了首次国共合作联合战线;他作为国民党左派领袖,在国共合作后的新形势下,忠诚地执行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与共产党人携手进行革命;他作为国民党左派领袖,为巩固与捍卫两党联合战线努力奋斗,直至为此最后献出生命。廖的言行表明他是献身于首次国共联合战线及其事业的第一功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