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两年前,武旭峰出版了一本书叫《找寻徽州》。在“找寻徽州”时,他踏遍了辙迹深深的皖南古道,攀越了一座座崇山峻岭,采撷了色彩斑斓的民风民俗。人们都称赞他找寻到了徽州博大精深的文化,找寻到了古老徽州的一个崭新的人文世界。今日,他又经过艰难的跋涉,辛苦的耕耘,精心的构思,凭借着丰富知识的翅膀,飞翔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天地中,终于兴致勃勃地“发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峰,  相似文献   

2.
华夏古文明,徽州算一宗。浩瀚徽州文化,地名算一宗。展开古徽州的版图,那星星点点的村落名,无不映射出古老徽州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安徽省休宁县的五城就是一个久破未开的地名谜,更是一个玩味不透、开掘不尽的千年古镇。五城地处县南26公里,处古徽州府通往所属婺源县的驿道上,如今依然为黄山市府屯溪或休宁县城通往江西省婺源县要道上。五城有三件宝,棕绷、米酒、豆腐干,享誉遐迩。五城,好气派的地名,望文生义即为五座城。缘乎此,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进步,代表中国封建社会高级阶段的徽州文化,在这几十年里,已经大部份和将要全部消失,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但代表徽州文化的遗迹是应该保护的,如现存的几千座古祠堂就应该一个不漏的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国庆五十六周年前夕,一座崭新的特色博物馆诞生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大地上,这就是由黄山市地方税务局创建的“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这是中国税务史和中国博物馆史上的第一座税文化博物馆,这是黄山市“文化大市”建设的一个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许村墙里门     
歙北许村,村中有一座古老的宅院,叫“墙里门”——门在墙里面,见证了一个真实的徽州女人的故事,一个女人竟然在此与世隔绝生活了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6.
徽州民间有“三六九都大乡村”之说,屏山是黟县的九都,其昔日的规模和繁荣就可想而知了。屏山村北真有一座屏风山,村子也就因此得名。屏山离县城只有4公里,九十年代初还不通班车,我庆幸在她还没有被外人知晓的时候就遇见她,那是1992年的正月,刚步入村口我就被深深触动了,“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就是我梦里的徽州。如果让我说徽州最入画的乡村,我会首推屏山,我在这里画了数十张写生作品,许多创作的灵感就直接来自这些速写。  相似文献   

7.
与其它历史文书档案相比.徽州文书档案有哪些不同,或者说,徽州文书档案有哪些特点,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徽州文书档案,从而认清徽州文书档案重要性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徽州文书档案纳入中国历史文化大视野之下,系统考察了徽州文书档案的特色,指出徽州文书档案具有民间性、具体性、真实性、典型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徽州社会科学》2007,(11):39-39,41
徽州应办一所商学院——建议黄山学院应办成徽州商学院 一、黄山学院为什么办成徽州商学院。黄山学院学生要人人学商。理由如下: 1、振兴徽州、辉煌再现需要出大批商人,徽州现在落后,还穷,什么原因,有的说徽州是没有资源,这话也对也不对,  相似文献   

9.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12):14-14
黄山学院重视徽州文化的宣传研究和普及,除在有关各院系开设徽州文化专题课之外。科研处加大了对徽州文化科研项目的立项力度。今年校级课题立项中,一些大学生纷纷以“徽商”、“徽州建筑”、“徽州古村落”、“徽州方言”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有不少毕业生毕业论文也选取了徽州文化作为论文主题,反映了大学生对徽州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0.
徽州会馆是徽州商人和同乡聚会、祭祖、义葬与情感联络和朝考接待之所,是徽州人旅外的主要落脚点。是徽州祠堂的延伸和扩大,是“小徽州”与“大徽州”的纽带,是“无徽不成镇”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徽学动态     
经过几年的筹划努力,黄山学院利用徽州契约文书资料馆藏丰富的优势,在校内开设“徽州文书博物馆”,此馆旨在宣传和普及徽州契约文书知识,宣传弘扬徽州文化,展示徽州文书珍品,给师生和社会提供又一个近距离接触徽州文化的平台。此馆的设立,是我市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新动作,是对世界记忆遗产保护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洪永平 《学术界》2005,(4):279-281
徽州文化是在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等原徽州府下属各县中所出现的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及很高学术价值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是中华文化中内容丰富、品位很高的一座地方文化宝藏。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州文化的研究勃然兴起,徽学成为一门新兴的显学。但至90年代中后期,作为徽州文化发祥地的安徽省学术界却有这样一个共识:徽州文化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与当时的研究现状相比是不相称的。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并呼吁:有必要集全省之力组织编撰一部《徽州文化全书》(以下简称《全书》)。通过《全书》的编撰出版,对二十世纪徽州文化的研…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的重要成果,项目组成员汪炜先生主编的《中国徽州古街》一书,近日已由华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十九位徽州本土的徽州文化研究者经过数年的努力,走进徽州城乡的各种特色古街,寻幽探秘,调研中国徽州古街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工作回顾》,谈的不仅是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也作了简要介绍。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均是特色鲜明的徽州文化。《徽州民俗概况》和《也谈徽州方言》让你进一步了解这些特色。《徽州古代建房匠事外传》更有许多轶闻趣紊,让你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15.
在和《徽州女人》电视剧编导金继武教授讨论“徽州女人”话题的时侯,我们都认为,“徽州女人”的确是徽州文化中一个最有文化内涵、最具震撼魅力、最引世人瞩目的好题目.但是如果隔雾看花、以点概面、浅尝辄止、入焉不深。就会浪费或糟踏这么一个好题目。说“徽州女人”,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学术探究。都少不了对历史上徽州女人丰富生动史料的尽可能多的了解和认识。少不了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徽州女人”种种表现的科学评判。在封建宗族社会,男尊女卑,“徽州女人”的史实记述。相对不多;对有关徽州女人的各种复杂现象。人们也品评不一.这就更增加了认识“徽州女人”的难度。多年来关心“徽州女人”的话题.在韩再芬、刘晓庆、归亚蕾等名人先后鲜明演绎“徽州女人”,世人一步步走近“徽州女人”的时候。特不揣浅陋。说说“徽州女人”五大特色,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因为生在休宁,就命中注定自己是徽州人。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徽州人,我对徽州文化的了解还是读大学以后的事情:从大学图书馆的资料中,或者,和那些并不一定是徽州籍的徽学专家的交流当中。我陆续地了解到有关徽州的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17.
汪姓在徽州是一个大姓显姓,早在明代《新安名族志》、《新安大族志》就记载微州“十姓九汪”。由此蔓延全国,便出现了如胡适说的,在外地只要碰上姓汪的人,一打听大多是徽州人,或是源出于徽州。歙县有座云岚山,山上所葬者汪华,人称汪王、越国公、汪公大帝,都说徽州汪姓是他的后裔。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云岚山的汪王墓己具有超出了一般墓园的价值,从“两个效益”来考虑,它应是一处深深打上了徽州文化印记极富开发前途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8.
《徽州文化全书》由20部专著和千幅以上彩色黑白照(图)片构成,总字数达600多万字,是建国以来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部系统总结和展示徽州文化和徽州居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该书将徽州文化体系中那些最具特点、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分门别类为20个子课题,形成20部研究专著。这些卷目是:《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社会》、《新安理学》、《徽州教育》、《徽州建筑》、《徽州村落》、  相似文献   

19.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3):27-27
黄山学院充分发挥地利优势,进一步加大徽州文化特色科研的力度。校科研处精心组织谋划,在校级科研项目立项方面,扶植了一批徽州文化和黄山旅游研究的课题,支持教师徽州文化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研究,2006年徽州文化特色科研课题获立项14项,还大力支持有关徽州文化课题国家和省级项目。  相似文献   

20.
徽州武术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老的徽州以其底蕴深厚的徽文化闻名遐迩,殊不知古徽州人不仅注重读书,文风鼎盛,而且因外出经商或保护家园的需要.徽州人练习武术同样是蔚然成风。由于受文化氛围、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华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与徽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一结合.便放出了耀眼而又独特的异彩。徽州武术正是由于其优势明显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徽州武术也正因其特点突出而深受世人的喜爱。本文试图就徽州武术的特点作一浅探,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