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实业计划》看孙中山的现代化建国思想文毅吴祖鲲孙中山作为我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一生立志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创立民主共和制度,建立一个至善完美的社会。他提出了一个在经济上振兴中国的较为完整的建设近代工业化国家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在...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和形式是历史地形成的,并同社会制度有关。研究苏联早期生产力布局的情况,对于正确了解苏联当前的生产力布局,并预测今后的发展变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力布局地区的二分法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与组合。1918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会议——国家经济政策委员会全面研究了全国经济区划和生产力布局的重大问题,研究了各区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3.
二十至三十年代上海国货广告促销及其文化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鼎新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上海国货广告介入商战角逐行列,不久即汇成声势,显示出对于商品促销特具的文化魅力。作者认为,这种文化魅力具体表现在:企业家善于把握时机,借助于历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在国货广告宣传中注入爱国雪耻的微言大义,使购用国货成为国人一种自觉的爱国行动;企业家善于根据产品特点和社会不同的消费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广告手段,使上海的国货广告形成不同的流派风格和文化特色。他们或是讲究广告用语定型划一,言简意赅,突出产品性能、特点;或是采取多色调、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展示产品的新、美、精,对消费者产生强烈、新奇的感官刺激,引发购买欲望。这些经营举措,反映了当时上海的一些企业家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广告的技巧,其成功经验为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4.
如何评价马克思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半期的经济思想,对于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四十年代后半期的经济思想的评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在四十年代后半期,“马克思还完全站在古典学派的立场上来理解基本的经济范畴”(维·维戈茨基:《马克思经济理论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成熟标志》,见《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2年第1辑,第32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克思经济学说在四十年代后半期即已形成,例如卢森贝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中说:“《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阶段,马克思在这里已经完成了政治经济学革命。”(《政治经济学说史》第455页)本文对上述二种观点持有不同看法,并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5.
初学日本史的大学生往往会为日本史学界的巨大分歧而感到吃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总是没有定论?德川幕府统治是否封建主义?明治维新是不是革命的?如果是革命,又是什么性质的革命?明治时期的日本是资本主义,还是国家资本主义?这个国家为什么走上帝国主义扩张的道路?三十年代的日本是不是法西斯主义?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日本究竟是防御性的,还是侵略性的?运用当前的先进社会观点来看,当时的日本经验和欧洲的过去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也就易于沿用说明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后期,欧洲局势不定,美国出于自身考虑,在孤立主义传统的影响下,制订了中立法案,向法西斯做出了妥协。随着德国野心的不断膨胀及欧洲政治形势的变化,罗斯福总统最终摆脱了中立法案的束缚,开始实行遏制德国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晚清,有一对亲姐妹与“鉴湖女侠”秋瑾被时人共称为“中国近代史中女界之三杰”。她们就是尹锐志和尹维峻。她们均深谙“内家”武当派武功.格斗时姐妹俩皆可以一当十克敌制胜.堪称“巾帼双杰”。她们曾担任孙中山的保镖。孙中山先生尊称尹氏姐妹为“革命女侠”,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散文大都属于随笔(也称絮语散文)。随笔这一以夹叙夹议为主要特点的散文样式在五四以后十分流行。它特别注重作家独特的感悟,因此是最具个性特点的文体。张爱玲的随笔既非周作人随笔的平和淡雅,也无林语堂的幽默闲适,更没有梁实秋的雍容和冲淡。她的随笔,综合了小说化散文的细腻,思辨散文的敏锐,杂文的含蓄而犀利。文字上又有近平诗化散文的精美和凝炼。所以,很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想就张爱玲在四十年代创作高峰期的散文作品谈谈它的创作基调。任何作品的创作基调总是与作家特定的心态和 相似文献
9.
论美国三十年代孤立主义的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主义在美国历史上衍生、兴衰,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本世纪30年代的孤立主义正处在传统孤立主义即将走向衰落的最后阶段,是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中的重要插曲。 20世纪以前,由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迟于欧洲,需要首先发展经济以提高实力,并寻求在美洲的扩张,因此,当时的“孤立于欧洲之外”的传统观念在美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麦金莱以前历届美国总统的外交政策莫不如此。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其本身所具有的扩张本能便与传统的孤立政策发生了矛盾。于是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占支配地位的孤立主义开始分化,结果使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受…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代中国农业科技的改良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剑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2)
本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农业处于严重的窘困状态,“复兴农村”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南京国民政府和一些民间机构,为解脱农业生产每况愈下的困境和农村破产导致社会动荡的危机,曾大力进行过农业科技的改良与推广。这些活动究竟如何运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目的,以往缺乏系统切实的研究。从科学社会学角度视察,农业科学技术要为农业生产作出贡献,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符合国情的高质量农业科研成果,二是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推广体系,三是农民应有接受新科技的心态和具备使用新科技的财力、物力和文化素质。这三者虽缺一不可,而要具备这三个基本条件又取决于政府的相关政策。本文即以此为内容进行考察,进而说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三十年代的文学群体基本上都呈现出明确的“亚政治文化”形态或具有鲜明的“亚政治文化”特征,各派的文学主张和文学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并非是出于文学的或学术的思考,而常常是从自身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出发,针对自身对当时政治文化形势的理解而采取的某种文学策略。文章以“左联”为例,通过分析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形态特征及其性质,揭示其重要文学观念得以形成的政治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有关孙中山经济思想的论著中,对于孙中山提出的“发达国家资本”这一重要思想,大多未予充分重视,而对于这一思想对后世中国有些什么影响的问题,则均未涉及。本文着重介绍了孙中山“发达国家资本”的思想,证明了这一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反映。正因如此。它对后世中国经济思想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个党派、各种人士都受这一思想的影响,要求通过发达国家资本,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孙中山去世后,国家资本迅速发展,最终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客观上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现代派诗到九叶派诗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首先表现为主题的开放性趋势:从现代派的寻找精神的家园到九叶派的突入人生现实与心灵的现实。其次,现代派诗人在30年代建立的现代主义诗歌形式范式和审美价值系统到九叶派诗人手中发生了一系列更具有现代化形式意味的转型。这种演化中的转型突出表现为:由情绪诗化到智性诗化,由诗的意境化追求到诗的戏剧化形式探索。九叶派诗人把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下半叶英国的新教伦理规范受到了冲击。美国的社会学家和伦理学专家当时曾不厌其烦地谈论美国社会特有的旧道德价值不复存在,出现了“道德真空”或“理想真空”,说什么“美国处在已经不起作用的旧价值体系与尚未诞生的新价值体系之间的阶段上”。在这种背景下,自60年代起开始了一场青年一代的“道德革命”。青年人不了解自己希望什么,却十分清楚知道自己不希望什么。在众多促使青年起来“斗争”的“不要”当中就有其父辈的伦理和道德。 相似文献
15.
笔者试图通过对三十年代文艺期刊的阅读 ,针对该时期关于反思五四、文艺大众化和文艺创作自由三个焦点问题的激烈论争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梳理与阐发 ,从而达到重新认识、评析现代文学史上一些具体文艺论争和期刊现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30年代以后的茅盾,对文学特征的认识突出强调形象化。他把“形象”看作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联接着作家主观的思想倾向、心理情感和客观的社会生活,也联接着作者与读者。这在当时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宁可三日不食茶食.不可日不求进取。”这张宇条是一位姓张的女士在自己已经过世的丈夫抽屉里发现的。今年三月.在本市所大学做教授的张女士的丈夫因突发心脏病而猝死,年仅34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谨以反托派汉奸斗争的思想路线及其演变为主题,阐明抗战初期王明等人无视中国托派的实际情况,盲目夸大托派的汉奸作用,构成了右倾投降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以其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左”的手段搞党内斗争。后者因种种原因,并未随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结束而消失,其根深蒂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举行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学术讨论会"有许多显著特点.首先,会议十分注意辛亥革命中各领导人的作用,尤其对孙中山作了近乎神化的描述.虽然总的说来,人们也提到了孙中山思想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他作为一位革命活动家和革命领袖的才干是高度估价的.所有的评价都极力强调孙中山的重要性及其在辛亥革命中的主导地位.这种高度赞扬、甚至过分夸大他的作用的评 相似文献
20.
多少宝贵的财富被囚于思维的国度渐渐消亡,"为什么只凭空揣想,而不实地试验一下呢?"一项赦免请求被送到手里后,拿破仑看了一眼,正准备拒绝。这时,一份请愿书又被送了上来,这位曾自己将皇冠戴到头上的皇帝,随即决定改变主意。"噢,詹纳,我不能拒绝詹纳的任何请求!"他答应了赦免请求,只因上面签着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的名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