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在于“吸引人、激励人、留住人、发展人“。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中的一种最重要的资源,该如何激发其潜力,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激励机制的运用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的组织竞争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利用的竞争,只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才能吸引并留住真正的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作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讨了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原则,进而给出了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时代是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要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4.
“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是立国兴国之根本。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体和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企业最富有挑战力和竞争力的资本,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笔者论述了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涵和作用,以及进行激励管理应具备的条件、方式和途径,从而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科学的激励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吸引优秀的人才;开发员工潜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鼓舞员工士气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员工素质;加强组织凝聚力,造就良性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人才吸引和留住机制能使企业正常应对外部机遇和挑战。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和PEST分析法对组织所处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联合利华在“人才吸引和留住机制”方面的创新做法,指出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数字化背景下组织转型这一时代机遇,以解决“核心人才流失”“人口结构变化”和“高智商员工难管理”等问题,最终达到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优势的独特性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全球一体化力量的冲击和挑战。由此可见,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是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获取竞争优势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8.
刘晓茜 《人才瞭望》2023,(10):82-84
<正>人才是新时代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当下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关心的问题。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实施的薪酬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不利的,并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薪酬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革,既要留住优秀人才,又要吸引更多的人才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薪酬管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申庆玲 《人才瞭望》2023,(21):88-90
<正>运营管理是企业将原料、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资料转换为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控制,包括生产计划的制订、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对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整个流程的控制。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运营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科技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五大职能。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薪酬管理策略可以吸引优秀人才、激励员工、留住核心人才,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薪酬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0.
张天文 《人才瞭望》2017,(20):194-195
当今社会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人才竞争上.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员工满意度,不但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而且还能反映企业绩效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预测员工的离职意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江苏L企业为例,实证研究了员工满意度和离职意愿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提出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田力 《人才瞭望》2017,(16):193-198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利用已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引起各界人士高度的关注,并上升到跨国公司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竞争十分激烈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人才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如何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防止员工流失,成为企业竞相关注的课题.笔者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现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运用,把企业目标和员工激励相结合,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企业自身情况,满足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核心资源,也是企业间竞争的源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中小企业面临人才难招、易流失等困境,如何留住人才,提升人才综合技能,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笔者在调研分析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策略,建立健全“互联网+”员工培训开发考核评估机制,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乃至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固然需要货币资本.但归根结底货币资本也是靠人的知识和智慧来创造获取的.谁拥有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优势.谁就拥有了人力资本.也就拥有了再创竞争的优势。“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正确性已不容置疑。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成了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极其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成为企业领导者们所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留住人才呢?笔者试从沟通管理这一视角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因素之一,社会对于具有管理、技术才能以及掌握核心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对人才的争夺也日益激烈。一些企业通过高薪或者其它薪酬激励方式将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核心力量挖走,导致人才及大量知识技术资源乃至客户资源的流失,同时也增加了人才重置成本。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当前诸多企业管理者重视,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性薪酬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已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加强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核心员工的行为特征与非物质性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斌 《人才瞭望》2006,(3):26-27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竞争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人力资源更是成就卓越事业的根本。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企业随之大量拥入,一场争夺人才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啦。能不能吸引人才,能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尤其是成为企业核心员工的优秀人才,将决定着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成败。对于一部分企业而言,由于经济实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与实力雄厚的公司进行人才竞争时,在物质性激励措施方面,往往很难与之抗衡。此外,由于物质性激励容易模仿,因此,非物质性激励措施在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员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如何吸引、培养、使用和留住各类人才,使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  相似文献   

18.
电力体制的改革势必使每个电力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特别是留住现有人才,以适应电力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成为淅川县电业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人才成为了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壮大的基础.因此,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加强对人才的科学管理,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的的根本要求.基于此,通过分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情况,阐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为促进电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发民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拥有人才的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私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资源方面的劣势显得非常突出。企业虽用高薪和其他丰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却不能在较长时间里留住人才。私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吸引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20.
孙步宽 《人才瞭望》2008,(12):101-103
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处于高强度竞争的状态中。手机售后产业作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中一个正在兴起的子产业.无论是应对竞争,还是壮大发展.最终依靠的都是人。人力资源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手机售后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必然脱离不了薪酬管理和薪酬体系问题,它们将成为企业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人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