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他被人们誉为“洋雷锋”。他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儿童设立助学金,为中国高校的新兴学科尽心尽力,他还真诚地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两年前的一天,潘维廉博士投书《厦门日报》,叙述他当天上街,不慎把二百美金和在中国的永久居留证弄丢了,就在他着急的时候,一对中国夫妇叫住了他,说:你丢的东西在这J[。潘博士写道:“我的钱对他们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们如数还给了我,而且无论如何不肯接受我的酬谢,甚至连一件小礼物也不收,他们说:‘能帮别人一把,这就够了。”’潘维廉在信中还针对有人对他说“你在美国可以赚…  相似文献   

2.
电话铃     
地铁上,突然一个哥们儿的电话铃声大作,众乘客一听:“爷爷,那孙子又给您来电话了……爷爷,那孙子又给您来电话了……爷爷,那孙子又给您来电话了……”只见那哥们儿慢慢悠悠地掏出手机,接听:“喂,爸,什么事……”  相似文献   

3.
在祖国的许多诚市和世界各地,在街头巷尾、机场车站,常会遇到有人对我说:“老师,你好!”听后心中感到特别温暖。这可能是做教师的最大的安慰。──谢希德“归去来兮”祖国1952年8月。英国南安普敦海港,有一艘“广州号”万吨客轮技错起航。船头甲板上,屹立着新婚的谢希德夫妇。任凭英吉利海峡上空浓雾笼罩,也不管地中海的浪花飞溅衣襟,“归去来兮”的游子,在心里翻腾着怀念祖国的思潮……她想起依山傍海的故乡泉州,许多儿时的记忆闯进心怀。她真想再登一次清源山领略这阎海蓬莱第一山的风光她真想再去李贽故居,拜读他气盖山河的…  相似文献   

4.
1994年4月8日,当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任命邹家华为国务院副总理后,有记者问他:“邹副总理,我们恭请您谈谈担任新职后的感想。”“感谢人民的信任!”身穿蓝色西装的邹副总理,笑容可掬地回答。“您有什么打算?”“继续为人民服务!”又有港澳记者问:“这次任命您当副总理,是否因为您是经济方面的专家?”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邹家华谦虚地回答:“我不是什么专家,我还要抓紧学习,向大家学习,向实践学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心尽力。”会场上先是轻轻的响起几声掌声,接着的是一阵赞美声:“家华,家华,朴实无华。”提起这…  相似文献   

5.
张玉兵 《人才瞭望》2010,(7):103-103
原来的孙局长升为副市长了,他的工作就被现任的白局长全权接管。原来是孙局长秘书的小马也就自然成了白局长的秘书了。白局长看着孙市长留下的办公桌问小马:“这张办公桌要不要换掉?”小马眼珠子一转,沉着地回答:“最好不要换!”白局长盯着他的眼睛问:“为什么?”小马侃侃而谈:“这张办公桌虽然旧一点儿,可它毕竟是孙市长用过的东西。如果孙市长哪天来我们局里视察,发现您不用他的办公桌,他会不高兴的。谁都知道,您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啊!再说,它的主人升迁了,说明它是个吉祥物,留着它,您可以沾沾它的福气。”  相似文献   

6.
在华日本专家本山多喜二先生来北京接受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的“友谊奖”,日程安排得很紧,但他还是很高兴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本山多喜二虽年逾古稀,然身体硬朗,胖胖笃笃的脸上显得神气儿十足。本山很健谈,用他那颠倒而别扭的汉语谈起了他那段扯不断的中国情。本山小时候在中国长大,到12岁后父亲才将他送回日本读书。他的父亲是当时日本三井物产驻中国武汉办事处的职员,“幄!我父亲送我回国时,千叮嘱万叮嘱,让我今后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在哪里长大的。”“那你以后再也没有来过中国了吗?”“是的,没有机会,但一直念着中国…  相似文献   

7.
面试诚实某大型企业在珠海招聘人才,广告登出来后,不少人前往应聘。经过前几轮的筛选,还要让其中的佼佼者再次接受面试,一个个进去与总裁直接交谈。阿明这一天也去了。当他走进总裁的办公室时,总裁突然惊喜地站了起来,径直向阿明走了过来,握着阿明的手,兴奋地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那一次,我陪女儿在白滕湖划船,她不小心掉进水里,你奋不顾身跳下水,把她救了起来。当时我急着救女儿,竟忘了问你的名字!世界真小,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你!”阿明被他这一大段激动人心的话语弄糊涂了,心想:准是这老头认错人了!于是,他肯定…  相似文献   

8.
人生七十古来稀,再加一岁回故里;齐鲁文化发新光,勉励阿蒙再学习。读起竹内实先生的诗,就知道他的故乡情,他的大半生。看上去他一派实足的学者风度,有日本研究中国“第一人”的称号,可他说:“我要改名字啦!改内虚啦!中国明代诗人解话不是有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提膺沽,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诗吗‘!哦!我就是属于这一种人,虚得很!”竹内实的父母都是小学毕业,很早就到了中国,开了一家小旅馆,他们在那里没有获取多大财富,却生得了3个儿女。竹内实在中国度过了难忘的19个春秋。后来他回忆说:“在我的心灵中,中国是一…  相似文献   

9.
《人才瞭望》2006,(3):81-82
几年前,家中型企业里年轻的电子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被委派去领导一个小组进行个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弗雷德里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把自己接受的任务着作是在公司树立典范的好机会。因为公司的大部分项目不仅不能按时完成,而且超出了预算,逼得公司高级管理者下最后通牒,客户也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催促。而这次不同,他们使用的是“团队管理”方法,所以他们相信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团队成员“拥有“自己的项目,自己的工作流程,并共同安排和跟进工作目标。弗雷德里克的老板同意了他们的做法,于是年轻的领导者就开始工作了。  相似文献   

10.
餐馆辛酸     
在美国,中餐馆遍布各大城市,那是各路中国人在海外创业的重要基地。我经常碰见美国人对我说:“你们的鸡炒饭真好吃!”我心里却有些犯苦:难道仅仅是鸡炒饭?然而,应该感谢这些中餐馆的是: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使得多少漂泊海外的留学生挣到了学费,度过了他们最艰辛的阶段!你若去问那些靠自己打工上学的学生:“当初的情形如何?”他们一定会沉默良久,含着泪光的眼睛似乎在告诉你:“往事不堪回首!”第一次走进中国城,艳阳高照,宽阔的“顶好”广杨周围,一家家耀眼醒目的汉字招牌亲切地扑入眼帘。从上海酒家、龙图饭店到什么梅园…  相似文献   

11.
据某报载,一病人到医院看病。大夫问 病人:“您每天按时出恭吗?”病人深感奇怪, 干吗看病还问是否“按时出工”呢?照实回 答,已经几个月没有“出工’”了。大夫大惊失 色,一个活着的人,怎么能几个月不“出恭” 呢!大夫接着问:“您不觉得难受吗?”病人 说:“怎么不难受,有什么法子呢,下岗了没 有找到工作。”大夫恍然大悟,他的“出恭”同 病人的“出工”是两件根本不同的事。 其实,早知有这种误会,何不用生活中 的大众词语“大便”呢!“出工”和“出恭”@冯天生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华裔市长刘志强终于回来了! 从温哥华半岛跨越千山万水,带着他美丽温柔的妻子,回到了梦里寻他千百度的故土──中山。当巴士驶入中山大地时,坐在车上的刘志强再也抑压不住心中的激动,他在心里深情地说“故乡,您的后裔向您报到来了!” 10月 19日晚,刘志强在富华酒店接受了笔者的独家专访。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时而冷静沉思,时而神情激昂,谈他的童年、青年、事业、人生,谈对祖籍国和家乡的真挚感情。 这位龙的传人,凭着其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闯劲,在维多利亚市崭露头角 1961年,刘志强出生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一个…  相似文献   

13.
拉瑞夫妇第一次来中国,是在 1990年。一个曾在中国内蒙古工作的朋友把中国描述得如诗如画,勾起他们对中国一往情深的向往。当时已经退休的他们,儿女已经都有了自己的家。于是他们无牵无挂,到ERRC(中国教育资源与人才推荐中心)报了名,并被推荐到中国当教师。当时仅仅是抱着一种来中国旅游“看一看”的他们,没想到在中国一呆就是9年,并且来了就不愿再回美国。准备来中国“受苦受难” ERRC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并警告他们“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他们还从曾经到中国工作过的老师那儿听到了他…  相似文献   

14.
监考     
一名年轻人参加职称英语考试。一进考场,他就喜滋滋地冲着两个上了年纪的监考人员轻声说:“叔叔,真巧,是您监考呀?”考试过程中,不管这个年轻人怎样作弊,两个监考人员都装作没看见。考试结束后,监考甲对监考乙说:“你侄子真机灵啊!”乙惊呼:“怎么搞的,难道他不是你侄子?”  相似文献   

15.
人都是有感情的,也许他会拒绝你的钱财,不接受你的礼物,但却无法拒绝你对他的真情。如果能让属下觉得你是真心对他好,你收获的必然是他们对你的忠心。  相似文献   

16.
一种孩子般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这位身患癌症的老人的脸上,他说:“我再活十年,就能看到中国不再用‘洋纸’的那一天了!到那时,我就写一本‘三毛杨流浪记’,把自己这一生和毛白杨的故事写出来。”与五任县长结“树缘”,没有“户口”的“三毛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腊月二十三,北京,漫天风雪。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抱着一捆树苗子从中关村355路车上下来,又跌跌撞撞跑向320路汽车站。跟在他身后的一位老太太也抱着一捆树苗子,气喘吁吁地跑着,一边跑一边招呼:“慢点儿,别急,别急!”他们下了汽车又进了地铁,从地铁爬出来,直奔火车站,…  相似文献   

17.
1994年,西宁市一位副市长到加拿大育空特区白马市访问,期间他半开玩笑地对时任该市市长的威根·威廉(WillamWeigand)说:“市长阁下,您任职期满后,到我们西宁市去,您将会受到热情欢迎的!”“好的,一言为定!”威根先生任市长期满后,没有忘记他的诺言,经过多半年的准备,次年以志愿者身份来到青海省西宁市担任市政府经个名字赫然其上。他们中有副省长。学生、老师、市民,也有公司经理、外国教师沙十国政要。威根先生的西宁之行,他本人既是倡导者,又是工作的检验者和实践者。为尽快地开展工作,他在这栋环境幽静的屋子里夜以继…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09,(3):45-45
2月14日晚,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张小康在使馆会见并宴请了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5位专家及他们的夫人。他们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眼科专家林少明夫妇、维胜科技总经理冯所林夫妇、新加坡港务集团何业冠夫妇、摩托罗拉亚太区副总裁倪铭声夫妇、新加坡航空公司主席李庆言夫妇。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16,(10):40-41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150多年来,外国人在这里找到了远离家乡的家乡,宾至如归。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促使他们定居这里的是机会。
  报道称,一开始,对美国人安德烈娅·迪蒂来说,上海根本没有什么吸引力。当她的丈夫对她说他的公司让他到这座城市任职时,她甚至不想谈这件事。然而在移居上海两个月后,这对夫妇爱上了这座城市,而且跟很多外国人一样,他们可以列举一大堆理由出来。  相似文献   

20.
看钟星座吃西餐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他把餐桌上的刀叉推到一边,然后招呼侍应生:“麻烦您给我换一付筷子。”西餐厅怎么会有筷子?但侍应生很快就拿来了,因为钟星座是这里的老主顾,诗应生都知道他有这么个习惯,钟星座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能轻松地吃一顿饭。“只要是从小到大都用筷子吃饭的,你就得承认,肯定比用刀、叉吃饭省劲儿,既然如此,干吗为向别人显示你有教养非得把吃饭搞得那么累呀!又不是正式的社交场合。再说,一个老外不会用筷子,本着咱们民族的宽容大度,你也不能笑话人家。钟星座用刀叉的技巧与风度绝不比任何一位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