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心是领导者开展思想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谈心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同样是谈心,有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有的却“恶语伤人六月寒”;有的“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的却“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使人茅塞顿开”,有的却“使人如堕云雾”。那么,领导者如何掌握和运用好这门艺术呢?  相似文献   

2.
要制定人才资源发展战略,首先碰到一个问题:战略文本怎么写? 战略之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只有几句话。如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战略”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进军中原,统一天下。”有的是一篇文章,如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关于人才资源发展战略有的也是几句话,如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人才战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现代语言说,那就是“前十年抓人力资源数量,后十年抓人力资源质量”。国外著名企业的人才资源战略,往往是一种文本。当然,这种文本有的是公开的,有的则秘不示人。因为既…  相似文献   

3.
谈心的艺术     
谈心.“谈”是“言”旁加两个“火”与“心”组成一个词.含义是很丰富的、它意味谈心的双方都有一颗火热赤诚的心,通过语言达到心的交流。“谈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但有的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并不象上述那么深刻。他们往往不是把对方摆在平等的位置,而是高人一等,以教育者自居;或者空谈理论,或者虚情假意;没有诚恳、热烈、温暖的气氛,更没有两心的交流C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口服心不服;甚至有可能发展到争吵对抗,形成僵局。谈心最重要的是一个“诚”字,诚则生情,有了感情的交流,才能相互…  相似文献   

4.
论刺激     
抱有不同的生活观念,对待“刺激”二字,自然就有了不同的态度。有的对刺激不屑一顾,有的则大发“追求刺激”的新论。 静心而想,其实刺激有两个范畴,一个发于内心(如“追求刺激”之说),一个来自外界(如“受到刺激”之论)。来自外界的刺激,包括物理的、生理的,以至导入心理的,每天都有;而发于内心的刺激,如某些朋友所说,似乎是对平淡生活的不甘所采取的反叛行动。 来自外界的刺激完全要被动接受,发于内心的刺激无疑是自由选择。 问题是:为什么要追求刺激? 我以为,一个人生活平淡也好,刺激也好,都不能作为生活质量的评判…  相似文献   

5.
国际猎头公司的特点与功能石:上一次我们对国际人才市场作了一般性讨论,今天专门就国际人才市场的主体——国际人才中介机构的有关问题谈谈各自的看法。国际人才中介机构多种多样,从性质看,有营利与非营利之分,如美国的ESEC是非营利的,KORN/FERRY是营利的;从层次上分,有高低的区别,有的是以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为对象,有的则是以一般专业人才为对象,更多的是兼而有之。在各类国际人才中介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以营利为目的、以高级人才为主要对象的跨国人才中介机构,也就是国际猪头公司。孙:“猎头”一词来源于英语…  相似文献   

6.
中华 《人才瞭望》2016,(3):77-77
百姓是古代最常用来称呼普通民众的词。除此之外,关于百姓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黎民,《礼记·大学》载:“以能保我子孙黎民。”与此相近的还有黎庶、黎首、黎元等,如杜甫有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相似文献   

7.
应聘的第一关———■杨隽写好应聘简历在人才市场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应聘简历:有的写得密密麻麻一大堆,有的简简单单几句话难以引起用人单位的兴趣和注意。所以,写一份“引人注意”的应聘简历十分重要。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如“我最近主管一项施工,运用...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09,(5):52-52
“忐忑”一词形容心神不定,如“忐忑不安”、《五音集韵》、《字汇》、《康熙字典》等典籍都有收录.很能使人望文知义..但它的读音何来?字源何处?似乎很少有人论及。  相似文献   

9.
复姓的来历     
付新 《人才瞭望》2010,(8):16-16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有的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千”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国多家机构联合揭晓了2015年度汉语盘点,“廉”和“互联网+”在众多候选字、词中脱颖而出。
  “廉”和“互联网+”成为年度国内字和国内词,“恐”及“反恐”摘得年度国际字和国际词。
  活动现场还公布了年度流行语、新词语以及网络词语。  相似文献   

11.
杨婉 《人才瞭望》2013,(12):32-32
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  相似文献   

12.
袁志扬 《人才瞭望》2009,(10):26-26
“感冒”一词中医引经据典无可考证,但据民间老中医说,“感冒”一词的起源不是医家,而是官场。我国南宋年间,馆阁(中央级学术机构)设有轮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阁员值夜班。当时,值班阁员开溜成风,开溜原因在值班登记簿上均写成“肠肚不安”。  相似文献   

13.
如今我们见到“勾当”一词,首先觉得这个人干的不是什么好事。但在古代,“勾当”却没有这样的贬义,它只是表示某个人做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 “勾”,就是“处理”的意思。《法苑珠林》中写道:“主典云:‘经忏悔者,此案勾了。至如张目骂父,虽蒙忏悔,事未勾了。”’而“当”字,也不过是“主持、处理’之意,《管子·五行》:“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相见。”还有“当政”“当权”等,都是此意思。  相似文献   

14.
形形色色的公款“漏斗”何求在声势浩大的廉政风暴冲击之下,吃喝玩乐等等吞噬公款的“黑洞”终于不再那么深不可测,然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只只形形色色的损耗公款的“漏斗”却有的“风采”依旧.有的初亮相便“气势”不凡,有的甚至演变成小型的“黑洞”─一“公...  相似文献   

15.
如同勇敢、坚韧、好学、谦逊等优秀品质一样,忍耐是人才不可缺少的优秀品质,同时忍耐也是人才赖于成长的基本功。“忍耐”一词中的“忍”字,按照字的写法是“心”上立着一把“刀”,自然,心是很痛苦的。而“忍耐”一词的意思,就是耐得住“忍”,也就是耐得住心上的痛...  相似文献   

16.
“留学”一词的来历“留学”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日本。我国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遣唐使”来中国。这种使节驻唐时间一般不过一两年,不能久留中国,因而无法满足日本全国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为此,日本政府在派出遣唐使的同时,又加派“还...  相似文献   

17.
外教正能量     
自2011年起,“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已经举办到了第五届。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外教故事。但外教这个词,似乎总显得有些疏远,不够亲近。正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陈旻意不喜欢用“外教”这个词去框定她的朋友们,因为“在这个职业标签之下,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很鲜活的个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查阅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四个版本教材,发现各版本对《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耕作方式”一词使用存在分歧。因而作者试图理清“耕作方式”一词的范畴,认为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讲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对“耕作方式”概念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商文 《人才瞭望》2009,(10):17-17
在生活当中,提到各行各业,我们习惯上会以“工农商学兵”予以代称。您知道吗?其实,“工农商学兵”的每一个字都是姓,其中有的姓还是“大姓”,如当今中国姓氏排行244位的商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7%。  相似文献   

20.
乌发蝉鬓:“乌”就是说要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蝉鬓”则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薄如蝉翼的头发。“乌”这个词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现,至于“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是魏国王宫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显而易见,发质是古代男性对女性审美的一项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