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和古代相对而言的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包括社会结构、精神意识和审美感觉的现代性.有两种不同的现代性,一种是欧美式现代性,一种是社会主义式的现代性.20世纪的中国社会包含这两种现代性,它决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也具有两种不同的现代性,它体现在"五四文学"、"17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差异之中.但是,这种差异只是文学现代性之中的差异,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具有现代性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
郑坚 《江汉论坛》2004,(5):84-86
"反封建"是贯串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清晰脉络,它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被言说,言说者赋予它看似一以贯之,其实有着诸多差异的意义.它是20世纪一系列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和心理范型变迁过程中的产物,同时它又参与了对20世纪中国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和心理范型的建构,而一种关于"封建主义"的"知识"又是有赖于一系列文学的叙事和修辞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性爱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形式.性爱文明的缔建取决于一个成熟、健全的文化语境与发展机制.性爱意识的解放常常是思想文化嬗变的催化剂.20世纪初期和末期中国社会曾出现两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而由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引发的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又毫无例外地被转述到纵情"声色"的文学创作中.本文以"五四"时期和20世纪90年代的性爱文学为聚焦点,先对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的历史文化语境、性爱话语的生成机制、时代的道德价值理念以及整体创作概况进行历时性的审视,然后在共时态的层面或共通性平台上将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予以审美类型化的辨析,试图从艺术表现形态上发掘具有价值建构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1980年代后中国内地"重写文学史"的学术格局中,香港文学的历史存在潜在而强烈地影响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较具包容性的社会空问接纳的左右翼文学格局挑战了以1949年为界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1970 年代后的香港文学与香港稳定的多元价值社会结构相呼应,以其在全球性背景下开始的多元化进程和雅俗课题上的突破揭示出20世纪后30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性.这些都根本性地拓展了中国内地学术界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思路,使之得以摆脱"中原心态"、"启蒙思路"等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遮蔽,建立起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文学互为参照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契诃夫式忧郁是理解俄罗斯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关系的重要切入点.契诃夫式忧郁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构成性影响,首先体现为一种内省式的审美思维方式,它将深邃的忧虑与隽永的诗意结合,在对忧郁"形而上"的"智性"愉悦中将现代人的精神矛盾以及个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失落、焦虑与向往等"惰性"表现得深沉含蓄.其次,20世纪中国文学的忧郁类创作秉承了契诃夫的"人无法承受普通生活"的主题诉求和沉郁凝重、清朗冷峻的艺术格调,在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描绘和对人类生存的洞察中言说灵魂的感悟,以此寄托忧患之意.再者,源于<樱桃园>的"樱桃园情结"是不少中国作家特定的审美运思取向和创作心理定势,众多的文学作品在对"樱桃园情结"的话语意蕴--"人类在世纪之交的困惑"的发掘中寄寓了深切的悲悯情怀,展示出忧悒深广的艺术韵致.  相似文献   

6.
刘庆元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140-143
过往的翻译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四"时期,20世纪20年代中国翻译文学研究成为一部断代史。20世纪20年代初期,多个文学团体的相继成立及各种文艺刊物的加盟,拓展了翻译文学的新局面。东欧、北欧的现实主义及浪漫主义名著介绍,形成了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高潮。以政治意识和人本主义思想为取向的20世纪20年代的翻译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翻译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对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学史意义。赵树理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不断自我质疑、自我调整的结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链条上的一个关键点。赵树理的创作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新的发展思路和价值走向,体现了中国新文学现代性流变的深层动因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话语和意识形态存在盘根错节的关系,而不同的政治语境又决定着文学的不同走向,呈现不同的审美规约,形成了文学的阶段性繁荣.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可清楚地看出其由"革命文学"逐步开始的"神圣化"渐次走向以"新写实"为主要代表的"世俗化"流交线索,怎样梳理这种流变的语境与评估其意义,怎样看待"新写实"之后文学的鄙俗化倾向是文学史研究必须加以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东方的"忧郁":川端康成与20世纪中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及其创作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影响性关系,而川端康成式忧悒或东方化忧郁是理解这种关系的重要构成点.川端康成式忧悒与20世纪中国忧悒类文学的相容性首先体现在审美"虚化"上."虚化"之一是追忆与怀旧叙写,它足以使创作成为对落魄现实的诗意慰藉,并由此而重建生命的意义;之二是情调化抒写,它能将寂寞与忧伤的情致、人性和生命意义的诉求以及文字蕴涵的韵味、妙趣融合一体.其次,相容性的另一表现是"物哀化"叙事.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物感说"与日本传统艺术的"物哀美"兼容互洽的结晶.在川端康成的作品和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中,"物哀化"创作表达的是传统的诗意或不合时宜的美好在渐行渐远中所透露出的失乐园意味和挽歌风貌.正是在东方语境中,20世纪中国文学的忧悒类创作既有川端康成式色调,更有其本土化的生成特性.  相似文献   

10.
对《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反对把欧美文学作为核心准则为20 世纪中国文学定性的做法,反对忽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特殊形态和性质;主张文学分期应放于世界文学大系统中,在实践中用系统的观点来进行考察,并用更多的争鸣和声音相融和相补充,才能科学地把握  相似文献   

11.
内容提要“人的自由”这一现代性概念具有“入的整体解放”与“个体自由”双重内涵。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将个人自由与自主权利作为人实现现代转型的基础。20世纪上半叶大批作家多将“人”的觉醒和个人解放作为文学创作的自觉追求。20世纪30年代末,在初步获得个体自由后,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普遍流露出迷茫、孤独、苦闷情绪。  相似文献   

12.
李岫 《文史哲》2002,4(5):25-33
长篇小说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一个时代纪念碑式的记录。 2 0世纪中国优秀的长篇小说记录了上个世纪 10 0年间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与斗争 ,是留给后人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作为一种文学体式 ,长篇小说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嬗变、积累与突破 ,从幼稚到成熟 ,从单薄到丰厚。尤其是 2 0世纪的后 2 0年 ,长篇创作从技巧上汲取了许多异域的营养 ,从内容上深刻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变化 ,从前后 5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到长篇创作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姚文仪 《社会科学》2006,3(11):116-123
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政治上,中国是“皇权”制,西方是“王权”制;经济上,中国是“重农抑商”、“禁海政策”,西方是“重商主义”、“拓海政策”。不同的发展趋势最终导致了中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4.
自产生之初。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现代性元素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个体自由、个性解放与拯救民族危亡实现整体现代转型交织在一起。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者对前者形成强势压制,激烈吁求自由与个性的知识分子纷纷向各种群体回归。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西方战争文学中的“毁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西方战争文学中,大多没有了传统的英雄叙事品格,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战争结束的和平生活中,无论是死难者还是幸存者,到处显露的是生命与灵魂的被毁坏,“毁坏”意识已然代替了英雄主义题旨.现代作家站在战争之上审视战争本身,在毁灭性经验中反恩人类理性和文明的本质,质问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20世纪的西方战争文学实质上成为地道的“反战文学”.这是20世纪有关人类争端的新认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鲜明的纪念.可以说,“反战文学”已经成为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是西方文学史上沉重的伤痕之花,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方传统文化信念和现代人的裂解痛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汉字是世界文字之林中独一无二的见形见音见意的文字,20世纪考古资料的大发现,学者们掀起了探索中国文字起源的热潮。在20世纪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论说中,至少有8000多年说,6000——7000年说、4000多年说和3000多年说等多种不同论断。殷代文字肯定不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中国文字的源头可上溯到夏王朝时期即考古学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大汶口陶文、丁公陶文和景阳岗陶文等,只是一种带有民族特点的原始文字。  相似文献   

17.
形态、问题与思潮: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方法论上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形态、问题与思潮进行了探讨与思考,指出20世纪中国哲学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不同层次的哲学问题,环绕这些问题形成了不同层面的哲学思潮及其互动。以问题为中心,以思潮为线索,可以较好地把握20世纪中国哲学之网,深入展开20世纪中国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史是文学时空的再现,其变动主要源于文学观念的改变;1980年代中后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出台本意是对过去政治意识形态干预文学史书写的反拨,它带来了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历史转型与巨大飞跃,这在文学史书写中具重要历史意义;站在21世纪的今天,从时间的视角进一步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会发觉它照样建筑于意识形态之上,这是一个带矛盾、悖论的文学观念,它所深具的文学史书写的历史积极意义与消极性相伴相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进程相一致。在探讨这一问题时,要注意对待文学遗产、政治与文学关系、关于现实主义三个论争要点,从中可见研究方法与学术话语的演进,这就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相结合,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学体系提供了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朱寿桐 《河北学刊》2003,23(3):28-33
20世纪末的中国人文学术,虽然并没有像80年代中后期那样大张旗鼓地宣传方法论,倡导方法论,但丝毫没有忘却学术研究对方法论的总结、运用与开掘;无论在哲学、历史学还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内,学术方法论的更其深入、更其沉潜、更其扎实的思考,都似乎可以理解为中国人文学界对于新世纪学术的一种最直接的贡献,或者说是一种最切实的导引,一种最热烈的企盼.考察20世纪末三年中国人文学术的基本成就,应能清晰地看出,作为那个世纪中国人文学者走向新世纪基本学术姿态的显现,更深入、更沉潜、更扎实地思考方法论问题,总结、介绍并运用中外古今学术方法,开掘新的研究方法,构成了世纪之交中国人文学术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