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盐业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各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十分重视其产、运、销、缉、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盐务管理机构是随着各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和发展而建立和完善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实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政策,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盐业生产发展。为了确保根据地的食盐供应和盐税收入,并用过剩食盐统一换回根据地重要军需民用物资,各抗日民主政府非常重视食盐运销工作,对食盐实行全面统制管理。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盐税的税制和税率有所差异。华中抗日根据地高度重视食盐缉私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食盐缉私举措,严厉打击食盐走私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本会定名为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江苏研究会。它是在江苏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领导下,从事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二、本会会员:凡是从事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不论团体或个人,不论地方或部队,均可申请加入本会为会员。三、本会宗旨:是研究新四军在江苏的革命斗争史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史,重点研究苏南、苏中、苏北、和淮南、淮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刘金江,臧济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战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华北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基地和战略一翼,是华北与华中两大根据地的主要枢纽,同时在我党由抗日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中起到了其他根据地...  相似文献   

4.
<正>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芦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敌后抗日战略基地。它是联结华北与华中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纽带,也是华中抗日根据地同位于太行地区的八路军总部及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的联系通道。山东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8年抗战中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重要的作用。到抗战胜利时,山东抗日根据地已有主力部队27万人、民兵71万人、自卫团150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时的2000余人发展到10余万人(不包括划归冀鲁豫区的山东部分)。这一强大的革命队伍成为取得人民解放事业胜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位于津浦铁路浦口至蚌埠段的两侧,南临长江,北到淮河,西抵淮南铁路,东至高邮湖西,在华中敌后抗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插在日伪背上的一把尖刀。蚌埠是日寇华北和华中两支侵华派遣军的接合部,津浦铁路是日寇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浦口对岸的南京,是日寇华中派遣军的总司令部和汪伪中央政府的所在地。这一地区与淮北抗日根据地南北隔河相望,又与苏中、苏北、淮海等兄弟地区东西呼应。在抗日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主要根据地之一,地处华北敌后战场的东南端,是联系华北与华中两大敌后战场的枢纽,对牵制、打击日伪兵力,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日敌后解放区的建设中,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占有重要地位,积有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就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历史进行概述,以求得同志们的指正。一、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山东根据地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重温刘少奇领导新四军开创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全面分析了他的"家"(亦即根据地)思想,即:为什么要建立"家",怎样建立"家"以及如何管理"家".在刘少奇的领导下,华中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史概述赵保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是以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及所辖的厂、所为主体,在中国工农红军随军修械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先修后造,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兵工队伍广大职工在极其...  相似文献   

9.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税收制度十分独特 ,“关税”是其最主要的税种。税收工作最初由军队负责 ,没有固定的税率 ,随意性较大 ,税收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弥补军费不足。建立政权后 ,沿用国民政府的税收制度并加以改进 ,先后实行了定额税率、比例税率。 194 2年以后 ,税收制度日渐完善 ,还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累进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工商税收在中国工商税收史上留下了特殊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一)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建立的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三三制”原则,在根据地内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鄂豫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豫南的竹沟、鄂中的汤池和鄂东的七里坪为战略基地,奋起抗击日寇的侵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经过半年多的战斗,粉碎了日寇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革命力量进行了四次重大的北上(撤)战略行动,即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抗日战争初期的南方红军游击队整编北上华中抗日、抗战中期的皖南新四军北移和抗战胜利后南方八省区根据地革命武装渡江北撤。这四次北上(撤)战略行动,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为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四次重大转折的历史关头分别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生动运用和集中体现。中共领导的南方革命力量四次北上(撤)的史实是众所周知的,在此,本文主要是考察其相互关联的共同…  相似文献   

12.
闭幕词     
同志们: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1981年年会和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成立大会,现在将要胜利闭幕了。我们这次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周年之际,是在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高潮中召开的。这使我们这次会议开得更有意义。韩培信同志代表省委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研究中共党史以及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斗争史是非常必要的,是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对于我们这次大会和党史教学研究工作是很大的支持和鼓舞。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抗战时期的经济思想朱文通,王小梅1938年卫月18日,邓小平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就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直到抗战胜利,邓小平一直战斗在晋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邓小平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敌...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地区建立了十几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在参加抗日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中,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群众运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研究和总结这些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党的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参与主持新四军工作期间,反对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新四军中贯彻党的建军原则,执行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运用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与敌伪顽浴血奋战,大刀阔斧地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重建新四军,打开了新四军发展壮大的新局面,功彪新四军军史。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袁征毛泽东非常关心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他为抗日根据地政权规定了施政方针,亲自参与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制定,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同抗日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有关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一系列光辉思想,现就主要之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翟向东,刘如峰抗日战争初期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黄河、卫河、运河两岸与河南、河北连接的地区。是华北敌后严重威胁日军交通要道和中心据点的战略基地之一,对于沟通晋...  相似文献   

18.
1938年11月至1939年10月,刘少奇在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初期,曾两次奔赴河南,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实现中原地区党组织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发展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恢复、发展、重建和整顿党的组织和党的队伍,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政治理治水平和党性修养;为开辟和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实现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翁有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各抗日根据地内,进行了广泛、充分的政治动员,使广大进步和爱国民众不断参与到抗日民主政治体系中来。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并争取最后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之,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  相似文献   

20.
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 ,在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的抗日游击区里存在过游击根据地 ,其中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就是由杨靖宇将军和他指挥的抗日军队所创建。这一根据地虽然只坚持 7年 ,但对南满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丧失 ,主要原因在于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仅靠其自身力量是难以取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