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尊岳是现代词学大家,其杰出的词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词学目录学上.他的词学目录学著作主要有三种:<词集提要><惜阴堂汇刻明词提要><惜阴堂明词丛书叙录>.<词集提要>在著录上仿<四库提要>之例,而较<四库提要>为详.在版本上赵尊岳多注明版本流传及版本的形态,品评时也多能发明词集之精义及指陈其利弊,著录中多附录原书之序跋、体例,同时对于词集的卷数分布也一一注明.<惜阴堂明词丛书叙录>阐述了他辑刻<明词汇刊>的动因、明词在词史上应占之地位、明词衰疲之因以及丛书体例.<惜阴堂汇刻明词提要>则反映了赵尊岳对明代个体词人的看法,其著录多能道出明词之精义,也可推翻明无词之说.  相似文献   

2.
《新刻〈金瓶梅词话〉》卷首刊载4首《行香子》词。从现存所知的最早载籍《鸣鹤余音》开始,一直到今人辑录的词集,所录之《行香子》词都与《新刻〈金瓶梅词话〉》所载有一些差异。从各文本文字比较来看,《阆苑瀛洲》《短短横墙》与《兰皋明词汇选》中所录的《行香子》词非常接近。但另外2首的来源问题难以明辨。《行香子》词在流传过程中,即在传唱传抄阶段,就不断演变,使得文字差别较大,版本也极为复杂。《新刻〈金瓶梅词话〉》中的《行香子》词就在流传过程中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3.
徐州从明代始有刻书活动,清代则续成其事。其中,官府所刻主要为方志,对徐州地方志的编写和流传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私家所刻多为诗文集,几位重要作家把自己的作品刻梓以传;书坊刻书仅有零星记载,刻书的商品意识不强。徐州古代刻书虽不及江南发达,但是对于促进当地的藏书和读书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徐州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4.
《山中白云》词,《疆村丛书》本。宋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撰。疆村《山中白云校记》云:《山中白云》八卷,广陵江宾谷疏证本。《山中白云》为陶南村手抄,流传晚出,著录罕及。家竹坨录自钱庸亭,厘卷为八。龚蘅圃始刊之。曹巢南重刻,标曰《山中白云词》,恐非旧称。宾谷以龚本裁缀成帙。疆村本据江本兼取他刻参录而成,共刊词二百九十六首。玉田以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诗意,取以名集。  相似文献   

5.
清词号为中兴,词集丛刻亦甚为发达,文献保存之功甚巨。清代前期词坛昌盛,词集丛刻如《国朝名家诗馀》等多为今人词集之汇辑,保存了大量当代名家词集。中期的词集丛刻则更多地倾向于中小作家,于此可见更为普泛化群体的创作状况,同时在编选倾向上又受浙派词风和乾嘉学风的影响,呈现出偏重浙西词派和重音律等特征。晚清词集丛刻数量大增,品类丰富,王鹏运的《四印斋所刻词》等搜辑宋元旧集,开启词集校勘之风,词学贡献尤为卓著。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考察宋词在当时的传播状况,将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纳入到文学传播视野之内,使词集的版本目录文献变为词集的传播史料,或能盘活词学研究的资源,扩大词学研究的视域。通过考察宋代词人苏庠、毛滂、吴礼之、赵鼎、黄大舆、李弥逊、潘良贵、冯时行、欧阳澈、曾惇等十家词集在南宋时期的版本传刻情形,即可管窥宋词在当时的书册传播状况。南宋人的词集,大多有诗文集外单行本和诗文合刻本二种。词与诗文合刻,表明南宋文人已将词视为可与诗并称传世的诗体。不再像北宋文人那样,词作不能入诗文集,只能作为另册集外别行。虽然南宋尚有少数文人坚持认为词不宜与诗并刊,诗集不收词作,但大多数人已改变了这种重诗轻词的观念。词作结集刊行,成为南宋词传播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况周颐晚年将毕生所刻词集删定为《蕙风词》两卷,去取精审,仅存词123首。此举不单是选萃旧作之菁华,还包括对部分词作的删改修订,蕴含了一定的改词方法。其中况周颐词学思想的深化是促使其编选词集的内因,而与王鹏运、朱祖谋的词学交游,则是影响其作词、刻词、改词和选词的外因。在时间节点上,况周颐删编《蕙风词》与其构撰《蕙风词话》大致同步,反映了创作实践和词学理论的共生互融。  相似文献   

8.
吴文英生前自编词集《霜花腴》已佚,亦曾有尹焕序本、宋末旧刊本,今皆不存。自宋末至明终,黄、周密等人的词选及张炎、沈义父等评论家的词论,都在推动着吴文英词的流传。到明末毛晋辑刻《宋六十名家词》中的《梦窗甲乙丙丁稿》和卓人月、徐士俊合辑的《古今词统》的刊行,梦窗词集成为清代致力最深的集子,集中了杜文澜、晚清四大家、陈廷焯及陈洵等众多名家对其校勘、评点。本文根据自吴文英生前以来对梦窗词进行结集、编选、校注及词话评论等文献记载,将从梦窗词集版本刊刻源流、众名家词选梦窗词的版本来源和诸多词话词论言及梦窗词流传的文献三方面论述吴梦窗词集的版本流传。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随着词作的繁荣和广泛传唱,宋人选词的风气,当也很兴盛。但流传至今的宋人选的宋词,种数却不多。北宋人所选的,今已无法见到;南宋人所选的,也仅存有九种之多。这与当时一些文人学士轻视词体的观念有关。胡寅《酒边词序》中说:“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方之曲艺,犹不逮焉;其去《曲礼》,则益远矣。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也”。在这种理论影响下,词集的保存就必然会受到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茌邑三先生合刻》是明代王阳明再传弟子张后觉及后觉弟子孟秋、赵维新的著作合集。该集流传不广,但从中可看出阳明心学在北方的流传与影响,故该书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明史》与《四库全书总目》对张后觉的《弘山集》著录以及《明史·赵维新传》都存在问题,通过对《茌邑三先生合刻》版本源流情况的梳理,可以纠正《明史》与《总目》之错误。  相似文献   

11.
周邦彦的著作,旧有《清真先生文集》、《清真杂著》、《操缦集》等,可惜都失传了。其词集则有《片玉集》,或名《清真集》,又名《周美成词》等十余种,流传较广。他的诗文均有其特殊成就,但为其词名所掩,后人少有知之者,这对研究周邦彦的生平、思想、艺术等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周邦彦的诗,陈郁说它“自经史中流出,当时  相似文献   

12.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词,在历史上流传着多种版本。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全宋词》收录的版本与湖南郴州苏仙岭“三绝碑”所刻此词存在几处不同,除此之外,地方志和历代评论性诗话的记载也有几处不同。经考证,现有苏仙岭“三绝碑”碑文和人们所熟知的《全宋词》版本均非少游原文。  相似文献   

13.
苏词研究是近世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有关苏轼词集的编刻整理累计有二十余种。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的《苏轼全集校注.苏轼词集校注》,在参考传世苏词各重要版本和近期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苏轼词集作校勘、注释、编年、集评、辨疑等文献整理工作,在各个领域均进行了新的探索。撮其要者,在以下三个方面最为突出,这就是:意象词旨的深微探析、编年本事的精细考订、词语注释的准确追寻。  相似文献   

14.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刊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属广义清内府刻书,书成后随海上贸易输入日本,在日本催生出多个衍生和刻本。系统整理和刻本《御定历代题画诗类》的版本和现馆藏地情况,总结和刻本的特点,并进一步厘清和刻本在江户时代的生产和读者群体面貌。通过和刻本《御定历代题画诗类》,烛照清内府刻书在海外流传过程中的部分生命史。  相似文献   

15.
清代乾嘉时期常州女诗人庄盘珠的诗词作品,初有《秋水轩集》、《紫薇轩集》及《莲佩诗草》数种,以抄本形态存在,后《紫薇轩集》、《莲佩诗草》亡佚,《秋水轩集》以诗词分刻或合刊的不同形态流传至今。冒俊编校如不及斋本是目前最为完善的合刊本。  相似文献   

16.
《浮玉词初集》3卷,叶光耀著,是浙江图书馆所藏的一部稀见词集。该集的编纂经过6位著名词人之手,且评点者多达157人,是研究清初词学的重要文献。该集不仅对研究清初词集的编纂与流传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杭、湖之地的词人群体研究,尤其是吴兴词坛与西陵词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纵观王绩诗文集之整理刊刻情况,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版本,有二卷本、三卷本、五卷本,学者对其源流多有争论。本文拟从时间顺序对其诗文集的流传嬗变进行梳理,以期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18.
略谈山东刻书及其在文化史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版刻史来考察,刻书不外分官刻、家刻、坊制三种。官刻、家刻,始于五代,坊刻的时间更早。现在流传下来的刻印最早的唐咸通九年(868)卷子本《金刚经》和在四川成都卞家刻印的梵文《陀罗尼经咒》,前者是佛寺僧人所刻,后者可能是家刻或坊刻。五代刻本流传下来的只  相似文献   

19.
五代赵崇祚所辑《花问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它共辑有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词家五百首词。以后,人们常把《花问集》中的词称作《花间词》,把《花间集》的词作者称为“《花间》词人”。《花间词》在我国词的发展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它对北宋词的直接影响意义尤为重大。所以两宋词评家曾对《花间词》有很高的赞誉,并把它作为评价北宋词的标准。例如北宋李之仪《姑溪词跋》评柳永词就说:“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南宋初,晁谦之在其重刻《花间集》所写的跋语中赞扬说:“……皆唐末才士长短句,情真而调逸,思深而言婉”。其后,南宋陈振孙《直斋  相似文献   

20.
姜夔是宋代的重要词人,他的词对南宋后期直到民国时的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清初朱彝尊极力提倡姜词,评价很高:“词自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于是在当时文人中,几乎是“家白石而户玉田”,形成了填词以姜词为宗的淅西词派.可是,朱彝尊只看到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里的三十多首美词,慨叹《白石词》“世已无传”,由于姜词的爱好蔚成风尚.姜词的古本才被发现、被重视,展转抄录、传刻。宋人词集在清代刻本之多,以姜词为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