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基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从宗教人类学、理性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对人的本质的历史阐述、基于文化人类学阐述的人的结构与人的存在的核心观点,探讨了教育的本源、教育的属性和教育的出发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卡西尔文化哲学经历了从文化批判走向哲学批判的独特道路,存在着从认识论到人类学的立场转换,发生了一场哲学观的变革。首先,符号形式哲学在认识论立场上实现了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现代转向,推进和深化了现代哲学的文化转向;进而,文化批判从文化的理论问题转变为文化的实践和伦理问题,文化哲学从实践诉求转变发展为人本主义转向。由此,人类文化哲学在人类学立场上实现了从文化批判到哲学批判的变革,从文化视角提出并回答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卡西尔文化哲学体系作为现代哲学的发展形态,除了先验性、唯心论、精神性之类的基本问题外,根本问题在于以文化视角作为文化哲学不自觉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3.
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的哲学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哲学理念:生命哲学,以历史一文化倾向的狄尔泰和提出"文化循环论"的斯宾格勒为代表;哲学人类学,包括生物哲学人类学、心理哲学人类学和文化哲学人类学;卡西尔的人类文化哲学。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的过程需要重点思考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哲学人类学的方法,在比较教育学科视野下,探析比较标准的内涵。哲学人类学使教育比较的思维逻辑起点回到了"人",确立了人的可教育性与社会文化适应性的基本范畴,同时作为生命视野下的哲学人类学的"第三比较范式",为比较教育理论建构与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点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内学术界对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交往”概念的研究是延续了传统的哲学研究范式,即从抽象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来阐述其理论内涵,认为此时马克思的“交往”概念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过程中“交往关系”的异化。事实上,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是从哲学人类学的思维范式出发,从自我意识、审美和共同体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交往”概念的内涵。首先,马克思提出了自我意识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前提这一理论观点,并指认了自我超越是人类社会交往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马克思认为审美性的交往是解决人与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第三,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交往的理想目标是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及其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早年接受了赫尔德、维科以文化哲学为内核的历史哲学思想和浪漫主义思潮,晚年又接受了文化人类学的思想。他把这些思想融入哲学创造之中,创立了以实践和辩证法为内核的文化哲学理论。这一理论分别表现在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对历史规律的探讨之中。在自我意识的研究中,马克思以偶然性和人的自由为主题,分析了感性人的存在的内在矛盾,建构了人的自我创造活动的本体论和实践的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在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中,马克思以实践、异化劳动为主题,分析了人的历史性存在和发展,阐发了充满否定辩证法的历史主义原则。在历史规律的探讨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民族发展为主题,探讨了人的创造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建构了文化哲学的历史理论。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理论,马克思才超越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创立了自己的实践哲学传统,而拉法格、拉布里奥拉等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在不断地解读马克思的这些文化哲学理论中,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因此,如果不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就很难在深层理论上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变革的意义,亦难以理解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本质上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适度吸收了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将对资本的研究提升到经济哲学和经济人类学的高度。经济哲学构成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经济人类学构成了马克思的研究目的,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的双重逻辑充分体现出他正视现代性,重视现代性,又通过批判现代性而超越现代性的内在理路。资本的运行逻辑及其人类学后果构成了现代性的经济形态;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又造成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分离,私有制是现代性的政治形态;普遍的交换和全面的需求体系使基于资本运行逻辑之上的广泛交往成为必然。于是,一种超越地区、民族和国家边界的世界历史交往得以形成,全球化、世界化是现代性的社会形态。只有彻底消灭劳动异化,消灭违背正义原则的私有制,才能回归人本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简约地说,资本、私有制、世界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构成了马克思研究资本逻辑的内在结构,经济哲学和经济人类学构成了马克思揭示这种结构的方法论基础。这些哲学画面勾勒出马克思资本研究的一个清晰内在逻辑:资本——私有制——历史交往——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唯物主义”是美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形态。它是沿着两种不同的思路建构起来的 :一种是借助于文化人类学的成果 ,在经济和日常生活层面上 ,建立经验的文化哲学 ;一种是汲取欧洲“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果 ,在语言意义和意识形态层面上 ,建立批判的文化哲学。本文着重考察这两种思路在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传统和对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文化阐释上的不同观点 ,揭示美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多元理论走向。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唯物主义”是美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形态。它是沿着两种不同的思路建构起来的:一种是借助于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在经济和日常生活层面上,建立经验的文化哲学;一种是汲取欧洲“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果,在语言意义和意识形态层面上,建立批判的文化哲学。本文着重考察这两种思路在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传统和对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文化阐释上的不同观点.揭示美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多元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中国哲学界最有影响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与20世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密切相关,而在中国则是社会转型的深刻的文化显现。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主要是在发展哲学、交往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儒学、后现代主义、价值学、人学等研究领域中展开的,而自觉的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论题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基本层面上展开,涵盖了文化的界定、文化的结构层次、文化的功能、文化哲学的对象、文化哲学的主题、文化哲学的建构原则、传统文化模式批判、主导性文化精神的冲突、文化转型、新文化精神的重建等众多问题。文化哲学在21世纪将成为最有影响的哲学范式或哲学形态,要推动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走向深化,就应当在建构中国现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和转换文化哲学研究范式两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理论研究的语境选择是任何理论生存的最基本前提,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在于对文化和文化哲学的理解.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存在,人是文化存在的本质.人们通常在三种层面上理解文化学:关于文化的科学,关于文化学的元理论,哲学的文化哲学.哲学的文化哲学是反思近代科学哲学的产物,其基本问题是关于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文化哲学作为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如康德晚年所示 ,人类学为其哲学之最终归宿 ,以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因而从人类学视域解读批判哲学实为高屋建瓴的方法 ,会大大拓展批判哲学的价值意蕴。而对批判哲学的人类学视域的剖析表明 ,批判哲学应被视为广义的 (哲学 )人类学体系的一个部分 ,它是从先验论上论证了“人何以可能为人 ?”乃在于 :人是能够自己造就自己并造就自然的“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13.
国内关于文化哲学的理论研究有多种路向,笔者认为有三重主要的解读维度:一是作为文化学科元理论的文化哲学;二是作为与意识哲学不同范式的文化哲学;三是作为批判理论的文化哲学。通过对这三重维度产生路径、理论渊源、理论形态的分析评述,可以看出,三重维度虽然具有很大差异,但有两个共性的不可逾越的理论内核,这也是文化哲学的合理内核:其一,文化哲学基础在于人的主体性的确立;其二,文化哲学的根本理论生长点在于现代性批判。二者构成文化哲学范式展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基础的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哲学基础布鲁贝克已经进行了深入探讨。从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这个基本职能可以看出,人是高等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从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出发,揭示高等教育哲学的人类学基础:由于人有缺陷且并未被定型,因此人具备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由于人有缺陷,但为生存需要适应文化了的生存环境,因此人必须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5.
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既是对审美对象特征或艺术品味、风尚的抽绎,同时也积淀着人们特定的文化——心理感受和精神指向。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的诞生,使崇高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起来,它在康德那里不但与优美一并成为解析判断力的两大范畴,更在其“以人为最高目的”的人类学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学哲学的理论视野下,崇高这一文化美学的有机元素,或可在纯粹精神领域里化作各种人生目的和理想,并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激励着我们不断追寻有限生命的意义和境界。  相似文献   

16.
符号是人类创造出来认识并改造世界的工具,也是人的类标志,符号思想的发展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学理论从哲学层面丰富了符号理论,也从符号角度开启了哲学人类学之路,无论在哲学领域还是在符号学、美学和艺术研究领域都另辟蹊径,实现了哲学思维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西方哲学由古代的以客观存在为本位的本体论哲学,发展到近代的以主客关系为本位的认识论哲学,到十九世纪中叶,发展到"形而上学要由‘人类学’来取代"(海德格尔)的现代哲学的人类学转向。马克思处在这一转向的滥觞时代,并开辟了这一哲学的新方向:广义人类学哲学。其特征,其一在于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以人类为本位构建新哲学;其二在于通过"人类的感性活动"来理解世界("事物、现实、感性");其三在于通过"革命的实践"来"改变世界",使人类能够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其四在于以"人的社会存在"来理解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自由解放问题;其五,在于从人的现实关系来揭示人和人类世界。这一哲学的基本价值精神在于:在对不合理世界的批判中争取"每个人和一切人"的合理生存、健全发展与走向自由解放。这是当代政治理性可以引以为据的重估一切价值、重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重构各民族健全发展的人类学关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对当今的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唯物论的出现,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他的人本学是在对黑格尔哲学与宗教神学进行否定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入学思想,对哲学中人的原则的确立作了最后的深化,为现代人类学思维范武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9.
启蒙运动以来,理性和科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范式,形成了以主体—客体两极图式为核心的近代西方哲学模式"笛卡尔-康德模式"。这种模式由于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导致了物对人的统治,即"异化"现象,人与人的关系沦为物与物的关系。以哈贝马斯、胡塞尔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家通过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和古典主体性理论的反思,提出了主体间交往理论。主体间交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西方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从注重主客体通约转向主体间通约。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哲学是新兴交叉学科,它既是对跨文化交往的哲学研究,又是对哲学交往的跨文化研究,旨在建树和平合理、包容互补的文明交往观。跨文化哲学有四个维度:对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哲学研究;跨文化解释学研究;比较哲学研究;跨文化交往伦理学研究。开展、推进跨文化哲学研究,探讨世界不同文明交往中的各种跨文化理论课题,对促进多样文明共同繁荣与发展、建立和谐世界,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