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步云先生的人权思想涉及人权的概念、主体、内容、本原、存在形态、本质、普遍性与特殊性、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人权与主权、人权与法律、人权与社会主义以及人权的实现等内容,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内在统一与形式完整的人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兰毅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75-78
毛泽东思想是个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公理化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理论构建方法,应用公理化方法研究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是一种尝试。研究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三大公理;实际、理论、实践、群众、自己力量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以此为逻辑推理前提,可以逻辑地推导出毛泽东思想的所有理论命题,建立起毛泽东思想公理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监督管理理论是一门横跨经济学、法学和行政管理学三大学科领域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包括市场经济对市场监督管理的需求、供给及供需均衡理论,市场主体资格确定及对交易行为、竞争行为等具体市场行为与对市场客体、特殊市场等的监督管理理论,市场监管目标、监管程序理论等;并对市场监督管理理论与宏观调控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作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雷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27-31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它确证着人的本质及其属性,是完整的人形成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以实践的视角阐释人,不仅使关于人的学说达到科学的形态,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新人的塑造也具有重要的哲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董武清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密切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联系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社会当代实践和文化建设的客现需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们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月梅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2):204-208
党际关系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党际关系理论进行了初步论述,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列宁在理论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在实践中着力贯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新时期后,中共在对外联系和交往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指导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形成自己科学世界观时的一部关键性论著;它是马克思第一次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由此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时代提出的课题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要理论课题。文化问题是20世纪哲学的核心问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类历史的急剧变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把人的存在、人的价值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的存在、人的价值问题归根结蒂是人的文化问题。哲学家们思考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实质上是在探求人的文化发展的道路与希望。这种思考与探求,与其说是对人的前景的忧虑,不如说是人对自身更深沉的反思。它标志着人类已经由近代对理性的盲目自信转向了对理性的实际批判和真正思考,标志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经过漫长、艰难、曲折的发展而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哲学发展由近代理性主义转变为现代文化问题探索,从研究的问题到思维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展示了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哲学形态。正是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能回避文化问题,而必须在总结、概括、提炼20世纪人类思维特点及哲学研究全部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文化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时代提出的课题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要理论课题。文化问题是20世纪哲学的核心问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类历史的急剧变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把人的存在、人的价值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的存在、人的价值问题归根结蒂是人的文化问题。哲学家们思 相似文献
10.
许月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2):204-208
党际关系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党际关系理论进行了初步论述 ,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列宁在理论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并在实践中着力贯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新时期后 ,中共对外联络和交往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指导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德兴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5-9
在当代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从而形成具有各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八十余年来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实现了两次伟大的飞跃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 ,也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联洪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2-113
马克思认为,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异己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导致劳动者的固化、组织化,进而导致阶级的出现。要消除人的异化就只能从宏观上消灭阶级、消灭分工,使人回归自由。萨特批评马克思忽视了具体的个人,要求从微观的角度来关切人、发现人。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从具体个人出发的方法,并没有为人的何去何从指明方向、标明路径。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历史条件下人之现实性、可能性,也指明了远期走向中人之理想性、必然性——迈向"自由王国"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本文为作者书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理论史》现代卷之一章的纲要,文章展示了1919—1928年近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生过程和探索轨迹。主要内容有:先觉者李大钊的探索,早期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及教条主义倾向,茅盾在此时达到了理论探索的高峰及其探索过程中的困惑与矛盾,创造社开始进行文学理论新建设,但显得过于轻率与任性,鲁迅在此时的文学理论建设中则与茅盾的见解一致,且带有稳健坚实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段瑞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1(1):6-11
近代自然科学和蒸汽技术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基础,这是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当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如关于贤本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贫困化、阶级斗争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将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为契机而形成的当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凸显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目标定位,创新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找准着力点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绩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万光侠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交往理论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交往与人的主体性、交往与人的个性、交往与人的社会性、交往与人的发展、交往与人的解放五个方面深入揭示了交往范畴的人学蕴涵 相似文献
17.
姬海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29-32
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是一种本体与认识相分离的思维范式,这种思维范式造成了哲学本体论的"人学空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认识与本体有机契合的本体论思维范式,在这种思维范式中,人才真正具有了本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金洲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4):15-18
和谐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辩证法,而是马克思的历史科学,即人学。对人的生活本质的批判性透视,对人的自由主体性的高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建构,是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最内在的精神关联,是我们把和谐社会理论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根据。本文指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和谐社会理论的物质前提、人的社会性本质的生成是和谐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理论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9.
20.
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类道德人格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
马克思主义人学立足于人的类关系本位把握人格问题.人格是人之为人的特有规定性,它由人的四大类存在关系特质统合而成,具体表现为个人稳定的内在心理结构和外部行为模式,这是人在其道德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着的独特自我.提出这一超越传统人格定义的类道德人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应有之义.类道德人格有八大基本特征,即人格的类本性、关系性、历史性、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精神性和道德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