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我国国有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由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复杂性及难以量化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模式.文章通过系统分析监管的主体、目标、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这四个要素,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模式进行设计,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性的清产核资工作正在企业单位深入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也亟待开展,本文就如何提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途径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摸清家底,建立健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和管理的责任制 提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条件和基础,就是要解决家底不清的问题。我们应首先突破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作为纯粹的社会消费行为和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级政府国资委的成立,经营性资产领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全国性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还没有展开,但各地都在进行着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本文结合我县在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委托监管"的一些具体做法,对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编制层次及范围 由于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不仅数量极大,而且覆盖面也相当广,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因而如何把如此庞大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反映在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中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考虑到经营性国有资产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整个编制应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不仅涉及防止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还包括对资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从目前存在的问题看,后者是当前资产管理的重点。针对资产管理的现状,在管理过程中应强化制度并实施监督,同时还要加以机制的引导。此外,优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还应与绩效评价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谈国有资产统计监测体系的建立胡平蓉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全国劳动人民在建国40多年中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社会财富。但我国国有资产究竟有多少?目前既没有准确的统计资料,也没有科学的统计方法。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状况如何?国有资产的保值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继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建国以来四十多年,我国已积累了数额巨大的国有资产。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一直不够完善,也未能建立相应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国家无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管理,从而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低效运营和大量流失。为了有效地管理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稳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首先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指标体系。一、国有资产的涵义“国有资产一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有资产指所有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和…  相似文献   

8.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建立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文章认为,国有出资人制度的建立,应坚持国有资产监管职能与营运职能分开、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法制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原则.其建立措施是建立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产权的登记工作,探索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形式,坚持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有资产出资人依法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的专门预算,是政府对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经营性国有资本收支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和分配的工具,反映了国有资本所有者与国有资本经营者之间的收益分配和再投资关系。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运营效益;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有利于现代政府预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目前,四川省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一些新问题,如何应对挑战,审慎推进,是关系我省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开展国有资产流动统计的必要性国有资产统计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通过对国有资产存量、分布、结构与效益等数据资料的调查、汇总和分析,为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近几年来,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自1995年国有资产年度报表正式纳入国家统计体系以来,国有资产统计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道路。但目前国有资产统计仍存在某些不足,其中问题之一是在现行统计指标体系中,缺少反映国有资产流动的统计指标。国有资产流动统计,是关于国有资产存量在国民经济部门(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