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学”译名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群学”一词系严复所创,他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法》译成中文时即定名《群学肄言》。何谓群学?严复在该书的译序中说得一清二楚:“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群学者,将以明治乱,盛衰之由,而于三者(指正德、利用、厚生)之事操其本耳。”毫无疑问,群学就是社会学的中译名。但是,有些论者  相似文献   

2.
一、论坛的缘起及宗旨:“世界中国学论坛”是上海市创办的一个高层次、开放性学术平台,它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呼应和关注。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宣传中国、宣传上海,力求全方位地为学术界及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创造和提供进行专题研究、思想交流和多边对话的机会,为中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尤其为国际社会深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创造条件。我们深信,论坛的举办不仅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学研究的健康互动和蓬勃发展,而且电将有助于学术界在关注21世纪“和平与发展”等重  相似文献   

3.
《社会观察(上海)》2004,(6):F003-F003
一、论坛的缘起及宗旨:“世界中国学论坛”是上海市创办的一个高层次、开放性学术平台,它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呼应和关注。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宣传中国、宣传上海,力求全方位地为学术界及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创造和提供进行专题研究、思想交流和多边对话的机会,为中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尤其为国际社会深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创造条件。我们深信,论坛的举办不仅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学研究的健康互动和蓬勃发展,而且也将有助于学术界在关注21世纪“和平与发展”等重  相似文献   

4.
一、论坛的缘起及宗旨:“世界中国学论坛”是上海市创办的一个高层次、开放性学术平台,它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呼应和关注。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宣传中国、宣传上海,力求全方位地为学术界及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创造和提供进行专题研究、思想交流和多边对话的机会,为中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尤其为国际社会深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创造条件。我们深信,论坛的举办不仅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学研究的健康互动和蓬勃发展,而且电将有助于学术界在关注21世纪“和平与发展”等重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学     
一般指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思想著述的研究和解释。“马克思学”这个名称是由法国学者M·吕贝尔在50年代创造的,它由马克思加上希腊文表示学科或科学的Logos构成(Marxo Logue→marxologiie),第一次公开用在吕贝尔创办的一家刊物的名称中(《Etudes de marxo-Logie》,即马克思学研究),在60年代西方出现的“马克思热”中得到广泛流传,1975年始被法国《大拉鲁斯法语辞典》收为词条。在我国,这个词在70年  相似文献   

6.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简介“世界中国学论坛”是在中国上海创办的一个高层次、开放性学术平台。这是一个以文化为主旨的学术论坛,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呼应和关注,也得到了上海市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全方位地为学术界及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创造和提供进行专题研究、思想交流和多边对话的机会,为中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尤其为国际社会深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7.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开山学者。他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次用了“社会学”一词,并在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学体系上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他将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或译“社会动学”)和社会静力学(或译“社会静学”)两部分。前者研究社会的运动、变化规律,即“实证的社会进步论”;后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家茶座》2003,(4):158-158
近20年来,国外相关学术文献中“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一词逐渐取代了以往流行的“社会学理论”(Sociological Theory),成为国际学术界主流性话语的形式。这种视角的转换究竟意味着什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进人老龄化社会,占人口总数10%以上的老年群体日益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研究。“老年社会学”、“老年人口学”、“老年经济学”……均在高校或研究机构设立研究课题,相应的课程在高校开设,一些学科已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科的创立是老龄化发展的形势使然,  相似文献   

10.
老伴不幸患阿尔茨海默症,出现思维行动障碍,住进了医院精神科,近年来,我为看望老伴频繁出入精神科,对这个外人颇觉神秘诡异的地方有了真实的了解。精神科病房建在绿树环绕的池塘边,分为男女病房,隔成各自独立的小院。一天三顿饭由食堂送来,病人每天活动有序,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吃药、锻炼、唱歌、看电视、自由活动、休息。多数病人用药后与外表与正常人无  相似文献   

11.
“入学”一语,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起来的。它源自拉丁文的“authropologia”,埃里希·弗罗姆把入学用“science of mail”来表示。在中国,人学一词最先出现于近代学者廖平的著作中,其含义为研究人类社会问题。治国平天下道理的学问,有时也用“六合以内之学”来称人学。 在阿拉伯世界,人学相当于于或者,也可用或来表示。阿拉伯人学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蒙昧时期阿拉伯人学和中世纪阿拉伯人学两大部分。 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学指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上的人学思想。那时的阿拉伯人只有哲学的感念而没有成熟的哲学系统思维,只在诗歌、谚语中对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人的灵魂和命运、人的才能和美德等问题有零星的论述。 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学非常重视人和神的关系,这也是整个东方入学的特色之一。那时阿拉伯人崇奉多神,安拉是众神之一,后来渐成为主神。他是造物主,是最高的养育者。但是阿拉伯人强烈的现实主义意识又使他们在生活中为保卫自己而有时不能完全顺从安拉的安排,因此他们认为被安拉创造之后就和安拉没有什么联系了,人只有在危险的时候,才需要借助偶像呼吁安拉的帮助。这种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形成了它区别于其他东方人学思想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法兰克福学派将它自己的哲学——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批判理论”或“批判理论”。这一名称是霍克海默(M.Horkheimer)在1937年的《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一文中确立的,它较好地概括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尤其是30年代《社会研究杂志》所发表的文章的特点。马尔库塞(H.Marcuse)曾对社会批判理论作出这样的说明:“批判理论是《社会研究杂志》的阐述性论文中以辩证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而提出的一种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是”词。中学学过英语的学生,学习阿语时,因为见不到“是”词,心里总是不踏实,他们想方设法寻找何处去了的“是”。 阿语“是”词的存在 阿语中也存在“是”词,主要有两大类。 1.类残缺动词,如: 这类动词所表达的基本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是”或“不是”、“变成是”、“只要是” 等等。请看下列各例:  相似文献   

14.
(一)创造力的定义海纳特指出:“创造力”(Creativity)是由拉丁语“Creare”一词派生而来的。“Creare”的大意是:创造、创建、生产、造成。它与另一个拉丁词“Cresceve”(成长)词义相近。在《旧约全书》的《创世纪》中曾出现这一概念:“上帝在一切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创造了天和地”(“qui∶creativitcuncta de nihilo”)。从词源上看,“创造力”的大意是:在原先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造出新东西。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何时起,那些鬼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些裤衩、磁带、旧英文杂志和女式袜子之类的东两在大学校园里高声叫卖的“学贩”们,手上有了一把一把的小汽车、彩电、钢材和化工原料,一本三正经地在“上家”、“下家”之间穿梭奔波起来,于是“学贩”摇身而为“学倒”,谈起  相似文献   

16.
西班牙当代著名思想家加西特把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称为“19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有人视其为精神科学研究领域的“牛顿”。 1833年11月19日,狄尔泰出生于德国莱茵兰布,于1852年开始在海德堡学习神学,因为他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传教士。但是,狄尔泰对历史和哲学越来越感兴趣,每天坚持学习和研究12—14小时。他还  相似文献   

17.
“族”类词或“族”现象一直都是大众媒体的宠儿,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纷纭繁杂的“族”类词、“族”现象,本文站在传媒社会学的视角,对所谓的“族”词进行了合理质疑,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并对该现象背后的传媒社会因素进行深层发掘,指出其传媒话语霸权造就的隐性语言暴力,以此引起社会的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8.
离合词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 成分(或语素)组成的语言形式。如“散步”、“睡觉”、“游泳”、 “起床”、“鼓掌”、“唱歌”、“跳舞”等。从词汇意义的角度 看,它们很像一个词,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语法学界有的认为这种语言形式是词;有的认为是短语;还有的说 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由于“离合词”的说法已为大家 所熟知,我们仍称之为“离合词”。对于离合词性质的认定,主要 可分为词说、短语说、离为短语合为词说、中间状态说、离合词不 存在说。  相似文献   

19.
浅议社会性别学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后 ,中国政府签署的《行动纲领》和《北京宣言》两个联合国文件的精神在国内传播 ,“把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成为各级妇女组织和妇女研究者的努力目标和熟悉话题。社会性别 (gender)作为一种分析范畴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妇女研究者所掌握 ,社会性别意识培训也在一些地区开展 ,对推动社会性别进入各阶层决策者和领导者的视野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社会性别作为国际学术界中的常识性概念 ,对我国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却十分陌生。绝大多数学者尚不了解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在国际上作为一个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主编寄语     
本期特稿的内容与“中国学论坛”有关。一讲到“中国学”(China Studies),就会讲到它的另一个更学术化的英译名Sinology。20多年前我研读英国社会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的名著《中国的宗族与社会》(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时就注意过这个词,并且还知道可以译成“汉学”(不是中国学术史上与“宋学”相对的那个老气横秋的“汉学”,含义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