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作为一个现代化运动中人,读孔子书及后儒典籍,有时感受到其中包含的"真"的人格力量,又常常为其中的"假"而感到室息,由此想到孔子的人格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与民族性格之关系,以及现代化的人格转换等等,即兴写来,作为"儒学与现代化"问题的笔谈.1.还孔子的本来面目——一个在人格上既崇高而又卑俗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 ,这实际上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各级干部理想人格修养及楷模的标准问题。干部的理想人格同党在人民中的形象紧密相连 ,具有凝聚人心的无形力量。由于干部的职业特点决定 ,其理想人格具有鲜明特点。追求理想人格的塑造与完善 ,是新时期干部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论领导者道德人格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道德人格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深受环境和社会的各种体制影响的.政治、道德融为一体的干部教育体制难于对干部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助成道德人格的确立、完善;形式、制度约束对道德人格确立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但现阶段我们对此重视不够.提高干部的道德人格,首先要切近干部自身和职业的需要,其次要进行独立的系统的政治道德教育.制度约束最重要的是把好入口关,防止道德人格低下的人被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元人格的冲突与整合叶南客   现代化运动从一开始便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走向现代便意味着走出传统、超越传统;所谓“大过渡时代”便正是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期,因此在过渡时代的现代人格中,第一个二元结构的分化、冲突便是传统文化与...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现代化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同时它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还是一个积极的促动因素。教师的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教师现代人格之形成。小学教师现代人格,是指小学教师在小学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经历人格变迁而产生的与之相适应的人格系统。小学教师的现代人格作为一个整体基本包含了三个方面:对人、对己和对业。基于这样的架构,本文给出了小学教师现代人格的1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再继续奋斗几十年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不仅包括“物”的现代化 ,更包括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 ,最根本的是人格的现代化 ,因为现代化人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格 ,本质上是现实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 ,它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制约 ,同时已形成的人格又对社会进步起到或推进或阻碍的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 ,中国人在继承传统人格优良成分的基础上 ,实现人格创新 ,即具备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创新观念和惜时态度等现代人格特征 ,将对中国的社会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现代人格铸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发展到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起步不久,但与此相联的人的现代化问题愈益突出。而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格现代化,则直接表征着现代化的特点与进程。尤其在新世纪行将到来之际,摒弃或扬弃旧人格,建构或铸塑新人格,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性。      一什么是人格?尽管不同的学科对此有不同的界说,但从哲学的角度加以概括,人格就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身上的集中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资格和品格。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迈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完成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变革,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已有的研究证实,人格中最基本的特性是在人格发展的早期形成的,人的早年经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五十年 ,中国国民人格经历了传统依附人格、理想圣贤人格、现实边际人格和现代新型人格四个阶段。其中 ,理想人格的形成是将革命道德扩展到全社会的必然结果 ,是一种超现实的历史飞跃。对 5 0年中国国民人格的反省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人格的创建 ,因为 ,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格的现代化 ,以旧人到新人的飞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国民人格的塑造既要合理引导 ,又不能超越现实  相似文献   

10.
试析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人的现代化”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在微观层面的反映 ,经典现代化理论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性。他们指出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人格的核心内涵 ,而现代化的制度环境则是现代性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现代人格中工具理性的因素 ,而忽略了价值理性的成分 ,可能导致现代人格的失衡 ;同时 ,由于缺乏客观、全面的历史研究 ,其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人的现代化问题有所局限 ,需要我们批判地、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格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化 ,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即人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和人性的不断解放与提升。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国民人格的现代转型 ,而人的现代化与人格的转型 ,首先是人的社会精神气质的生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人格转型的新契机 ,平等主体间的社会交往则是人格转型的基本前提。只有人的主体性的确立 ,人的目的和手段在人身上统一起来 ,两个文明建设“冲突”与矛盾的状态才会被消解。  相似文献   

12.
公民人格是解读公民社会合法性与价值合理性的深层判据,它建基于公民社会的制度存在,孕生于公民伦理的精神价值。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趋向于公民伦理诉求,决定了传统人格走向公民人格的必然趋势,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人格塑造,是在传统文化语境和现代化现实境遇中发生的,受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公民人格的历史缺场与现实吁求,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转型充满对主体性精神、契约精神、规范性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等精神、社会正义精神等理性精神形态的希冀与期待。  相似文献   

13.
公民人格是解读公民社会合法性与价值合理性的深层判据,它建基于公民社会的制度存在,孕生于公民伦理的精神价值。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趋向与公民伦理诉求,决定了传统人格走向公民人格的必然趋势。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人格塑造,是在传统文化语境和现代化现实境遇中发生的,受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公民人格的历史缺场与现实吁求,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转型充满对主体性精神、契约精神、规范性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等精神、社会正义精神等理性精神形态的希冀与期待。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化与青年现代人格的建构李羚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世界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以经济现代化为中心的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自然历史过程。现代化从根本上看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经历人格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人格范型浅论徐强社会的现代化需要相应的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人格的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迈向现代化社会的步伐也在大大加快,这就使得人的现代化问题日渐突出。因此,了解我国当代的人格范型,认清现...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格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外仁 《阴山学刊》2007,20(2):98-101
高校老师要尽到培养学生干部优良人格的责任:放手工作,培养主动型人格;严格要求,培养自律型人格;学会合作,培养容纳型人格。  相似文献   

17.
公民人格是解读公民社会合法性与价值合理性的深层判据,它植根于公民社会的制度存在,孕生于公民伦理的精神价值.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趋向与公民伦理诉求,决定了传统人格走向公民人格的必然趋势,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人格塑造,是在传统文化语境和现代化现实境遇中发生的,受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公民人格的历史缺场与现实诉求,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转型充满对主体性精神、契约精神、规范性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等精神、社会正义精神等理性精神形态的希冀与期待.  相似文献   

18.
全面小康建设对干部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干部的现代化意识和思想道德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如果没有干部的现代化和思想道德的提高,一切都会成为空话。文章从基层干部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全面小康建设对干部现代化意识的影响;反之,没有人的发展,没有人的现代化意识,没有人的素质提高,现代化是不完整的,全面小康也是难于实现的,现代社会、现代制度也不可能很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七十年了。当我们在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今天回顾“五四”时,感到它是那么遥远,又是那么亲近:遥远是时间上的距离,亲近是精神上的“神会”。“五四”先驱们高扬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在当前仍然有紧迫的启蒙意义,仍然是改革开放所热切呼唤的时代精神。这种矛盾的现象启示我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以及现代化人格的塑造,远比经济、政治的变革来得困难,虽然经济、政治的现代化也必然伴随着重重阻力和困苦。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现代化不能只从技术器物或物质生活的角度理解,从本质上看,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现代化是贯穿各个具体现代化的主线。中国人人格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初步可归纳为从自卑依附型向自主独立型转变、从消极服从型向积极创造型转变、从私情人治型向契约法治型转变、从内耗避责型向诚信守责型转变、从保守封闭型向创新开放型转变、从盲从冲动型向科学理性型转变,从而真正构建具有时代先进性的中国人的精神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