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人口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人口问题正朝着多元性转化。人口质量问题已显得十分突出。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对中国人口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估,进而制定人口质量目标,制订规划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提高中国人口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口质量反映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随着人口质量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畏惧自然——无视自然——重视自然的上升过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代社会发展现从“工业文明观”,历经否定之否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口质量提高的产物20世纪4O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工业文明观”。他们认为应以工业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作现代文明的重要特点。这种观点表现在经济生活中,就是对GNP的百般追求,对高速度的强烈攀比。沿着…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世界各国无不重视人口的质量。人口质量的高低,不仅制约着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所谓人口质量,通常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人们的身体素质(包括先天、后天等因素)、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公共道德水平。就是说,构成人口质量的基本因素有三:德、智、体。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是统一体。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数量和密度,就不会有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因而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和社会人口的存在。但是,入口质量的优  相似文献   

4.
《文汇报》1984年3月30日刊登程超泽论述新技术革命与人口关系的文章。作者认为,要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潮流,除了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还要有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装备的劳动者。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第一,要采取有力措施,使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这是新技术革命的客观要求,既可缓解对经济的压力,又能促进我国人  相似文献   

5.
从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愈来愈快,新技术新成果迅速增长。据国外有人统计,六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仅在宇宙空间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宣传倡导避免近邻婚配为话题,简述了更新生育观念、扩大通婚圈、走出婚育生活误区,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西部地区人口质量,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20年各种统计年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相关数据,构建劳动力素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中国未来名义劳动供给量与有效劳动供给当量的变动情况,分析人口质量抵补人口数量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名义劳动供给量将从2020年的7.447亿人降至2050年的5.659亿人,有效劳动供给当量虽然高于名义劳动供给量,但受限于劳动年龄人口基数的持续缩小,将在2028年达到峰值7.529亿人后开始下降,并于2050年降至6.431亿人;通过教育改革与健康干预提升相对劳动质量,有效劳动供给当量达到峰值的年份可推迟至2032年,并在205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7.14亿人以上,在短期内实现人口质量抵补人口数量;长期来看,充分发挥人口质量的抵补效应离不开一定规模的人口基数,需要在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人口质量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人口质量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在中国理论界和决策者中,似乎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命题。然而,人口质量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则是迄今未见有深入的定量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由于缺乏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定量分析,以致于在论证人口质量的作用时,往往只能援引发达国家的经验实例来说明,而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不尽相  相似文献   

9.
汪小英  周艺 《西北人口》2011,32(1):15-22
在中国的人口再生产进入低水平生育模式、人口数量将达到顶峰、劳动力的供给即将出现刘易斯拐点的大背景下,受制于资源约束的中国要实现大规模而可持续的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从人口质量中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而人口质量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制度发挥作用,因而,本文依据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就存在的中国人口质量存量低、潜能转化率低等问题作了探讨,试图从制度层面,通过机制创新和制度设计形成人口质量的制度引导机制,在提升人口质量存量水平的同时,促进人口质量的潜能向经济发展动力转化,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陈俐 《人口学刊》2004,(2):46-4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孩次间差异尤其显著。这一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要消除这一现象,必须社会、政府齐动员,近治标,远治本。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儿童的出生登记: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有关文献和对各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儿童出生登记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登记程序;考察了儿童出生登记的状况、存在问题和后果;探讨了阻碍中国出生登记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儿童出生登记、保护儿童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使我国的人口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不但要控制人口的数量,而且要提高人口的质量。我国现有人口质量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迅速提高我国的人口质量,已成为人口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人口质量是指其现有既定而显示静态的实际能力。就其具体存在而言,往往表现为潜力、储力、显力三种方式,而且三者互依相长,并以其统一的有机构成共同体现人口质量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年以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论点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同意,这当然是个大进步。但在人口研究中,对于什么是“人口质量”,形成不同人口质量的因素,以及人口质量研究的范围等,都有不同的见解。 本文想就上述有关的基本问题,主要围绕人口质量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粗浅地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人口质量”和人口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质量的经济学探讨是人口质量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作者通过对西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口质量观为指导,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现实的人口质量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即:一、人口质量存量的测定;二、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人口质量投资及其决定(微观和宏观)。分析中,作者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本的分析手段,并得出了若干颇有价值的结论。 该书初稿系作者1989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作者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博览群书,好学不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该文在硕士论文答辩会上甫一面世,便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口,不但要抓人口数量的控制,还必须抓人口质量,采取有效的办法,保证人口优生,生一个,壮一个,防止有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的孩子生下来,而从人口优生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口质量是受染色体控制的。因为人的生长、繁殖是受遗传规律支配的,染色体就是主宰遗传的物质结构。由于细胞学的兴起,人们揭示了人类染色体的数目,产生了人类细胞遗传学。所以,了解它的基本知识,弄清人类染色体的秘密,这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必须抓好产前诊断这一个措施,来提高人口质量,以及进一步研究性别控制,促进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与消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包括人口变化对消费的作用和消费变化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两个方面。人口作为影响消费的基本参数之一,其本身的变化又受到消费状况的约束,因而它们之间表现为一种相互影响、双向约束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从总量、结构和质量这样三个层次来考虑,本文想对人口质量与消费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约束的辩证关系作一个简单的考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是绝对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一孩政策",而是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当前的全面二孩政策既解决了"一孩政策"约束下的生育不公平,又避免了"多孩政策"带来的人口质量问题,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在中国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甚至即将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背景下,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国内六个地区的二孩政策生育实践,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当务之急,不应仅停留在全面放开二孩,也不应全面放开生育,而是要全面鼓励二孩,即对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不惩罚,对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进行奖励。这样的生育政策既符合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渐进调试,稳中求变"的发展路径,也有利于促进生育公平和人口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20.
人的社会性本质,不仅使其人口质量具体化为人力的社会意义与其社会功能,而且以其动态表现贯穿生命的始终.其具体形式有三人力积累(自我发展的依据);人力消耗(个人能力的显示);人的活动(社会功能的发挥).三者始终呈现为智体统合的级进态势.它既从自身的发展体现其生命的价值,也以其功能作用发展着自己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