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争鸣及其启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大战略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从一个相对次要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以及如何确保其世界霸权地位的过程 ,是一个崛起大国及世界头号强国如何进行战略谋划的过程。目前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大战略框架已经确定 ,但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 ,美国并非完全遵从单边主义逻辑 ,而是强硬的单边主义和多边参与并存。美国确定中国是它的战略竞争对手。但是 ,美国政府对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采取遏制战略还是接触战略尚未形成定论 ,而且美国不能做到为所欲为 ,因此中国仍然有充分的战略空间得以运用 ,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和建设性的发展并非没有可能。中国与美国不仅要长期共存、长期相处 ,而且还要长期博弈、长期竞争。中国不主动挑战对方 ,但也不能被动应对对方的挑战 ,应对美国既斗争又合作 ,一报还一报 ,和而不同 ,斗而不破  相似文献   

2.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张林宏“参与和扩展”战略是美国冷战后提出并施行的全球战略。该战略以“增进安全、促进繁荣、推进民主”为三大核心目标,以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为依归。“参与和扩展”战略是冷战后美全球战略的一个纲领性方针,同冷战时期的“遏制”战...  相似文献   

3.
关于"反恐时代"美国全球战略风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历“9·1 1”的巨大冲击及逐步展开的反恐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实质发生“阶段性变型”。本文将探讨把反恐作为压倒一切的“新生使命”的布什政府 ,其全球战略的风向及反恐战略与全球战略二者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4.
战争问题在上个世纪不止一次处于政治关注的中心。人们本来预料在单极世界的条件下这个问题会让位于经济竞赛和以非暴力形式施加的影响。然而局势很快就变得动荡不安,国际体系的发展趋势也显得难以预料。其结果是武力解决问题的范围更加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战争(人道主义干涉,为确立和维持和平而战、反恐战争),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动辄使用军事力量,则已超出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国际准则。所有这一切使人们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与以下疑问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最近的将来会为了什么目的而动武?怎样动武?本文拟对美国专家关于战争在政治中…  相似文献   

5.
小布什上台后,尤其是“9.11”以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连续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导致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激烈冲突。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也疑虑重重,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千方百计想要遏制中国。这种外交政策所包含的思维逻辑充分体现了著名政治学家塞缪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巴基斯坦恐怖袭击地域范围有所扩大,发生频率、参与人员和打击目标等方面也有新变化。巴基斯坦塔利班活动方式与人员构成复杂性使恐怖活动不断升级,政府反恐行动收效甚微。由于全球反恐形势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自身特点,巴基斯坦反恐具有长期性,任务艰巨。而美国的阿、巴新战略又使巴基斯坦反恐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一战"的结束标志着美国从美洲大国走上了问鼎世界霸主的道路。为挑战英国主导的欧洲体系,美国采取了构筑欧洲地区均势的战略,通过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对战败后的德国进行扶植和绥靖,促使其迅速成为英国霸权的制衡者和直接挑战者。然而,美国对战败德国的一味纵容,也给自己酿造了苦果:德国法西斯的迅速扩张,以及再次发动的"二战"给世界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如今,美国仍未吸取历史教训,坚持其固有的"霸权逻辑",故伎重施,纵容日本以平衡东亚,遏制中国。殊不知,美国此举无疑是助纣为虐,引火烧身。  相似文献   

8.
《青岛画报》2011,(6):62-65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了约9分钟的讲话,宣布美军击毙本·拉登。本·拉登,这个和"恐怖主义"如影随形的名字,曾一次次牵动世界的目光和神经。他的死亡,对国际反恐斗争而言,无疑是个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9.
九一一事件后 ,南亚国家作为反恐战线的前沿 ,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关系。同时 ,美国为了打击恐怖主义 ,也积极抢占南亚这一反恐战线前沿 ,并参与和协助南亚诸国反恐。一、印美军事合作迅速升温九一一事件后 ,由于印度对美国打击恐怖主义采取了不遗余力的支持政策 ,美国也因此解除了 1998年以来对印度实施的军事制裁。从此 ,一度在冷战时期疏远的两国关系 ,尤其是军事合作关系迅速升温。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丹尼斯·布莱尔的话说 ,现在印美两国在安全和军事合作方面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 )防务接触频繁 ,军事对话加强…  相似文献   

10.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高烈度的技术遏制,在西方全面对俄技术遏制的过程中发挥着最为核心的作用。美国对俄技术遏制的主要战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削弱俄罗斯进行对外军事行动的能力。美国对俄技术遏制战略以出口管制和金融制裁为核心,主要举措包括大幅强化对俄技术出口管制、对俄技术领域实施金融制裁以及组建对俄技术遏制联盟。从实际效能来看,美国对俄技术遏制战略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实现,俄罗斯扩大军事行动的能力受到了削弱。美国对俄技术遏制战略对中俄技术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该战略可能会为美国未来的对华技术遏制战略提供参照。中国应在规避美国二级制裁风险的情况下继续与俄罗斯开展科技合作,同时积极应对美国不断强化对华技术遏制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与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经济外交的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华 《社科纵横》2008,23(8):50-51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随着中国成为美国在东亚的主要对手,美国东亚遏制战略最终形成.阻止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传统贸易往来,并促使日本经济与东南亚经济进行整合,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政策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赔偿方式的转变.美国将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纳入其远东遏制战略,而日本则乘机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有利时机,改变了战争赔偿的性质,将赔偿转化为其对东南亚开展经济外交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传奇的早年经历让卡茨在不少人看来具有某种"超人"特质,似乎她就是为追击恐怖分子而生。15年过去,"9·11"依然是美国民众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这场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拉开了全球反恐大幕,也使不少民间反恐情报机构涌上潮头。其中,53岁的丽塔·卡茨参与创办的搜索国际恐怖组织情报集团(SITE Group)最为著名。西班牙《世界报》形容卡茨是"恐怖组织最害怕的人",  相似文献   

13.
美国霸权的获得是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它既根源于美国超强的国家实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也离不开在国际战略方面对世界霸权的追求和谋划,这其中包括对实力的崇尚、对世界大战的利用、倡导"国际规范"、保持对地缘政治的关注、掌控联盟体系及对潜在竞争者的遏制和打击等。当前,随着美国国内力量基础生变、国际战略调整失误和外部环境的演变,美国霸权正在步入结构性式微阶段,有可能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风险因素,其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经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不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在自我封闭中发展民族工业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世界市场上,面对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民族工业是显得那样的脆弱;面对经验丰富的竞争老手,中国民族工业还显得这样的稚嫩。因此,中国经济在参与世界竞争、同...  相似文献   

15.
吴占军 《日本研究》2006,39(4):57-61
进入20世纪,围绕东北亚霸权,日美两国展开了更为激烈的较量。在日俄战争前后到华盛顿体制确立的20年左右的冲突中,日本大陆政策在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较量中基本处于优势地位。美国对日政策由软到硬,妥协和遏制相结合,究其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使然。  相似文献   

16.
邹玉杰  宋文官 《学术交流》2001,6(6):152-155
抗美援朝战争在国际范围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是特别能战斗的正义力量;沉重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遏制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展示中国的大国地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推进了和平与发展世界主题的确立;为世界各民族的反霸斗争树立了一个自主命运、敢打必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印度洋是世界海上贸易通道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印度洋的石油航线和贸易通道是许多国家仰仗的战略生命线.中国只有在印度洋上获得战略优势,才能确保自己的海上能源命脉、贸易通道不受制于人.美国在印度洋及其沿岸国家拥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利益,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美国还与印度联合,遏制中国在南亚地区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印度洋战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忽视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8.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和印度加强了在反恐方面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在一系列机制的基础上取得了进展,充实了美印战略伙伴关系。但是,美印反恐合作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双方在反恐问题上的利益和战略不同;双方对一些安全问题的看法不同以及印度国内反恐体系存在弊端等。2008年11月的孟买恐怖袭击案发生后,虽然美印双方都表示应加强反恐合作,但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将会影响合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美国战略界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其对现有美国对华政策不断进行讨论和反思。反思之一,认为传统的通过对华接触达到对中国进行民主化改造的"改造论"是失败的;反思之二,认为传统的遏制中国发展的"遏制论"反而导致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并体现出大国自信。在这种背景下,"改造论"和"遏制论"都认为现行美国对华政策应该调整,但如何调整?美国战略界又缺乏广泛共识。从学理上讲,美国战略界的"改造论"和"遏制论"都存在对华政策的认知误区,这种认知误区就其实质而言是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20.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2010,18(11):18-59
"天安舰事件"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提速的重要信号,美韩黄海军演是美国保守派在向中国摊牌并对奥巴马"新尼克松义"政策施压,这对目前基于远东雅尔塔法权体制的美国国家利益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笔者主张中美在雅尔塔体制中的合作,而不应当寻求"零和"式的冲突。今天美国衰落的原因是美国财政已无力支持其过于庞大的战略目标,该战略目标已使美国对手林立并越打越多。遏制中国已成为美国巨大的政治和财务包袱,美国已没有必要———当然也日益没有能力———坚守遏制中国的"第一链条"。中国实现台海统一只是在恢复半个世纪前已在雅尔塔体制中确定的中国合法权利,并不损害美国的雅尔塔利益。笔者建议,为了美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为了保持美国在世界政治中应有的大国地位,美国应当放手台湾于中国,由此赢得亚太在新的政治基础上的和平。中国必须为此做好最坏和最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