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蹈《国家的孩子》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三年困难时期"蒙古族牧民受国家嘱托抚养3000名上海孤儿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对舞蹈作品心理式结构、队形调度、动作语言形式要素的分析来探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探索孤儿与草原牧民从相见到相认、相处到相别过程中情绪与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草原欢歌     
8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曾庆红率中央代表团一分团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举办的那达幕大会,与牧民们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蒙古族舞蹈。  相似文献   

3.
<正>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也是最有民族性、社会性、文化性以及群众性的舞蹈形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们艺术审美的迫切需求以及舞蹈艺术的现代化,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已经完成了从民间到课堂的舞蹈场域转换,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在当地蓬勃发展的同时,逐步转换为专业的舞台表演形式。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化发展现状,民族民间舞从"原生态"走向"舞台化"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1959年至1961年,正值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时期,内蒙古的牧民群众奉献爱与担当,抚养“国家的孩子”,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热巴艺术"流传在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族居住区,具有藏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其中"热巴鼓"舞蹈鼓点丰富、技艺精湛,"人鼓合一"的完美表演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与气质。文章以西藏地区藏族热巴鼓舞蹈的流变为切入点,阐析藏族热巴鼓舞蹈在变迁过程中"身体"作为文化符号的技艺构建;"国家在场"的热巴鼓舞蹈推动艺术形式的转向和权力对民间艺术的推动力;艺术实践者对于热巴鼓舞蹈的维持与更新、建构与再生产等问题,以此来说明民间舞蹈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动态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勿日汗 《中国民族》2019,(11):34-35
都贵玛,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42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上世纪60年代初,年仅18岁的都贵玛,主动承担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大爱无疆,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上世纪70年代,都贵玛自学蒙医蒙药和妇产科知识,先后挽救了草原上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2019年9月29日,都贵玛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热巴艺术"流传在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族居住区,具有藏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其中"热巴鼓"舞蹈鼓点丰富、技艺精湛,"人鼓合一"的完美表演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与气质。文章以西藏地区藏族热巴鼓舞蹈的流变为切入点,阐析藏族热巴鼓舞蹈在变迁过程中"身体"作为文化符号的技艺构建;"国家在场"的热巴鼓舞蹈推动艺术形式的转向和权力对民间艺术的推动力;艺术实践者对于热巴鼓舞蹈的维持与更新、建构与再生产等问题,以此来说明民间舞蹈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动态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到达裕固族牧民定居的第一个村庄——干沟门,是晚上八点钟,走进康乐区区委会,院子里很热闹,当空横架一根粗绳,挂了两盏汽灯。我一打听,原来牧民们到三千里风沙线上去参加营造“绿色长城”,也刚回来,今天要举行晚会庆祝这次植树的胜利。天黑下来,汽灯照得通亮,人也来得更多。男女老少围成圈席地一坐,就在院子当心唱起来,跳起来了,节目很多,有民歌,有舞蹈,有摔跤,全是牧民自己的东西;开头那首“少年”(即“花儿”,西北少数民族喜爱的一种民歌形式),就是其中之一。从晚会上,从这些歌词里,我感受到了牧民心灵里的  相似文献   

9.
刘芝凤 《中国民族》2007,(10):14-16
金秋,舞蹈史论博士。1955年出生在父母亲都是朝鲜族的家庭。父母亲都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同志。父亲从东北人民大学毕业后,2岁的小金秋随父母亲支边到了新疆。父亲是检察官,母亲是医生。母亲经常带着她到牧区给少数民族牧民看病,接生孩子。在新疆民族歌舞声中长大的金秋,自幼就爱上了民族舞蹈。金秋现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工作,任舞蹈系主任。  相似文献   

10.
世界历史上,每一个国家和不同民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文化内核,以及思想差异,而舞蹈艺术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作为这些不同的代表。舞蹈文化亦是每一个国家体系内的上层建筑之一。在华夏绵延不断的文明中,身为一种独特而又蕴含精神文明的艺术形式,舞蹈在我国的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民族舞蹈的展现与表达与不同民族的精神内核相匹配。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是对自身独有文化与民族特性的展现,因中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文化形式与魅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在表现形式上亦有着自己独到的,针对我国精神内涵的解读。在时代变换之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但坚守着自己本有的艺术特性和民族个性,并在同时表现出其身为艺术的时代性与文化性的特点。本文则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坚守与未来趋向几个方向展开讨论,论述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未来如何将实际情况与理论研究更好地结合,并将艺术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蛾蛾灯"是川西坝子独特而精彩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它流传于四川省的温江区、郫都区和德阳市一带,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本文以温江区为主要研究地域,围绕"蛾蛾灯"的形式之美、动态之美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的调查与研究,旨在呼吁更多的舞蹈工作者,参与到民间舞蹈"蛾蛾灯"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相似文献   

12.
世界历史上,每一个国家和不同民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文化内核,以及思想差异,而舞蹈艺术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作为这些不同的代表。舞蹈文化亦是每一个国家体系内的上层建筑之一。在华夏绵延不断的文明中,身为一种独特而又蕴含精神文明的艺术形式,舞蹈在我国的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民族舞蹈的展现与表达与不同民族的精神内核相匹配。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是对自身独有文化与民族特性的展现,因中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文化形式与魅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在表现形式上亦有着自己独到的,针对我国精神内涵的解读。在时代变换之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但坚守着自己本有的艺术特性和民族个性,并在同时表现出其身为艺术的时代性与文化性的特点。本文则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坚守与未来趋向几个方向展开讨论,论述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未来如何将实际情况与理论研究更好地结合,并将艺术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蛾蛾灯"是川西坝子独特而精彩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它流传于四川省的温江区、郫都区和德阳市一带,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本文以温江区为主要研究地域,围绕"蛾蛾灯"的形式之美、动态之美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的调查与研究,旨在呼吁更多的舞蹈工作者,参与到民间舞蹈"蛾蛾灯"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相似文献   

14.
"即兴舞蹈"起源欧美现代舞流派,对舞蹈编创过程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它的形式新颖,无规律性可循,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表现形式没有限制,呈现出的作品也是前所未见的。舞者可通过"即兴舞蹈"解放身体,交流情感,宣泄内心情绪,成为专业舞者与非专业舞者痴迷的一个舞蹈途径,它能够受到专业与非专业舞者关注,也正是因为它的无规律性。现如今"即兴编舞"广泛流传,常用于大型舞蹈赛事,用来考察舞蹈演员的综合素质。它也成为舞蹈编创课程中,动作开发的必要训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我国舞蹈文化传播的高潮。敦煌舞作为从敦煌壁画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舞蹈艺术形式,与"一带一路"存在着紧密联系。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一带一路"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从多元文化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的角度解读敦煌所蕴含的的佛教文化、舞蹈文化、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内涵,随后系统分析了敦煌舞蹈文化传播所表现出的传承传统舞蹈文化、丰富我国舞蹈文化系统、满足人们舞蹈审美需求、彰显我国深厚舞乐文化内涵方面的价值,最终总结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文化传播方式,从而为敦煌舞蹈文化推广与传承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我国舞蹈文化传播的高潮。敦煌舞作为从敦煌壁画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舞蹈艺术形式,与"一带一路"存在着紧密联系。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一带一路"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从多元文化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的角度解读敦煌所蕴含的的佛教文化、舞蹈文化、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内涵,随后系统分析了敦煌舞蹈文化传播所表现出的传承传统舞蹈文化、丰富我国舞蹈文化系统、满足人们舞蹈审美需求、彰显我国深厚舞乐文化内涵方面的价值,最终总结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文化传播方式,从而为敦煌舞蹈文化推广与传承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22日,湖南省直青年联合会20多名委员带着善心和价值数万元的捐赠物资以及善款,前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山深处的泸溪县各乡镇,看望慰问所资助的孤儿。省直青联委员不顾山高路远,深入孤儿所在的学校、家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并与孤儿面对面进行直接交流,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安慰和支持,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据悉,这是自2010年发起"用善心点亮希望"省直青联委员助孤行动以来,省直青联委员首次走进大山回访所资助的孤儿,深入了解"助孤"行动实施一年多来取得的成效,为扩大推广助孤行动鼓与呼,呼吁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活动中来,让"用善心点亮希望"的星星之火,在民族山区散发光芒。本刊记者跟随本次助孤行动队伍,深入山区探访那动人的助孤故事……  相似文献   

18.
《乐律全书》有载:"舞蹈和血脉,歌咏养性情。"意思是舞蹈与其相依附的音乐具有修身、健身的功能。基于舞蹈艺术这样的起源功能,要对舞蹈学专业学者实施舞蹈治疗法,则是指以舞蹈学专业学者为治疗对象,通过舞蹈这种艺术性运动形式,结合好音乐学、舞蹈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让舞蹈学专业学者可以建立好生理与精神的平衡关系,调整好情绪,治疗好疾患。  相似文献   

19.
民族舞蹈又称为"土风舞""民俗舞蹈""国际民俗舞蹈"等,主要起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进行表现的一种形式,主要包含传统舞、现代土风舞等诸多类型。但是,目前,学生在进行民族舞蹈学习过程中还缺乏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导致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因此,加强民族舞蹈教学理念的创新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民族舞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更多教育者将教育落实由“教”与“学”转为“创作”,尤其是文学艺术类相关教育的“创作性”要求更高,例如舞蹈创作、音乐创作等。舞蹈创作,旨在通过创作者的主观审美意识对客观世界作出反映,表达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与领悟,既是创作者自身情感的寄托,也是创作者看待某一事物的真实态度。因此,舞蹈创作离不开“内容”“形式”“情感”,内容真实反映创作主题和情节等,形式真实反映创作内容的物质外化形态,情感则集中表达创作者的内在感受。而人们进行舞蹈欣赏时,首先最直观的舞蹈接触就是舞蹈形式,所以所有舞蹈作品都会通过准确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形式接触的方式满足观赏者的感官需求。故而,舞蹈形式是舞蹈创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以舞蹈《可咸可甜》为例,深入解读该舞蹈的形式,简要体悟该舞蹈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并针对该舞蹈创作中的问题及诱因进行解读,提出现代舞蹈创作形式的优化路径,以期推进我国现代舞蹈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