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我国的商品流通是由商品收购、商品销售、商品调运和商品储存(通常简称为:购、销、调、存)四个环节所组成。它们之间既有互相制约而构成整个商品流通有机体的统一性,又具有各自属于不同流通环节的相对独立性。商品收购和商品销售是整个商品流通或某个流通阶段的起点和终点;商品调运和商品储存则是组织商品在不同地点之间进行移动,和为了调节市场供需矛盾而贮存商品的流通中间环节。在商业活动的实践中,这四个环节都有特定的活动内容、各异的物质技术条件、不同的业务过程和相应的经营管理技法。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研究范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商品流通经营管理日益提高的需要,将商品流通过程中购、销、调、存四个环节所运用的专门知识,分别提炼成四门独立的商业经营管理学科已成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2.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有机统一,有社会化的生产就必然有社会化的流通。过去我们往往只重视并强调生产决定流通,而忽视了流通对生产的巨大能动作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社会生产与流通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在某些情况下,流通还可以决定生产,影响并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流通产业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当前应遵循流通领域的经济规律,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流通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我国的商品流通产业,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是否存在客观的规律性,回答是肯定的。恩格斯说过,产品贸易一旦离开生产本身而独立起来,它就会循着新因素本性所固有的规律运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1页)。既然生产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流通也就是商品流通,就是整个商品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实行多渠道流通,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渠道、独家经营的状况。在短短几年之内,多渠道流通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已为广大商业工作者和商业理论研究者所肯定,成为流通领域改革的方一向。赵紫阳总理指出:要“改变封闭的、少渠道、多环节的商品流通体系,建立多渠道、少环节、开放的商品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5.
农村商品流通或农村市场,实际上包括两方面:一是农副产品的购销;二是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这两个方面对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流通作为再生产的独立环节,从直接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是社会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和条件。生产决定流通,没有生产就没有流通。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要经过生产阶段和流通阶段。生产阶段,创造出新的产品,完成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向新的商品转化;流通阶段则通过运输、购买和售卖把商品送到消费单位和消费者手里,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说,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也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流通过程同生产过程一样,需要大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加入在其中。担任流通职能的企业和单位,必须十分注意节约流通费用,力争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目前,一些单位对流通费用的浪费是十分严重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白白浪费掉了。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是极其有害的。本文就流通费用的节约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 所谓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通道。商品流通渠道畅通与否,对于商品能否顺利转移,再生产能否继续进行,关系极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流通领域开展了多渠道的商品流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拟就开展多条流通渠道的客观依据、究竟应该开展哪些流通渠道及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8.
<正> 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一样,都有经济规律发挥作用。如果我们把诸经济规律视为一个体系,在商品流通领域有价值规律、价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和商品自愿让渡规律等。它们在经济运行中互为条件、交织一起,形成“合力”,推动着商品流通的发展。 一 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经济规律的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造经济条件,改变经  相似文献   

9.
<正> 一、批发交易市场的兴起成为商品流通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调节范围的扩大,批发交易市场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应运而生。有的是在集贸市场基础上恢复发展形成的,也有适应当地商品经济发展自发形成的。1991年底统计,河北省共形成各种批发交易市场3288个,比1979年的1541个增加一倍多,年成交额达到128.5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9.33%,成为流通领域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市场物价相继上升,不少商品涨价或变相涨价,已成为大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造成市场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货币方面的原因,也有非货币方面的原因,但就目前来说,主要是与我国的货币发行与流通的不正常状态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此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都必须借助于货币与货币流通来实现。货币流通是一种与商品流通相联系的经济过程。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从属于商品运动,它作为流通手段,媒介着商品的交换,不断地为商品流通服务。根据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上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  相似文献   

11.
<正> 商业流通力是商业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有机结合的实现商品流通的一种物质力量。商业流通力对商品流通的推动作用是以商业劳动为中间环节而实现的。因此,对商业流通力适应商品流通的规律性的探索,应该按下列逻辑顺序进行:首先,阐明商业商品流通量决定商业必需劳动量的关系;进而分析商业流通力与商业必需劳动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揭示商业流通力因素与商品流通量之间的客观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包装是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在循环经济下,包装如果耗费了大量的资源,造成环境的污染,就扭曲了包装和商品的关系,违反了商品流通中的包装的价值规律,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包装设计中遵循资源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海南建省办大特区以来,商品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少流通环节的“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初步形成,调整了社会商业结构,改革了商品购销制度、商品纵分配办法和商业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了横向联合的新商业组织形式,完善了经营责任制,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从而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扩大了商品流通,活跃了市场,改善了人民生活;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成绩是巨大的。但存在问题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经济思想史上对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作了科学的界定,分析了资本流通时间与资本生产时间的内在制约关系,认为资本流通的速度与效率由资本流通的时间决定。马克思论述了资本周转效率与资本循环时间长短成反比例变化,分析了商品产销空间距离与运输方式变化影响资本流通时间的变化、商品的属性制约和决定资本流通时间的长短、供货契约状况影响资本流通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组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流通组织,有力地促进农村商品市场的发育和形成。农业一体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把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过渡到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桥梁。在它的初级阶段,主要是生产与流通从外部的结合;而在高级阶段,生产与流通则是农业再生产过程内部的结合,即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与流通的专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实行着“商品制度”。要活跃社会主义经济,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顺利进行,就必须疏通和发展商品流通渠道。 商品流通渠道,就是指商品生产出来以后,经过分配和交换,达到消费领域的途径。因此,凡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在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或流通的全民、集体、个人的买卖活动,就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商品流通渠道。当前在我国发展多渠道的商品流通,充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现代流通业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生产力在现代流通产业中的作用已日益显著.2001年10月11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联合在京举办第32次商品流通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商品流通领域生产力问题".万典武、丁俊发、高涤陈、黄国雄、李金轩、候善魁、余厚康、李禧华、刘海飞、王成荣、于红生、方虹、洪涛等著名流通经济学者与会作了重要发言.现将与会专家的主要论点发布如下.中  相似文献   

18.
<正> 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它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研究商品流通领域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必须放在国民经济整体上来研究。但是,它又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具有自己的作用和行业特点。因此,二者在结合的具体操作方式、程度、范围都应有所区别。下面就目前商品流通领  相似文献   

19.
生产资料流通,在我国又叫物资流通,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发展过程。它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有着共同的命运,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生产资料被完全排斥在商品流通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行了物资体制改革,我们国家又开始缩减了指令性分配物资的比重和种类,改进了计划物资的供应方式,扩大了生产企业的产品自销权,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经营和多种渠道并存,生产资料市场初见雏型的局面。然而,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相比,步伐太慢。至今,还有部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生产资料市场发育不健全,有的依附于行政体系,生产资料流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都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流通规律对资本总流通有决定影响.等价交换要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客观上要求商品按等价交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活力,应遵循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规律,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