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京师同文馆作为晚清重要的新式教育和科技传播机构之一,其所翻译和编写的科技书籍,为洋务时期西方科技知识的引入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书籍较系统介绍了引入中国的较为独到的科技内容,成为连接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从简易转向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从而使京师同文馆在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京师同文馆是晚清最早出现的新式学校组织。本文从组织分析角度探讨了京师同文馆的组织环境、组织设计、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功能、组织活动、组织规则、组织管理和组织性质等问题,认为京师同文馆是一个处在早期阶段、具有初级水平的现代学校组织。  相似文献   

3.
略论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规学校英语教学的开端.京师同文馆设馆的目的是培养能从事翻译实务的对外交涉人才,其英语教学具有课程设计循序渐进、翻译实践扎实、考试制度严格有序等特色.  相似文献   

4.
晚清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的编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振环 《学术研究》2004,7(12):115-123
晚清外语教学和教科书的编纂并非源自同文馆, 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等早期的官办外语学堂, 在近代外语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外语教科书的编纂方面, 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同文馆早期外语教学与教科书编纂的考察归纳出如下几个问题。首先, 清末三处同文馆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是京师同文馆的成立, 带动了上海和广州两地同文馆的设置。其次, 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外语学堂, 具备了世界最重要的几大语种的教学力量, 开创了后来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的雏形。再次, 同文馆为中国外交界和教育界提供了第一批具有双语能力的外交官、翻译人才和外语教习。《英文举隅》、《日语入门》、《英字指南》、《法字入门》和《英文话规》等书, 是近代早期由同文馆毕业生编写的最早英文读本,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方传教士与京师大学堂的人事纠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师大学堂成立,丁韪良出任西学总教习,传教士担当了重要角色.但既为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是国家教育自主权所在,又不许外人过多染指.于是在如何利用西方传教士问题上存在纠葛.庚子事变后,人事有重大改组,传教士被集体辞退.此举意义重大,西方传教士对大学堂的直接介预,或从京师同文馆起对中国最高官办教育机构的直接干预至此告终.同时开始了京师大学堂聘请外国教习和学习外国路径由西到东,即由欧美而日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京师同文馆开办之初即招聘洋教习入馆并给予比较优厚的待遇。洋教习不仅承担了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工作,还开设了许多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类课程;不仅担任教学工作,还担任了教学管理工作。从文化水平、专业经历、工作业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考察,不少洋教习具有较高的现代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在其四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其中,招生管理、待遇管理、作息考勤管理、学习及考核奖惩管理等方面较具特色,不仅为京师同文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对后世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1902年中英议修商约谈判是清末清政府积极修约实践的重要事件.这次修约涉及中英关系的诸多方面,并对晚清中外关系的整体格局有所影响.在这次谈判中,有关外人参与中国口岸米谷转运出口的问题,成为修约谈判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中英双方几经会谈,签订了《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该条约使清朝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利,实现了在一定程度上对外人权益进行限制的目的.在这次议修商约谈判实践中,充分显示出清政府外交态度之转变,其在外交上维护自身利权的意识逐渐加强.在清政府积极修约态度的变化之中,还可以看出其中对外交涉与内政变化的密切关联,外交观念的转变中有对外国势力逼迫下政治经济主权利益的切实诉求.这种努力虽然不能改变屈从列强的大格局,但却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出清末政府外交中值得注意的动向.光绪末年显露的清政府外交态度之转变成为国人外交观念转变之趋向.  相似文献   

9.
清政府对越垦朝鲜人的政策具有阶段性.从封禁政策到移民实边,再到归化入籍,清政府对越垦朝鲜人政策的变化,与朝贡体系的瓦解和崩溃有着密切的关联.中朝两国关系由传统东亚地区朝贡体系内的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现代平等国家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两国逐步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各自的国家利益逐步明晰,这是清政府对越垦朝鲜人政策逐步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02年2月,京师大学堂出现重大人事改组,以西学总教习丁韪良为首的洋教习被全部解聘.至此,西方传教士对京师大学堂的直接介预,或从京师同文馆起对中国最高官办教育机构的直接干预告终.而严复在这次人事变动中扮演了不为人所知的重要角色.严复的设计既有防止外人操控中国教育主权的考量,也有本人进退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4.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20.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