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是两个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的文化沟通过程,因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存在明显差异,于是,译者在对英汉语言进行直译时不免会出现翻译失误的情况。因此,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深入理解,对强化翻译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英语文化的构成,从社会历史背景、地域自然环境、宗教思想文化三方面重点探讨英语文化对翻译效果的具体影响,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翻译工作者自身技能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切实有效地提高翻译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化借词作为多语言相互接触的现象和结果,在语言和文化交流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两种语言和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流时,一种语言必然会从另一种语言引进外来文化因素以及词汇。由于引进过程中语言和文化需求的不同,我们通过对引进和输出汉语文化借词统计、归类、分析和对比,对汉语文化借词在引进和输出的词语差异上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3.
二、阿拉伯语对汉语及中国穆斯林语言的影响汉语是我国汉族的语言,也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从汉语中,可以发现其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的踪迹。中世纪阿拉伯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科学技术方面比较引人注目,这里举几个药物学的例子,以作说明。由中亚而来的阿拉伯药用植物种类很多,唐末五代诗人李殉所著的《海药  相似文献   

4.
汉语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是影响其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对影响汉语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因素进行分析,能有效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有利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最终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通过对陕西民办高校汉语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情况的调查,找出影响其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原因,从而为志愿者提供借鉴,使其更好地融入所在国的生活与工作,顺利开展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汉语学习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在该背景影响下,汉语国际教育师资质量培养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汉语国际教师培养应注重创新和突破,不断的对培养模式进行改良和优化,对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构建进行重新构思,使其可以切实满足现代汉语国际教育对师资力量的需求,为汉语文化发展和弘扬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母语迁移现象在二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学习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本文通过对韩国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语音、词汇、句法、文化对其汉语学习的影响进行讨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母语对其二语学习的正面影响,减少其对学习者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吴萌  刘伟 《现代交际》2013,(10):231-23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都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他们会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学习汉语,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就会产生学习障碍。称谓语的学习便可以说明这一点,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特性的“输入”对学生的掌握异常重要。本文便以跨文化交际角度来探讨汉语称谓语的特性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和经济的传播已经越来越国际化的大形势下,各国对汉语的认知和需要也随之提升,因此对汉语老师的需要和对外汉语学习方法的普及迫在眉睫。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有了一套日趋完善的学习方法,图书馆作为对外汉语言的学习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上枯燥无味的汉语文化和文字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国际汉语教学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跨地区跨语言的文化差异以及语法、逻辑思维、理解能力和发音等是汉语教师教学的一大障碍,会出现语言和非语言方面不同程度的交流问题,不仅是中西方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相互碰撞,更是不同地区、地域和国家之间人民的文化交际,也是一种文化融合、融入,互相认识、共同进步和发展的桥梁媒介。因此国际汉语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完备的语言交流能力、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还需要熟悉相应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流行元素、时尚元素、经典语言、经济社会发展状态、语言习惯、生活习惯。本文将针对国际汉语跨文化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以及交际方式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汉语言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其学习过程与体验是我们进行汉语教学的重要参考,汉语学习者会受到地域环境或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中亚地区的学生又有其独有的特色。本文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体验、学习期望纵向的顺序出发,调查分析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收获与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汉语颜色词的意义与种类丰富,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生动、意蕴多变的魅力。研究汉语颜色词可以了解其形成过程、特点与历史文化背景,可以揭示国家和民族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特征,对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一种民族语言对颜色的分类及喜好与该民族的生态、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本文以《红楼梦》为例,结合颜色词的俄译进行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汉语国际教学教授的不仅是语言,其目的在于使汉语学习者借助语言这一工具突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了解和推进中国文化的传播。鉴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文化背景对语义的理解影响巨大,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历史地理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以及风俗文化等的差异造成了一定的交际冲突,因此,在南美洲的汉语国际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提高文化教学效力,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往往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汉语和日语属于亲缘语言,两者又都拥有大量的量词,这些量词有异有同;因此,汉语母语者往往会受到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干扰。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异同,探究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影响,并从对比分析汉日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转变汉语固有的认知模式、创造浸入式语境三方面探讨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迁移的影响下如何学好日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与汉语的对等翻译过程当中,谚语由于其自身在文化属性方面的特点,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盲点。本文主要从英语谚语的主要特点出发,探讨其在进行汉语翻译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盲点以及今后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外来词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大量地涌入汉语。外来语的引进和吸收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汉语及中国文化。本文概述了英语外来词的定义及不同类型,进而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及对汉语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人应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英语外来词。  相似文献   

1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国际上广受关注。目前,我国大力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广设孔子学院,使得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十分有必要。在我们国家,方言在汉语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方言是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存在影响?本文将从方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教学中的影响,对民族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方言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婚姻观是将要和已经进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两性对配偶的要求和对婚姻生活的期待,维系婚姻的态度等。不同时期的男女两性对婚姻的观念是有差异的,女性作为社会主体之一,其观念的变迁不仅直接影响到女性自身观念的变迁,同时也因其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地位而影响着家庭乃至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本文试图以西双版纳傣族女性婚姻观念的变迁论述其观念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形成女性婚姻观念,现代文化影响并改变着女性婚姻观念,两种文化在女性婚姻观念影响与变迁中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会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文化旅游经济 (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文化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或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很多著名学者预言:21世纪国际竞争的背后是文化力的较量,这是有道理的.文化经济一体化正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所谓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指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包含,从而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大,经济的文化取向日益强烈,两者渐趋融合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文化一体化,首先表现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效应.其次表现在智力因素、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高科技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创造高品质的产品,这是文化知识经济最简明的逻辑特征.经济文化一体化还表现在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和民族文化传统力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些力量是一种无形之手,它通过管理的有形之手发挥作用.可以预见,未来世纪经济与文化将彼此融合,高经济增长完全依赖于高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精神道德文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日汉语中惯用语的使用频率都很高,而隐喻是惯用语发挥作用的关键手段,也是当代语言研究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抽取了日汉语中含"马"的部分惯用句,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其中的隐喻机制,发现"马"的隐喻概念在两种语言中的共通性来源于古代文化的相互交融,差异性则是受到不同民族历史、思维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颜色词丰富多彩,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延伸出新的文化内涵。随着"绿色文化"的兴起,汉语词汇中涌现出很多"绿色"新词,"绿色"的意义不断扩张。本文旨在对比汉语"绿"以及英语"green"的语义及文化意义的延伸,分析其异同点,从而分析这种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