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总计305首,诗歌中经常使用的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诗经》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女性的美丽,着重描写女性的容貌、品德与行动姿态之美。本文将简单介绍《诗经》的内涵,并举例分析《诗经》中的女性美学。  相似文献   

2.
一、“浪漫主义运动”的艺术品质开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首先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浪漫主义思潮,一般都是指欧洲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流派”。在音乐、绘画、小说、戏剧、诗歌等各个领域都曾出现过浪漫主义思潮,它们在内在的精神特质上分享着同样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3.
黄红荔 《职业时空》2008,4(6):52-52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20世纪末英美文学界兴起的生态批评浪潮使人们开始从生态文学(自然文学或绿色文学)的角度重新解读他的作品。他的著名诗歌《水仙花》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
媒介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对社会文化、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媒介文化思潮作为社会思潮的一种形式,对当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媒介文化思潮的复杂性与多元化背景,使其对当代文学精神、文学转型、文学现实格局等观念形成了特有的阐释与影响。在媒介文化思潮的视域下,文学阐释、文学形态及文学研究理论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可谓是历史悠久,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可以发现许多女子的作品。然而受封建儒教思想的禁锢,更是有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杀,造成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远不及男性文学,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由于受士文化的影响,在史学,诗词曲,散文小说等多方面男性的地位登峰造极。所以,历来研究文学多从男性入手,所以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试图从茫茫历史烟海中继续发掘出女性文学的魅力,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批判性提出一些粗劣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杨春辉 《职业时空》2008,4(7):129-130
诗是文学的精华,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能突出表现作品自身价值的文学体裁。诗歌的语言高度精炼,内涵丰富深刻,是作者最具个性化、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世界,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与传统文体学相比,传统文体学对诗歌的分析是以语音和格律为着眼点,辅以作者介绍和诗歌的背景,通过分析诗歌的布局、行数、比喻的用法、句式、  相似文献   

7.
女权主义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重要运动与思潮。它旨在改变千百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社会性别的不平等状态,消除女性在传统婚姻家庭中的附属地位,促进男女平等和女性独立自主意识的形成。笔者正是选择从女权主义角度切入,主要从男女平等和女性的独立自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女权主义思潮在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产生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特殊历史阶段。受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特点。西方现代文学大量涌入,带动了翻译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并涌现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多流派,是当代文学思潮形成的奠基。  相似文献   

9.
徐淑秦嘉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夫妻诗人。虽然他们的作品很少,且多是夫妻间相互传情达意的赠答诗,但其鲜有的作品却有着很大的文学成就,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诗歌的体式上都对其后诗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他们作品的内容、体式等方面阐释其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的萌芽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女性文学首次出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念也在不断进行着更新与变化。与此同时,西方的女权主义与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女性主义的文学观念,并促成了我国第一代女性作家的诞生。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根本转型,经久不衰的后苏联文化领域惯例受到了大规模的冲击,在俄罗斯兴起了一场席卷全社会的大众文化风潮。而苏联解体后,西方的大众文化思潮也出其不意的席卷了俄罗斯文化市场,此时统一的文化空间已遭到破坏。随着思想领域的逐步解禁,于俄罗斯学术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化热。蒸蒸日上的后苏联大众文化发展态势带动的是后苏联文学的发展。下面本文将就大众文学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与传统文学中的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从徐诗中艳、柔、悲三种美学风格入手,探讨了徐志摩诗歌在审美方面对古典词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晚明是民窑青花瓷发展的高峰期,除景德镇窑外,在南方各地兴起了大量新兴青花民窑。晚明青花民窑分布具有显著的海洋性和大众化特征。海洋性特征主要受外销瓷发展的推动,大众化特征主要受南方经济发展与审美思潮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DV影像记录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文化思潮、哲学观念密切相关。所以,随着世界哲学观念、文化思潮不断的发展.艺术创作自然会呈现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特质。文中将以DV影像为典型.阐明后现代思潮对DV记录影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后现代思潮的概念及其发生的可能性 关于后现代思潮的概念,学术界一般认为,后现代艺术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包括后现代艺术、哲学、宗教、文学、社会学等在内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它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与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即使是在男权盛行的社会里,她们依然在努力地寻求属于自己的清新自由的空间。即使在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基本抗衡的年代里,女性散文仍能闪亮地镶嵌在文学宝库中。所以,对女性散文的研究就成为了我们打开女性文学的一把钥匙,更是走入女性心灵深处的一扇大门。在众多的文体中,为什么女性首先钟情于散文,而女性散文在散文界一直独树一帜,并沿着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而在九十年代更是繁盛一时呢?所有这些本文都将从自身的实践与体验中予以精微的剖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从不自觉到自觉,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跋涉。从陈衡哲、冰心、庐隐、丁玲,到萧红、张爱玲、梅娘,再到张洁、张抗抗、铁凝以及陈染、林白等等,其间有数以百计的女作家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她们的创作始终在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上呈现着多元的形态,使中国女性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表现出完整的学术姿态。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多元形态,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所凝聚的文学规律,具有一种包容精神。“女性主义”不能涵盖、也不能代表中国女性文学的主体精神,它只是女性文学的一翼。  相似文献   

18.
日本平安时代繁荣的女性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奇观。平安时代的女性文学为日本后世对女性生活思想感情的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都起着引导的作用。本文先介绍了两部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与《和泉式部日记》,随后简述了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最后论述了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形成的背景与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吴振兰 《现代交际》2011,(12):53-54
无论是英语诗歌还是汉语诗歌都是古老的文学体裁,都是一种高级的文学艺术形式,故长期以来被大量的译入译出。然而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难度最大的。本文作者通过探讨诗歌本身所具有的“三美”来研究诗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对整个日本文学史无疑是锦上添花,不仅丰富了日本文学的内涵,而且在社会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从"家庭观"的嬗变来看,无疑是日本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体现出日本当代女性勇敢、独立的一面,并能够通过细腻而又精湛的文学艺术将其彻头彻尾地表达出来,可见其作用非同一般,本文主要通过"家庭观"的嬗变来窥视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