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闻传播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存在着“同构性”。在新闻传播系统中同样存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范畴相对应的诸要因素。过去,我们片面强调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强调“新闻要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为阶级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些观点和做法,显然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媒体对社会新闻日益看重,纷纷在时段和版面上为其大开“绿灯”,越来越多的社会新闻每天都向人们扑面而来。作为“飞人寻常百姓家”的晚报更是如此,社会新闻被视为晚报各类新闻中的一大支柱,是每天奉献给读者的“新闻大餐”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特色菜”,也是时下被许多人所称的“卖点”之一。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晚报如何进一步搞好社会新闻,如何处理好“卖点”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如何在讲政治的同时又让读者喜闻乐见,爱不释手呢?一、社会性和积极的社会意义是我们社会…  相似文献   

3.
王玉波  王瑞红 《理论界》2008,(9):105-106
刘少奇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新闻建设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他关于新闻工作发挥监督作用、新闻事业要走平民化道路等方面都做出了战略思考,对我们现在的新闻事业建设至今仍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导向在整个舆论导向中首当其冲 ,举足轻重。以正确舆论引导人 ,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原则 ,所以必须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喉舌性质 ,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崭新的红色新闻世界、鲜明的红色新闻特色和红色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等三个问题入手,概括与阐述了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发展特点和优良传统,认为中央苏区新闻事业是创造先进文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再次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性,体现了西方新闻传媒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这一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客观公正原则、新闻自律等系列问题。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春莉 《天府新论》2007,(Z1):235-236
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是社会上的利益集团、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约束和限制新闻传播活动,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媒介娱乐化对社会控制的避让,在涉及阶级、政党、利益集团等敏感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实践与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新闻事业”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率先提出的一崭新新闻理念 ,本文从“公共新闻事业”背景、建构“公共新闻事业”理论的重要人物、发展历程、其在报道领域和报道方式的变革、“公共新闻事业”理论的定义和特点、目的和意义、引发的争议等方面系统而全面地探析了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实践与理论。  相似文献   

9.
文化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包含了对意识形态掌控、文化战略与政治战略的深刻思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抗战时期,在整风运动的背景下,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掀起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大讨论,最终形成了"完全党报"范式,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基础,进而对夺取中国革命的"文化领导权"的政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实现了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完美实践。从文化领导权的视角审视延安解放日报改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对我们国家新闻事业从渊源上进行梳理,从而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新闻观念的变革、新闻事业规模的扩张、新闻传播手段的改进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中国新闻事业将沿着企业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关于正面宣传为主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这是多年来我们党所领导的新闻战线坚持的行之有效的正确宣传方针,这不仅是我们的一贯传统,也是我们的新闻事业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最鲜明的特点。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强调正面宣传对推进我们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强调正面宣传决不能理解为不用搞批评报道了,舆论监督没有什么作为了,从而否定舆论监督的作用,相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正确地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充分、准确地…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相合教授推出的<中国服务经济:结构演进及其理论假创新>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的.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四年多的心血,包含了作者艰苦探索所获的重要成果.可以说,本书是一本高度凝练的优秀著作.通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一些观点是具有创新性的.  相似文献   

13.
从新闻事业转向新闻本体,这是新闻理论研究对象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换。新闻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是新闻自身——即新闻的本体问题。新闻本体论的研究是解决新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这个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命题,却从我国新闻学起始之日就遭到冷落。吴高福教授的《新闻学基本原理》,直面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径直从新闻本体出发,通过对新闻传播过程的细胞考察和研究,高屋建瓴地阐释了新闻的性质、特征、产生、发展、传播及其规律,从琅本上突破了以新闻事业为理论研究对象的经验和操作模式,独树一帜地建构了一个全…  相似文献   

14.
由南开大学朱光华任主编,杨玉川、王述英任副主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近几年,研究商品经济的著作比较多,相比较而言,这本书的突出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又针对现实如何发展商品经济进行了对策性探讨。这正如作者在“导论”中所述:“本书作为主要供干部学习并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理论读物,在总体设计上,必须把现实的针对性和理论的系统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作者正是以这一指导思想作为写作的基本原则。这一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5.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东博士的新著《教唆犯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 ,作者选择了”教唆犯”这一颇具挑战性的刑法理论难题作为研究课题 ,显示了作者可贵的学术勇气。综观全书 ,我们认为 ,本书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及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这里择其要者述评如下 :第一 ,资料翔实 ,理论综述完整。众所周知 ,凡欲从事人文学科研究 ,其基本的学术态度与方法就是在已有成果的前提下进行深化和拓展。在本书中 ,作者搜罗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重要的有关教唆犯的文献资料 ,这从本书最后的“参考文献”可见一斑。在此基础上 ,作者按…  相似文献   

16.
创新国家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主题。本文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通过反思现代社会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对制度创新在应对现代社会复杂性中的作用及其动力和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作者指出,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根源于人的自由与解放,应对社会复杂性、推进社会发展,要求作为共同活动方式的制度的创新,这也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新闻战线如何宣传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能回避的新课题。谁回答得早谁就主动,谁回答得迟谁就被动。历史再不会给我们观望等待犹豫徘徊的时间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尽快使新闻事业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进入市场,服从和服务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这个伟大的革命性实践中建功立业,这就是我们的选择。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使新闻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近代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新闻法规逐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法的形式特征上看,法的调整机制的变化最为明显。新闻的社会控制手段中,法律控制是重要的一环。新闻法规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调整和保护的是精神上的权利。无论是封建时期还是近现代资本主义时期,新闻法规都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订或认可,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调整新闻采编、出版、发行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新闻法规是统治阶级和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结合,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而对媒介进行管理的手段,是各阶级、各阶层相互之间斗争与妥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学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关心和指导着党的新闻事业,系统精辟地阐述了一系列新闻理论,身体力行地进行了大量的新闻实践。时至今日,毛泽东的新闻理论与实践依然放射着灿烂的光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教益。一、加强党性,当好喉舌“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通讯社或报纸的新闻.都有阶级性。”毛泽东1957年3月Ic日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中阐述的这一观点,充分揭示了报刊及新闻机构的共同特征。无产阶级新闻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是实践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观;实践的观点是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基本观点。根据实践理论,作为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新闻,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新闻学原理的研究中来,并把它作为一个基本观点,可以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使我们的研究突破以往的‘’就事实论新闻”的层面,从而把专司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与更为宏观博大、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大系统联系起来,使新闻成为一个开放的,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人们的利益、需要、态度密切相关,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