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把好壶,好在泥的琢炼和壶的素净,最佳表现出制壶人的妙手慧心,将真实的情感融人壶艺创作,进而展示出紫砂壶的真性情。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陆洪尚就是这样一位能让紫砂泥淬炼出真情实感的陶艺家。他习惯泡一壶茶,取丁山田园之烟霞,在他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专心琢磨、畅游。他让自己的心与壶做着交流,让每把  相似文献   

2.
<正>宜兴,这座江南小城因紫砂而兴,更是因紫砂壶闻名天下,甚至每天都在出现天价壶王。随着紫砂壶价格不断升高,紫砂原料逐渐减少,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就在此时,辽宁喀左高调宣布,探明10亿吨以上可媲美宜兴紫砂原料的紫砂矿。来自宜兴的南方紫砂艺人,开始纷纷北上喀左创业。喀左凭借丰富而优质的紫砂资源,斥巨资建设紫砂艺术产业园,吸引南方紫砂企业和艺术大师入驻,促进紫砂艺术中心向辽西转移,中国北部新兴的紫砂之都逐渐形成气候。  相似文献   

3.
崔燕 《青岛画报》2011,(4):92-93
品茗/沉香/家具/紫砂/丹青/器物/佛具/古琴/锦鲤/赏花古人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茶具是中国茶道美学的气质注脚。茶道美学包含六个要素:茶美、水美、器美、境美、人美、艺美,其中的"器美"就是指泡茶的工具要让人赏心悦目。茶器和茶的关系,跟水和茶的关系一样,非常密切。中国古人讲究茶道,对于沏茶之水也极为讲究。先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智取好水的方法——以铁壶煮水。但铁壶虽诞于中国,却在以精致文化取胜的日本发扬光大。三生缘藏壶已久,既有目前国内一线的朱可心、何道洪、范洪泉、周桂珍、鲍志强、毛国强、鲍利安、任倍安等做紫砂壶,又在前日藏得日本老铁壶及银壶近百余件。老铁壶中有几款龟文堂、龙文堂、晴寿堂所制,壶钮别致,壶身嵌金嵌银,或塑桃李之  相似文献   

4.
正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艺是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紫砂陶制作技艺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镶接身筒或镶接与雕塑结合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  相似文献   

5.
壶动辽宁     
<正>当一种极富力道的锤泥声,以特有的优雅节奏穿越千年,响彻在宜兴每一个清晨、每一条大街小巷的时候,当世界文化遗产的春风,在每一个宜兴人的心里荡起涟漪的时候,宜兴的传奇已然硕果累累承认传奇,是对文化的敬畏,而自我剖析,同样可以彰显出强劲的拔节声。是的,对于喀左人来说,植根于五千年的文明之上,生活在富饶的"富贵土"中间,远望千年制陶史,等待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而历史,选择了今天的喀左人。  相似文献   

6.
说起中国的紫砂,势必会想到宜兴的紫砂,大家可知道,辽宁也有与宜兴相媲美的喀左紫砂.近日,记者从油画家,陶艺家郭星的陶艺作品中感受到了喀左紫砂的美.浑厚的色彩,古朴的质地,作品将大自然的美与人类智慧完美的融合,赋予了泥土新的生命与意义.郭星的紫砂陶作品选用的泥料,是产自辽宁省朝阳市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可塑性强.  相似文献   

7.
辽代陶瓷在我国陶瓷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陶瓷业的古老传统。 辽代陶瓷,造型别致,釉色多样,花纹新颍,制作精湛。其中,液体容器鸡冠壶和鸡腿坛,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鸡冠壶是牧民们随身携带之物,装 酒、奶、水等液体,以备远离居住区放牧之用。它是由契丹族的皮制容器发展、而来 的。鸡冠壶上扁下图,圈足,单孔环梁, 淡红陶胎,施黄绿釉(不到底),周身细 开片,光泽较强。从壶底和无任何纹饰来 看,应是辽瓷晚期作品。壶外表缝合的针 脚与装饰的皮条虽已脱净,但细看起来, 仍似由二个皮片加一国底合制而成。 …  相似文献   

8.
《今日辽宁》2014,(4):20
<正>五千年文明和10亿吨矿藏证明,除宜兴外——在辽西大凌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小城——喀左,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是它的全称。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喀左自古以来就享有"金鼎之地"的美誉。出土有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的4件商周时期青铜大鼎;有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裸体孕妇陶像……更有被称为"富贵土"的紫砂矿。喀左紫砂制品,便是以紫砂矿为原料,经过多道  相似文献   

9.
正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因壶身一侧塑有鸡头流而得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常见且独有的器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青岛市博物馆藏有的这件东晋时期的鸡首壶,壶通高24.2cm,口径11.3cm,底径11cm。1950年收购于青岛市图书馆。壶盘口,束颈,丰肩,圆鼓腹,平底。肩上塑有一鸡头流,高冠、圆目,刻画生动,口部中空,与腹部相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提到宜兴,第一个反应只有两个字:"紫砂"。对宜兴而言,紫砂壶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LOGO,以一种人尽皆知的姿态,端端正正地印在这座城市上,使一座平凡的小城名声鹊起,而对于紫砂壶而言,宜兴市的丁蜀镇才是它真正的故园。不同于大商场柜台和工艺品展厅中的氛围,丁蜀镇的紫砂,揭去了高大上的面纱,以一种毫不掩饰的原生态面貌呈现出来。裸露着暗红颜色的紫砂矿;自家院中堆放成块的紫泥;简单实用的大大小小的紫砂工作室;工作室里横七竖八的工具和各式各样尚未完成的紫砂壶。褪去浮夸的外衣,剪掉煽情的桥段,刺破种种高贵冷艳的幻想,眼前的一切都以一种质朴天然的方式展示着紫砂壶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13,(5):F0003-F0003
现在要买到一把好壶不容易。在市场上,便宜的日本老铁壶单把价格在几千元,贵的可以达到上万元,非常高端的通达到几十万元。为何一把貌似平常的老铁壶会有如此的身价?  相似文献   

12.
正紫砂壶,这个以紫砂泥为原料的茶器,问世几百年来,竟令那么多文人墨客爱不释手,把盏谈天,品茗论道,留下了一段又一段回味无穷的典故和诗篇。欧阳修曾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壶里乾坤大,小小的紫砂壶,被赋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和内涵。周以纯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熏陶,以及他对紫砂艺术的深邃理解,将他的画笔指向写意紫砂壶系列组画的探索之中。画如其人。在周以纯的画作中,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茶具,而是  相似文献   

13.
很小的时候,总能在姥姥家看见紫砂茶壶,模糊的印象就是姥爷用它喝茶.紫砂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所以,我对紫砂总有那么一种亲切的感觉,总能闻到一股家的味道.生产紫砂壶,必须要有丰厚的陶土资源.美丽的喀左(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坐落在大凌河上游,紫砂矿产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 喀左紫砂以日用品、工艺品为主,它以高质量、高工艺畅销全国,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备受国内外顾客的赞誉.喀左县政府对紫砂产业相当重视,列入辽宁六大轻工产业、朝阳市十大旅游产业之一,许多专业美术学院的专业人才也被喀左吸引过去.早在1983年,喀左紫砂陶器就被国家轻工业部、国家民委评为优质产品.喀左紫砂陶器既是人们的生活用品,又是美化环境的工艺品.看见紫砂制作的小玩意儿我总是拿起来摸摸它,仔细的看看它.  相似文献   

14.
王筝 《今日辽宁》2014,(4):36-39
<正>他赋予紫砂泥灵性,把对生命的热爱融入其中一块紫砂泥,一把竹尖刀,两天时间,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就在一双巧手下诞生了。天津有个泥人张,喀左有个泥人徐。不同的是,喀左这个泥人,是用紫砂捏的。他叫徐明,土生土长的喀左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徐明七八岁开始学习绘画,擅长书法、国画和雕  相似文献   

15.
博彦 《今日辽宁》2014,(4):26-30
<正>初春,喀左县无云无边的蓝天下,我们只为见到紫砂矿,乘车在山路上颠簸前行,执着地向矿山深处驶去。山中随处可见矿山坚实的脊梁,矿区的紫砂原矿让我们大家的好奇心油然而生。在同行人的帮助下,我收获到一块色彩斑斓的紫砂矿石,初识索有"五色土"美誉的紫砂真颜。旁边的一  相似文献   

16.
在群星闪烁的日本现代诗坛上,壶井繁 治,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高悬天际,纵 使世变沧桑,时光流逝,但这颗诗星,却依然 发出耀眼的光华!这位日本无产阶级诗人,从 二十一岁起开始写诗,到七十九岁(1975年) 谢世的半个多世纪中,生命不息,放歌不止, 以其不朽的诗作丰富了日本无产阶  相似文献   

17.
正时至近代,紫砂壶的烧制工艺更加成熟,技艺精湛的制壶大家层出不穷,如有"建国后七老艺人"之誉的任淦庭、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蒋蓉,便是其中翘楚,制壶工艺可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他们在乱世之后继承先贤制壶传统,且能推陈出新、自出机杼,真乃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宜兴市民王国忠日前在到无锡办事途中,遇到两个人央求带他们一段路程.没想到,车刚开到巷头汽修店门口,坐在后座的两人突然站起来抢拔他的车钥匙,扔给已经在这里埋伏的城管队员,宜兴城管行政执法局要他承认从事非法营运,从轻罚款一万元,由于王国忠拒绝承认,车子至今  相似文献   

19.
于彼朝阳     
<正>小满刚过,踏访朝阳,一场大雨不期而至,给我们的行程和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但不论去喀左摩挲紫砂还是到建平欣赏剪纸,不论体验凌源温泉"神水馆"中的矿物质浸润还是置身北票大黑山"雄、奇、险、秀、幽、旷"的怪石莽林,不论咀嚼汁水若蜜的柏山水蜜桃还是品味香气如茶的荒甸子小米,不论回望"庙坛冢"昭示的原始文明还是膜拜象征繁育、丰饶、收获的红山女神"中华共祖"……我总能发现,虽然"天地不仁",视诸般生灵皆为"刍  相似文献   

20.
音乐于他,是惺惺相惜的知音,那些律动的音符寄托着他多年来的梦想;提琴于他,是至亲至爱的孩子,经他的手,一块普通的木料变成了充满灵性的乐器,他说琴头如人之首要五官端正,优美的琴声则如人有一副好嗓子。陶积德,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从小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还自学了一门制琴的手艺。40年来,他一共制作了31把大提琴、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