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西南北》2013,(5):F0003-F0003
现在要买到一把好壶不容易。在市场上,便宜的日本老铁壶单把价格在几千元,贵的可以达到上万元,非常高端的通达到几十万元。为何一把貌似平常的老铁壶会有如此的身价?  相似文献   

2.
正在紫砂之乡宜兴,有位民间称之为"一壶香"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颇受紫砂藏家追宠,因他制作的紫砂壶不但精致,把玩惬意,而且泡出的茶馨香迂韵,清澈味纯,隔日如新。他就是著名制壶大师范国祥。我们知道,江苏宜兴紫砂器物,在明代时造型就呈现多元化,制作技法日臻成熟,各种款式层出不穷,涌现出了许多名家,如正德年的龚供春、万历间的赵梁和时大彬、隆庆时的董  相似文献   

3.
正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因壶身一侧塑有鸡头流而得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常见且独有的器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青岛市博物馆藏有的这件东晋时期的鸡首壶,壶通高24.2cm,口径11.3cm,底径11cm。1950年收购于青岛市图书馆。壶盘口,束颈,丰肩,圆鼓腹,平底。肩上塑有一鸡头流,高冠、圆目,刻画生动,口部中空,与腹部相  相似文献   

4.
崔燕 《青岛画报》2011,(4):92-93
品茗/沉香/家具/紫砂/丹青/器物/佛具/古琴/锦鲤/赏花古人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茶具是中国茶道美学的气质注脚。茶道美学包含六个要素:茶美、水美、器美、境美、人美、艺美,其中的"器美"就是指泡茶的工具要让人赏心悦目。茶器和茶的关系,跟水和茶的关系一样,非常密切。中国古人讲究茶道,对于沏茶之水也极为讲究。先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智取好水的方法——以铁壶煮水。但铁壶虽诞于中国,却在以精致文化取胜的日本发扬光大。三生缘藏壶已久,既有目前国内一线的朱可心、何道洪、范洪泉、周桂珍、鲍志强、毛国强、鲍利安、任倍安等做紫砂壶,又在前日藏得日本老铁壶及银壶近百余件。老铁壶中有几款龟文堂、龙文堂、晴寿堂所制,壶钮别致,壶身嵌金嵌银,或塑桃李之  相似文献   

5.
辽代陶瓷在我国陶瓷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陶瓷业的古老传统。 辽代陶瓷,造型别致,釉色多样,花纹新颍,制作精湛。其中,液体容器鸡冠壶和鸡腿坛,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鸡冠壶是牧民们随身携带之物,装 酒、奶、水等液体,以备远离居住区放牧之用。它是由契丹族的皮制容器发展、而来 的。鸡冠壶上扁下图,圈足,单孔环梁, 淡红陶胎,施黄绿釉(不到底),周身细 开片,光泽较强。从壶底和无任何纹饰来 看,应是辽瓷晚期作品。壶外表缝合的针 脚与装饰的皮条虽已脱净,但细看起来, 仍似由二个皮片加一国底合制而成。 …  相似文献   

6.
王筝 《今日辽宁》2014,(4):36-39
<正>他赋予紫砂泥灵性,把对生命的热爱融入其中一块紫砂泥,一把竹尖刀,两天时间,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就在一双巧手下诞生了。天津有个泥人张,喀左有个泥人徐。不同的是,喀左这个泥人,是用紫砂捏的。他叫徐明,土生土长的喀左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徐明七八岁开始学习绘画,擅长书法、国画和雕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文化中,某些人认为,我们应该避免通过支配儿童的道德理想来实现我们的道德理想,我们无权把一些道德信念灌输到青年人的头脑里,因为这会损伤他们的理性和自主性。应该让青年人自己决定如何生活,因为人的尊严取决于他对自己生活的掌握。在一种人性的和自由的道德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将告诉孩子将来他应有什么样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海旭 《东西南北》2008,(6):54-54
婚姻不是一张彩票,输时一撕了事,婚姻是一种责任。他眼中,8年的婚姻生活已经把原本温顺美好的妻子变得越来越庸俗不堪,两个人的心离得越来越远。他想婚姻可能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他又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单位里漂亮而不招摇的女孩成了他的情人,让他重新寻回爱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他曾经是家人眼中的“饭桶”,而他却靠“饭桶”成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他依靠“饭桶”打天下,如今的他不仅自己成了腰缠万贯的CEO,而且还把“饭桶”经营成了一个著名的品牌,他就是“饭统网”的创始人兼CEO臧力。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臧力之所以创办“饭统网”,竟然是源于他和同学的一次尴尬聚餐。  相似文献   

10.
如何恢复人的文化身份 ,是汪曾祺文本着力解决的问题。他的解决途径是语言 ,不仅在人物对话中 ,更在叙述人的叙述中 ,为人物建构精神的家园 ,让每一个人恢复他自己的说话方式 ,恢复他本来的生活状态。建构并安居在他自己的精神和文化世界 ,是汪曾祺的文学文本致力完成的唯一的一件事。让“人”像他本来应该的样子表达着并生活着 ,是汪曾祺“京味”语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星期天略微早起片刻,就可以吃半熟的鸭胸和生三文鱼。甜点里记忆深刻的是松软的面包布丁,配香草酱汁,半小时后应该还能吃到现煎的肥嫩鹅肝,配李子酱或者烤苹果都可以,油滋滋一咬一包汁的香煎鹅肝配上一杯接一杯的香槟其实足矣,堆积如橙色小山的熏鲑鱼片,还有生蚝,其实都算多余。餐后的甜点还很值得去盲目地一样一样拿过来吃,从巧克力蛋糕到绿茶慕司,都有着小小的、紧致的轮廓,所以很容易就让人失去了戒心,华丽地把自己的胃撑出一个宽松的轮廓来。最后必定会行为乖张地泡一壶半岛茶,来配六个以上的冰漠淋球,慢慢喝着茶便临近中午,兴致一高便自动又为自己续了一个下午茶。可见Brunch讲究的是一种自造的华丽,它宣扬铺张,不求精细,并总让人感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奢侈。"——殳俏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过这种诗意的生活并不是矫情的造作,而是在庸常生活里让自己带一点格调与品位做事,把生活过得浪漫有趣,不让自己活得粗糙。找到生活的情趣是一种能力松浦弥太郎,被称为"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在他创办的公司里,他对员工的要求是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半必须准时下班,周末也决不允  相似文献   

13.
生命是一种躯体性意识。自我意识作为一种精神,也就是要使自己超越于自然,把自然之存在引入意识之目标。意识要在自我中设定自己,并把对自身的设定环节作为中介物,从而发展出人的精神。人就是在自然的躯体中设定出的精神目标。  相似文献   

14.
于丽 《青岛画报》2006,(12):12-13
络腮胡子、微胖、敦厚、慢条斯理,貌不惊人的彭键给人踏实的感觉,如果要我重拍婚纱照的话,我愿意把自己和另一半交给这个人,不只因为他敦厚踏实的第一印象,让我动心的是这位摄影师充满灵性的作品和不拘一格的品味.  相似文献   

15.
造假"古墓"     
李彦军,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二十多年,因为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这几年找他"掌眼"的人特别多.所谓掌眼,就是让他看看藏品是真是假.前不久,一位四川收藏者表示,愿出高价请他掌眼,并寄来了自己藏品的一摞彩色照片.可李彦军一打眼儿(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坏了".  相似文献   

16.
壶动辽宁     
<正>当一种极富力道的锤泥声,以特有的优雅节奏穿越千年,响彻在宜兴每一个清晨、每一条大街小巷的时候,当世界文化遗产的春风,在每一个宜兴人的心里荡起涟漪的时候,宜兴的传奇已然硕果累累承认传奇,是对文化的敬畏,而自我剖析,同样可以彰显出强劲的拔节声。是的,对于喀左人来说,植根于五千年的文明之上,生活在富饶的"富贵土"中间,远望千年制陶史,等待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而历史,选择了今天的喀左人。  相似文献   

17.
他每天和我一样到单位上班,平常也看不出生活异样,只是有时候会为他随手关灯、电脑吃饭用自己的餐盒等有过小小的惊奇——因为这些动作他从来都不忘!他不会假惺惺地禁欲,而是一名让自己舒服的时尚派环保分子,而这是一次真实而亲切的身边人对话。  相似文献   

18.
有人开玩笑说,一个人去读医是为了让下一代有钱去渎工程,读工程是为了让下下一代去渎金融,读金融是为了让再下一代有条件去读艺术。其实把这个说法本土化一点,就是上一辈人的拼搏是为了让下一辈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让生计来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但中国富豪辛苦创业,令"富二代"的人生只剩下一种可能——接班。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说他早餐吃的是全麦面包配一杯现榨果汁,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他是个新潮且爱惜自己的人;如果有人说他经常把杠子头当作主食,那么他大约是个怀旧且牙齿勤劳、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20.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长篇巨作《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是一部充斥着众多矛盾的作品:小说主角奎利想去遥远的非洲茫茫森林之中葬送自己,然而在葬送奎利自身的过程中,他大彻大悟且逐渐想去寻觅自己;奎利不管是在葬送自己,还是在找寻自己的那个艰辛和漫长的过程之中,其言语都表现出了他那种暴力和软弱的多重性格;神秘莫测的非洲大陆广阔无垠的茂密森林预示着衰落和灭亡,但也给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盼。以上众多矛盾构成了一个让人感到非常神奇的格林之原:放逐与找寻的合二为一,找寻和被找寻的对立合一,莽原和绿原的合二为一,信仰和理智的对立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