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刘天明,笔名醉石,生于牡丹之乡洛阳古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定居北京,牡丹斋主人,从事牡丹画研究40余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河洛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杂志美术编辑,紫光阁画院画家。刘天明的画作巧妙结合西方油画三维艺术和中国画独有性及水墨艺术,在牡丹画表现手法上突破传统画法,使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更厚重、更大气,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中国画走到今天,仍在不断寻求突破,但总体来看,比起当代水墨的实验性与前卫性,它始终是戴着脚链跳舞。传统的包袱,对绝大部分中国画画家来说,过于沉重,以至于认为往后看比向前看更重要。由此,不得不让众多走传统型的中国画画家秉持前辈李可染倡导"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走出来"的格言为艺术探索经验。这种保守式的突破路径,对于当代中国画家寻求自我面貌的过程与结果来说,既艰辛也难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其实,深入传统与追求创新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3.
《青岛画报》2011,(1):78-79
中国当代画家冯杰几十年执着中国画的墨色创新,力主作品赢人,他独创的星象画法,令人刮目,一系列风格强烈、技巧独特的星象画作扑面而来。他结合了光与宇宙的万千变化,在色光迷离中展现着一种"象外之象",呈现出气润生动的流畅美感和物我两忘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家陈德志国画家陈德志,1941年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现为黑龙江省圆院高级画家,黑龙江省冰城画廊美术高级顾问,黑龙江省中国画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博美斋董事长,日本国北日本书艺院特聘客座画家。画家具有深厚坚实的艺术造...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术史上,以文同、苏轼、赵孟頫、吴昌硕等为代表的湖州历代文人画家群体,其"以书入画"的理念与实践,形成了中国画以抒发主观情感为主旨,诗、书、画、印同构为艺术特征的新格局,对中国画的美学追求和发展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和梳理这一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剖析其文化渊源、发展轨迹及成因,以期为当代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
比艺术更珍贵的是真诚。 贾米森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一家著名画廊的负责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画作鉴赏家。去年10月的一天,正在画廊工作的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快递,里面装着十几幅抽象派画作和一张没有署名、只有寥寥数语的信件。信中写道:“尊敬的贾米森先生,我的祖父在临终前曾说他有一部分美国乡村画家安德烈的作品从未公之于众,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他所说的那些画。这些画作是我无意中从祖父的阁楼上找到的,我不知道它们究意是不是安德烈的作品,所以请您鉴定一下。如果是有价值的画作,我希望您让它发挥应有的价值;如果它毫无价值,请您原谅我的打扰,然后扔掉它!”  相似文献   

7.
正邵瑞刚,1943年生,中国画家,擅长戏曲人物画。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沙龙》《名家在线》入选画家。1981年电影宣传画《三岔口》获全国电影宣传画创作一等奖。1989年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1992年6月在法国巴黎Kwok On博物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戏曲人物画《探阴山》被该博物馆收藏。1995年中国画  相似文献   

8.
闻达 《今日辽宁》2015,(3):92-96
在西方,有一种画家专门为自己生活的城市作画,他们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中游走采风,用画笔记录城市的变迁.高楼广厦、街巷里弄是画作的唯一主题,他们的作品既有艺术价值,又留存了城市的历史风貌. 很遗憾,中国少有这样“择一城终老”的画家,若是有,真是一座城市的幸事.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恰逢北京画院建院55周年,值此之际,北京画院举办了"丹青京华·20世纪北京中国画坛——北京画院藏品展",并于5月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展览荟萃了院藏66位画家的70余件作品,基本囊括了活跃于上世纪北京中国画坛的主要艺术家,堪称20世纪北京中国画艺术面貌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中国艺术界,史国良都是一个传奇。他是画家,中国写实主义重镇,他的画市价能卖到5万元一平尺;他是僧人,身披袈裟,顶有戒疤,每天吃斋念佛。他法名"慧禅",但人们仍愿意称呼他"史国良"或"史老师";他身在空门,但仍坦承自己断不了贪嗔痴,"我很爱前妻和孩子"。他比大多数出家人有钱,画作常常现身拍场;他比常人更多情,笔下的女子清丽婉约,带有浓浓的烟火气;他比普通画家更易怒,和拍卖他的赝品的拍卖公司打官司,把潜规则揪出来,轰动整个艺术圈。史国良身上纠结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又因他僧人的身份而显得更突出。有人甚至说他是"假和尚",史国良不为所动,他只想做一个画家,做一个自己心中的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1.
晓英 《今日辽宁》2002,(3):28-29
在高山之巅,在溪水两旁,在莽林之中,有一群医巫闾太阳人,他们手执太阳,或牧羊或耕作或载歌载舞,让江山的壮丽、生活的美好尽现其间.这就是北宁市年轻的画家张波在他的中国画《医巫闾太阳人》中所表达出来的宏大场面与深远的意境.画家把家乡名山医巫闾作为大背景,以细腻的笔触大胆的想象,将民间的剪纸艺术与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其画面宏大、炽烈、朴厚而又雅趣,该画曾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12.
正1987年,栗宪庭在《美术》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中国的水墨艺术必须要走向抽象,并且应用"水墨"的概念取代"中国画"的概念。同年于武汉召开的中国画邀请展讨论会上,栗宪庭也明确提出应用"水墨画"取代"中国画"的概念。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展览、研讨开始使用"水墨画"命名。弱化了国家概念,强化了材料属性,"水墨画"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画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届艺术硕士学术邀请展由中国画创作研究院主办,中国画美术馆、德宝堂联合承办的"艺路同行——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届艺术硕士学术邀请展"在中国画美术馆举行。展览共展出20位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80余幅,题材广泛,涉及花鸟、人物、山水,多角度展示了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参展艺术家与在场的书画界朋友和艺术爱好者交流了各自的创作心得。  相似文献   

14.
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创意经济的持续增长,创意潜能的有效激发离不开创意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本文选择创意产业中的典型——艺术画作授权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艺术画作授权产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以及该产业链的构成。分析艺术画作授权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和传递,是对创意产业链研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人物画家吴明儿,明合日、月,故戏号“日月之子”. 名应其人,明儿先生近年来人物画作屡见于全省、全军、全国大展,声名渐起,引起业内人士侧目关注. 观赏吴明儿先生的画,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抢眼.放眼整个展厅,让你眼睛一亮、心头一颤的那幅画,很有可能就是吴明儿先生的画.  相似文献   

16.
正"无界:当代艺术"为香港苏富比2016年的拍卖季揭开序幕。此次拍卖把艺术及设计作品并列呈现,囊括超过100件艺术精品,包括现当代画作及雕塑、街头艺术和设计家具;一系列由西方艺术大师如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及克洛德·莱兰(Claude Lalanne)设计的罕有"艺术家珠宝",更将首次登上香港拍场。"无界:当代艺术"汇集一众琳琅满目的现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17.
正罗伯特·马瑟威尔(Robert Motherwell)的艺术实践以形式多变的画作、见解独到的撰文及影响深远的教学奠定了在美国备受赞誉的"抽象表现主义"的鉴赏基础。他对当代艺术史的重大贡献令他成为西方标准下举足轻重但又不太为人熟知的人物。罗伯特·马瑟威尔是美国首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运动"抽象表现主义"中最年轻的成员及非正式发言人。马瑟威尔将这一艺术团体命名为"纽约派"。其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国家画院"一带一路"艺术考察专题研究展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写意中国——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一带一路’艺术考察专题研究展"1月12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呈现了36位画家创作的近百幅作品,其中大部分为新作。参展的画家以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为主体,以及在参加"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中进行艺术探索和创作实践的部分优秀油画家。  相似文献   

19.
正到了晚明时期,代代相传的作画成规已经越来越失去活力,同时也成为画家沉重的包袱,如何脱此困境成为晚明画家们思考的基本问题。较早期的画家为了摆脱画风的拘于一格,在画作中尝试形体较大、较厚重的造型,并赋以较简单的构图,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吴派绘画常有的琐碎感,然而却给人留下了强烈的矫饰主义倾向。在这些作品中,几乎所有的物形都呈垂直状或陡斜状;即使是水面,也难以看出具有水平面的效果。这是一种极为夸张的垂直结构。而这一点在时代稍晚的盛茂烨画作中已然不复存  相似文献   

20.
李云峰 《社科纵横》2004,19(6):142-142
在论述什么是中国画的艺术价值的基础上 ,进而论述“空白”为什么以及如何表现中国画的艺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