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青 《探求》2005,(2):9-12
无论是从职业道德来看还是虑及目前行政管理制度的缺失,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水平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我党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领导干部增强自身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和个体私德修养水平则是整个干部队伍自觉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执政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进行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首先在思想上要消除一个误区,即认为执政党就是必须直接执掌政权;其次,要遵循两条原则,即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和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最后,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和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执政"概念和党的"历史方位"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深入地讨论了党的执政概念所包含的确切内涵和目前理解党的执政概念的两个维度,还深入地讨论了党的历史方位所包含的党政关系问题和对正在兴起的公民社会的领导问题.认为理解党的执政概念的第一个维度是"领导大于执政",党的领导实际所包括的政治关系,要远远大于党的执政所包括的政治关系,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就是执政.理解党的执政概念的另一个维度是"执政包含领导",这个执政概念是一个"大执政"概念,包含了"阶级联合体"和"政权联合体"以及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党领导人民依法当家作主".党和政府文件中使用的"执政"概念就是这个"大执政"概念.这个大执政概念,与现代西方政治术语中的执政概念和体现的政治关系和逻辑完全不同.本文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政关系的架构强调的是民主集中制的"集中",体现的是"党的执政一元化"的趋向.而这种党政关系结构要求党必须保持和体现它的先进性,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中国的党政关系建设在重视法制化的同时还应强调领导者自身的道德文化建设.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对新兴起的公民社会的领导问题是个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就要担负起政府退出后对公共空间或社会自治领域的保证和监督的责任.不仅继续关注如何完善组织和运用政权问题,还应关注帮助人民实现对权利的觉悟并保障人民依法运用、维护和实现权利.这是共产党人的"第二次革命"或"自由革命".目前可以选择实行政治上的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加强执政建设同时重视对公民社会的领导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以后,党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过去的被压迫,被围剿的党转变为执掌国家政权的党、领导者的党;从革命战争环境的党转变为和平建设时期的党;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又从产品经济环境中的执政党转变为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党的地位和环境的变化为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是(1)怎样执政,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执政,才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2)怎样正确运用权力,怎样防止以权谋私?因为权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又可以用来谋私利。(3)怎样防止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产生官僚主义?因为执政党的地位容易滋长官僚主义并容易脱离人民群众。(4)怎样防止心术不正的人混进党内并防止他们掌握党和国家的权力?(5)在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下,怎样防止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被商品化?怎样防止权与钱的交易?(6)怎样防止帝国主义势力对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7)怎样防止  相似文献   

5.
《探求》2017,(2)
执政话语是执政理论的系统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话语完成了一系列创新,这些创新清晰地展示了党的执政方略和执政思路。党的执政话语创新的路径可以概括为:在政治上体现为由执掌政权的组织需要和理论偏好转变到顺应执政规律的路径上来;在经济上体现为由单纯扩大经济基础转变到适应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在文化上体现为由单纯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转变到兼顾文化的双重属性的轨道上来;在社会方面体现为以"社会治理"替代"社会管理",以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来实现社会有序运转。  相似文献   

6.
曹美菊 《探求》2005,(Z1):14-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高"五种能力",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也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一个政党是否能长期执政,并不完全取决于执政党的主观意愿.任何一个党作为执政党,都有长期执政的强烈愿望.但客观上,各政党执政的实际效果大不相同.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什么人执政,怎样执政,以及如何认识、尊重和把握执政的基本规律.许多国家的历史表明,执政党要想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不在于宣称自己多么正确,也不在于为自己执政制定了多么系统的法律依据,而在于是否注重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8):11-14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提升党依法执政的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原因在于,提升党依法执政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当然之义和有力保障。提升党依法执政的能力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治传统与人情社会的束缚,既得利益和利益固化的制约,考核评价机制的影响。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升党依法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党员干部要勇于从过往人治思想的惯性与人情社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突破既得利益的藩篱,打破利益固化的局面,解决好制约党依法执政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完善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为提升党依法执政能力提供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的执政能力是否逐步提高,执政地位能否得到巩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对执政资源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党的执政资源的基本特点,客观分析党的执政资源的损耗成因,努力实现党的执政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有效开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试谈反腐败斗争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王希谭开展反腐败斗争,目的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而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腐败现象和行为不仅侵蚀党的肌体,而且影响执政党的声誉,直接破...  相似文献   

10.
邓骄阳 《探求》2005,(2):42-43
执政资源是指党执掌政权并提高其执政效能所必需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包括理论资源、组织资源、群众资源、制度资源等方面.党能否充分发掘和利用执政资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党的历史任务能否完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军 《学术交流》2005,(10):28-31
县级领导干部作为党实施全面领导的重要层面,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发展县域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党执政能力的总体效能。县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面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如,执政理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缺乏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勇于突破创新,构筑和谐社会环境,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制定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所通过的党建问题决定中强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已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民生本位,并转化为国家的政策安排.从私有财产入宪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再到"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由革命的党、夺取政权的党变为领导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的党、发展的党.  相似文献   

13.
李小虎 《社科纵横》2007,22(12):132-134
布莱尔时期的英国工党改革在欧洲社会民主党中独具特色。他围绕赢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这一目标,从党的意识形态、组织结构、执政理念和具体政策方面作大胆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研究布莱尔时期英国工党的改革,对我们研究西方国家政党执政、探索其执政经验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曾竹 《社科纵横》2006,21(2):18-1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要改革党的执政方式,实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近现代以来对国家政府治理行为的基本要求。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又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都是法治原则的要求;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具体实现形式;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在政权组织形式制度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应对我国的政权组织制度进行改革,以实现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5.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是西北地区第一个正式的苏维埃政权。认真总结党在陕甘边区执政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全面把握我们党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再到长期执政的历程,对于我们党今天探索执政规律、巩固执政地位,更好地执政为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赖南波 《探求》2006,(Z1):4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实现长期执政目标的客观要求.国家政权中的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主要由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来行使.各级领导干部个体能力的提高,构成了党的整体执政能力提高的基础.只有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任务,党的执政能力才有最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指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功能及其有效性问题。考量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至少应着眼于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执政党所执掌政权的合法性与支持度;二是执政党执政之法律与制度的稳定性与有效性;三是治理社会的高效率与低成本;四是社会秩序与风尚的维系程度。  相似文献   

18.
论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政权观金振华“世界上的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①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而斗争。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政权观,对干加强全党的执政意识,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浅议加强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乡镇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石,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既要了解当前的现状和问题,又要明确其内涵和要求,更要把增强乡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执行能力,建立确保工作有效落实的运行机制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邵刚  杨金颖 《社科纵横》2009,24(8):20-21,37
邓小平党的权威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权威就是指党的领导能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它主要体现在党具有使人们信从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威望,它是一个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权威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政中要不断增强党的执政绩效,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理论说服力,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把党的权威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