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求》2016,(5)
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既是巩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战略支点,又是广州从"千年商都"向"现代商都"跨越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城市全球化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趋势的客观需要。然而,对照世界先进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发展实践,广州在贸易方式、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发展动力等方面尚存在差距和不足。建议以"腹地型"国际贸易中心为主要模式,科学定位主要功能和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集聚全球高端要素,打造一批核心交易平台,培育广州外贸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探求》2020,(3)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广州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复工复产阶段推动广州经济"行稳致远"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规模、创新平台、重点项目、区域合作、产业集群、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集群影响力不高、旗舰型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端人才集聚程度不高、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广州要围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优化金融和人才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吴兆春 《社科纵横》2020,35(1):45-49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广州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吸引各种创新要素,特别是高端创新要素的聚集是未来城市竞争的重点。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广州的高端创新要素的现状,并指出其高端创新要素聚集过程中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为广州科技创新事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走廊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三虎  刘军 《探求》2010,(1):4-10,26
以"创意广州"设想广州都市高端形象,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广东"首善之区"的意识形态要求,也是提高城市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需要。这一定位解决了广州大都市形象的高端表达问题,它要求广州在技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总体设计,把科学发展观的高端要求转换为自身的创意城市实践。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10):41-43
产业集聚和创新孵化是高新区的重要职能,推进高新区发展,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孵化器催化平台、科技金融平台建设,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配置组合,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科技的集聚地和创新的孵化器。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求》2020,(4)
人才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才集聚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2000年至2010年,无论增量还是增速,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增长都很迅速。从空间集聚程度看,人才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尽管人才重心开始出现向内地移动的趋势,人才核心区域开始扩散,人才集聚仍然主要沿着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主轴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从人才分布密度看,人才在湾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在香港、澳门、深圳和广州形成人才密集地带,人才密度从密集地带向湾区东西两岸从稠密趋于稀少;从空间相关性看,整个湾区出现"香港+深圳"的人才强势吸引双核心,但是人才辐射效果不明显,除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人才吸引力有待提升。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同时增强湾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促进人才均衡发展和自由流动,共同分享人才集聚带来的红利。  相似文献   

7.
广州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路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区域竞合的角度,广州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在促进外资总部企业集聚及技术溢出、本土企业消化吸收、国际专利申请、国际创新合作层次及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亟需在推动跨国公司研发总部集聚和技术溢出、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扶持本土企业走出去、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创新人才全球链接能力、优化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下功夫,为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发展战略演变在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心任务和发展战略的转化。在揭示形成新发展格局本质为构建强大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新发展阶段首都发展战略本质就是建设强大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中心城市,走全球高精尖集聚发展之路,全主体、全要素、全过程提升首都在全球范围内决定“为谁生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在哪里生产、谁以及按什么规则和程序决策”的能力。为此,要吸引和培育跨国公司总部、全球性组织、有全球话语权的媒体机构,加快建设全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人才发展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新兴要素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规则创制能力、全球定价能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全球城市服务能力和世界顶级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9.
《探求》2017,(1)
在广州举全市之力建设国际"航运、航空、创新"三大枢纽之际,位于国际航空枢纽腹地的花都区,应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核心区。本文重点分析了广州市花都区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枢纽核心区的区位、交通、产业、生态、政策和平台优势,提出了花都区应以"航空枢纽+高端产业"打造枢纽网络大格局、以"航空枢纽+大综合交通"推动枢纽型经济大发展、以"航空枢纽+城市功能提升"建设休闲旅游绿港,形成区域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林柳琳 《探求》2022,(4):20-31
数字经济是打造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素,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是提升城市活力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城市活力评价有利于挖掘城市演进的动力机制,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背离城市活力的问题。基于数字经济的视角,运用熵值法从经济活力、市场活力、人才活力、文化活力以及环境活力五个维度,对国内35个大中型城市活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北京、深圳与广州位列35个大型城市活力的前四位,东部城市活力明显高于中部与西部,且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城市综合活力指数不断上升。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需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激发城市经济活力;紧扣大湾区建设契机,全面促进数字化消费,激发城市市场活力;创新人才工作方式,大力培养数字人才,激发城市人才活力;传承并创新文化,加强数字生态建设,激发城市文化活力;持续加大软硬环境建设力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激发城市环境活力。  相似文献   

11.
《探求》2017,(1)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是广州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促进创新增长目标的重要发展布局,而创新网络结构治理能力则是衡量一个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硅谷之所以能够持续地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具有特定的创新网络结构治理能力,包括以信息技术产业、斯坦福大学、风险投资和新股首发为节点形成的各个层面创新网络。这些网络在政府与大学、大学与企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在科技成果与企业家、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实现互动,生成了开放的、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文化。这种创新网络结构治理方法表明,并不是说单个创新要素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应该结合特定的城市或区域实际,选择适当的创新要素节点构织起适合自身的创新网络。为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广州借鉴硅谷经验,不能通过鉴别个别创新要素加以模仿,而应从科技产业节点选择、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方面强化区域创新网络结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试点城市,近年来以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日益引人注目。但是,广州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拓展,已经明显地受到本身缺乏发展后劲的制约。广州要想在对世纪持续创新发展,就必须重视作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广州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外要素的分析,提出以政策的产业倾斜为引导,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为突破口,以经济技术升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以股份制经营为“纽带”,分三个阶段拓展广州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与对策。一、广州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脉搏.高职院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当着培养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自建校以来,以多方位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依托,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探求》2017,(6)
目前美国正在掀起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浪潮。在这轮创新浪潮中,美国突破了过去类似硅谷那种郊区模式,城市中心成为创新区,确立起一种"中心主软、边缘主硬"的城市创新空间格局,形成了以创业孵化器或加速器为特征的新型科技商业模式。广州正在推动的"IAB"计划反映了这种趋势,目前应该把握城市科技革命趋势,吸收美国科技创新经验,着力优化城市中心创新空间结构,提升城市中心的孵化器、加速器、共享工作空间等功能,以包容性的城市环境促进科技人才快速集聚。  相似文献   

15.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立足广州,坚持以"服务产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的服务理念,实施"一核、双体、三级、四方"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校企社政"创新模式,在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求》2019,(6)
全球经济进入服务时代,现代服务业在提升城市能级、带动区域发展、推动城市创新三个层面,成为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引擎。广州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优化服务业投资环境,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载体建设进展显著,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但同时也存在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滞后、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错配、内部发展结构不够优化、高层次人才供给瓶颈等问题。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建议以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关键,充分发挥人才的第一资源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京津冀区域的三大经济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主要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老城区造成了尖锐矛盾,极大束缚了北京独特优势的发挥。需要像上海开发浦东、天津建设滨海新区那样,在北京主城之外的通州构建北京大都市圈和京津冀地区的新商务中心区,重新集聚北京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产业的优势资源,充分释放其巨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通州新商务中心区可与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店工业区优势互补,成为京津冀区域的工业增长极,全面带动京津冀、环渤海以至广大"三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社会科学》2013,(1):138-157
<正>首都经济2012年的首都经济在朝着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目标平稳迈进,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土地财政在GDP中所占比值逐步减低,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值进一步得到提升,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一、产业结构北京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名词解释》中提出,"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公认世界城市的具体特征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2011年底,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北京产业发展和功能区建设的  相似文献   

19.
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大文章是国家战略,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则是广州发展对接国家战略的新题目。在大湾区中,广州千年商都历久不衰,是"老城市",相比之下香港、深圳是"新城市"。坚持活力为王,新城市是好的,老城市更好。比较来看,香港、深圳的优势在更具现代特点的金融、企业科技创新,广州的优势在于传统的文化、交通枢纽功能上。朝着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广州一要注重文化延续和空间连接,充分发挥"文化门户+交通枢纽"优势,倾力建设超级"门户-枢纽"城市;二要把"金融+科技创新"产业引领作为构筑"未来之城""明日之城"的重要产业方向,加快补齐"金融+科技创新"短板;三要把最优营商环境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加以打造,打造成为"全球适宜金融科技创新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探求》2017,(4)
硅谷是世界公认的全球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文章在分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组织结构和硅谷科技创新的主要经验的基础上,从集聚创新高端人才、培育创新引擎企业、激发大学创新活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构建创新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广州借鉴硅谷科技创新经验,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