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西古籍书业界,曹渤先生被公认为是古籍版本学鉴定研究的“第一人”。曹先生自1929年起从事书店工作,至今已有73年,期间从未离开过这一行当;曹先生一生独处,全身心投入古籍一门;曹先生鉴定收购过的珍本嘉椠多多……。如此经历,造就了曹先生在专业上的精湛透辟、高超神妙,称其为“第一人”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曹渤1913年生于天津一个铁路工人之家,16岁初中毕业后即进入天津华洋书店当练习生,从此开始了其漫长的与书籍打交道的一生。后来,他又到黄河书店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曹渤随黄河书店回到太原。19…  相似文献   

2.
钟桂松 《社区》2013,(14):12-13
丰子恺先生(1898—1975)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二十世纪。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也有许多里程碑式的发展进步,例如在他青少年时代,故乡附近的海宁就通了火车;石门湾故乡也有了小火轮。所以当时,社会的节奏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加快了。  相似文献   

3.
自我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先生去世了.他勤奋笔耕一生,写出了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和数十万字的文物研究著作,给我们留下了长期受益的宝贵财富.他纯真朴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热爱生活、执着追求,潜心创造;他豁达大度、忘我无私,人格崇高.他的事业和精神永垂不朽.沈从文先生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十日逝世,本刊特发他的《自我评述》、《给文昌阁小学校长的信》,谈《楚文物展览》和自订的《年表》,以兹表达我们对他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4.
张辉明 《社区》2009,(2):17-18
毛泽东曾经称蔡元培先生为“人世楷模”,他一生的言行,确有许多令人景仰的方面。然而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的婚姻,这位革命的先行者,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这三次婚姻正好印证了蔡元培一生思想的变革,也印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杨澜 《社区》2010,(2):51-51
著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王世襄先生在95五岁高龄去世,应是喜丧。在哀悼之时,我也想起两年前在他的家里采访他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娱乐怡性启蒙增识──简论鲁迅的电影观刘棣华(湛江师院湛江524048)鲁迅不仅喜欢戏曲,在他的各类文章和作品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描写,同时他也非常喜欢看电影。许广平说;"如果作为挥霍或浪费的话,鲁迅先生一生最奢华的生活怕是坐汽车,看电影"了。坐汽车...  相似文献   

7.
邓德源 《老友》2012,(5):9-9
启功先生(1912—2005年)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他一生坎坷,经历了不少精神和身体的磨难。上世纪50年代反右时,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在那个年代,被戴上“右派”帽子的人,其政治遭遇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却以豁达的胸怀来对待这种处境。他不怨天尤人,依然潜心学术钻研。  相似文献   

8.
略论孙中山先生工业化思想精华──兼论开发建设广西钦州港黄慧锦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一生,不仅为推翻帝制,争取国家独立和创立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而且为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促使我国走上富强昌盛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李济深与陪都抗战杨革平,刘莉玲李济深(1885──1959)先生是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老朋友。他一生参与过我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为民主革命、新中国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作出...  相似文献   

10.
沈延毅先生是一代书法艺术名师,他一生刻苦攀登书法艺术的峰巅,为我们留下了一批芳香未低的墨宝。本文介绍了他一生的艺术历程并分析了他书法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李渔学识渊博,一生著述甚丰,包括戏曲、小说、诗文、随笔等,在明清文坛堪称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大名士。他以曲家名世,可与孔尚任、洪异并列为清代戏曲的代表人物;所创作戏曲据载有“内外八种”和“前后八种”,共计十六种;这些戏曲结构精巧,关目灵动,适合舞台搬演,历来备受推崇。李渔的小说成就亦不容忽视,构思精巧,语言诙谐,反映社会生活面也较广,孙楷第先生称之“差不多都是戛戛独造,不拾他人牙慧之作”,“篇篇有篇篇的境界风趣,绝无重复相似的毛病”。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藤野先生一生是坎坷的、平凡的;是一位对事业不懈的追求者,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令人佩服和敬仰;在鲁迅于仙台学医期间,藤野先生乐于施教、施爱,对鲁迅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在金岳霖先生看来,林宰平“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读书人,是我惟一遇见的儒者。”在孤傲的梁漱溟先生限里,他是“衷心尊敬服膺的一位长者”,“其人品之可钦敬,其学识之可佩服,为我一生所仅见”。而在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胡适、钱穆等著名学者的传记或回忆录中也常常能见到与林宰平交往的记录。  相似文献   

14.
陆小波先生作为江苏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也是主张“实业救国”的公益人物之一。他一生创办了百余个企业,数十所学校,为镇江近代工业的兴起、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因而他与冷御秋、严惠宇一起被镇江人民尊称为“镇江三老”。  相似文献   

15.
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齐名,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出生于1850年8月5日。早在他进入鲁昂中学学习时,就尝试诗歌和戏剧的创作。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诗人和剧作家路易·布耶先生,布耶就鼓励他写诗。同时,他也认识了当时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居斯塔夫·福楼拜先生。认识福楼拜先生,可以说是他一生转折的开始。从此,莫泊桑就踏上了短篇小说创作的征程,开始了他一生中新的一天。事实证明,福楼拜不仅是一位天才作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导师。正是这位小说大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把莫泊桑引向了小…  相似文献   

16.
林森和佛教     
陈荣邃 《社区》2008,(2):21-21
林森(1867—1943),字长仁,号子超,晚年又号青芝老人,闽侯县尚干镇凤港村人。林森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毕生为推翻满清王朝,创建民主共和国而努力,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达12年之久。他一生主张抗战,备受公众景仰。林森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同时,他的一生也和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五四之后,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持续高涨,对此,朱自清先生一直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支持。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对白话文运动最有力的推动;同时朱自清先生还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阐述了他的中国语文观。本文是对朱自清先生的著述中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论述和观点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生,人生,长也一生,短也一生;富也一生,贫也一生;官也一生,民也一生,看你身后留下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赶“早”     
大凡一生勤劳、有所作为的人都是“赶早”的人。鲁迅先生小时候上私塾时,有一次迟到了,被寿镜吾老先生斥责道:“以后凡事要赶早。”他便从此牢记在心,并在桌上写了一个“早”字自勉。正是他一生勤勤恳恳、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先生正视现实、与时俱进的气度和观念,使他的思想在其一生中不断发生变化。他的一生有许多独创的理论和政策,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携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便是晚年孙中山先生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