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河事变属于“九一八”事变的组成部分,这次事变之后,日军不仅完成了对东北的殖民占领,而且侵华力量从东北转移到华北。该事变在日军侵华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热河系列小说是何申从文化角度探索热河人精神品格的小说系列。本文从历史叙事中的人格理想追求和艰难时世里的道德支撑两个方面论述了热河系列小说的审美追求,着重分析了它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热河系列小说是何申从文化角度探索热河人精神品格的小说系列.本文从历史叙事中的人格理想追求和艰难时世里的道德支撑两个方面论述了热河系列小说的审美追求,着重分析了它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汉人即有因战争原因被抓入热河地区为奴者,这是汉人移民热河的开始。康熙年间由于长城以南地区人地矛盾激烈,大量汉人在政府默许下移民热河,规模逐渐增大,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导致乾隆年间禁止汉人移民政策的出台。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这一政策未能贯彻,汉人仍不断移民热河地区。清前期禁垦政策的变化,反映出统治者对待移民问题的被动态度和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5.
清初,为了解决京畿满洲八旗生计,安排口内难民,清政府开始在热河蒙地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垦殖。这项措施的实行使得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民族关系及草原生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今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6.
《热河日记》中的康乾盛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热河日记》中康乾年间中国清朝社会种种现实生活的记载和描写的分析,对朴趾源燕行所目睹的种种盛世景象进行解读,可以看出这部文学巨著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年,镇守使的设置本为临时举措,但《镇守使署暂行条例》对军事兼管民政等事务的规定为镇守使的日后地方割据提供了某种契机。察哈尔、热河地区各镇守使长官基本由中央任命,但在袁世凯身前死后有着明显不同。军阀混战年代,军事力量的强弱取代了中央政令应有的权威,每个镇守使的归去来兮完全依赖于手中的军队,无人能在本任上任职长久。  相似文献   

8.
9.
朴趾源《热河日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趾源是18世纪朝鲜实学派的杰出代表,倡导"利用厚生"学说,主张北学中国。1780年,他随朝鲜使团访华,所撰访华游记——《热河日记》,兼具史学文献价值、文学鉴赏价值、政治经济实用价值,不仅是朝鲜实学史上的重要文献,而且对研究中朝关系史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董明 《齐鲁学刊》2015,(2):54-60
朴趾源的《热河日记》具有浓厚的皇明情结。该情结乃是在朝鲜持续了近200年的主流情结,其本质是中华情结。它与明朝万历年间鼎力救助朝鲜壬辰之难和崇祯末年勉力派兵援朝有直接关系,既是明太祖以来中朝始终交好的必然结果,也是朝鲜屡受后金和清侵凌掠夺、民族仇恨刻骨铭心的深刻反映。朝鲜自古有小中华之称,中华情结源远流长,皇明情结正是在此基础上的凝结与升华。朴趾源主张师法中国,学习中华文化,固然不是墨守成规、疏于实践、有名无实的保守派,而谓其反对尊明思想亦属未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热河日记》定本与手抄本的表述差异,可以发现,在定本中朴趾源出于“趣味性”的需要,运用了小说化的虚构手法进行了文学加工创作.同时,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虽然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不满与批判,但是出于“可读性”的需要,他对文字的创作遵循“一正一谐”的写作技巧,善于将严肃的问题与诙谐的表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13.
录囚制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录囚是自汉代以来流行于古代中国的重要司法制度。它肇基于汉,发展于唐,兴盛于明清。在历史上,其名称虽有变化,形式上也有区别,但在性质与任务上却大体相同。它是封建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官员通过对罪囚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一项司法制度。该制度不仅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效地巩固了封建法治秩序,而且对我国当前深化错案纠正制度和不起诉制度改革等,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硕龙 《北方论丛》2015,(3):144-146
消费社会, 流行及流行文化此起彼伏, 但异化的流行文化却饱受诟病. 许多名曰流行文化,实则冒文化之名, 行异化之实, 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 挑战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线, 背离传统价值观念, 追求低级趣味, 媚俗、 低俗、 庸俗, 污染理论社会风气. 因此, 对流行文化的异化必须批判. 对异化的流行文化抵制和批判是必要的, 但更需要通过自律与他律净化文化环境, 使流行文化真正发挥文化的功能, 承载、 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文化导向.  相似文献   

15.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湖北虽非贫瘠蕞陋之乡,亦不是富庶发达之地,生产生活条件、政治环境和文化积累状况,使其文化在先秦汉唐时逊色于关中豫普和齐鲁,在明清以来又不及政治中心的京畿和沿海的江浙闽粤等地。虽然其间也有过几度辉煌,但都未能待续发展。本文拟对历史上湖北文化的几起几落略作回顾,并着重剖析清代及民国时期湖北地区主流文化的崩毁、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基层社会的非文化状况,考察湖北文化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的困境。一历史上湖北文化的第一光辉时期在春秋战国。当时由于中国尚未真正统一,楚国以南方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之冲突,几乎使每一个先进的中国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使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中西文化的不同认识,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人民面临着反对西方殖民侵略和学习西方文化。反对封建主义和维护民族主权的双重选择。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于中西文化的认识正是在这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进,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根据孙中山先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可将其文化思想演变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辛亥革命爆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自在系统的先进文化,因而对周边国家产生过巨大的辐射力。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历史上曾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本文从日本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对云南元江、澜沧江和怒江三大流域的多个崖画点的实地考察,将它克、假莫拉、漾濞、永德红岩四个在表现内容和绘画风格特点方面具有某些相似和相近特征的崖画进行对比研究,试图在对其形象符号、造型风格、画面关系的解读中,寻找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共性特点,从而推究绘画者人群当时的一些社会和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种种迹象表明,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头等大事。在被介绍、传播、言说、质疑、批评和争论的过程中,它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壮大自己的队伍,并不断提出一些值得论证与探讨的学术命题。与此同时,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普及,其本身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于是,把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考察它的历史渊源,分析它在中国出场的历史语境,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其价值意义、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就成为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一、西方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文化研究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产物,而是来自于西方学界的一种学术话语。因…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史华慈(B·shwavtz)教授曾经说:“‘保守主义的’的研究是教人不愿去碰的泥潭。不只在探讨其‘本质’上教人怀疑,而且是否值得从事全盘的研究也老使人深感困扰。然而,我们却发现自己一直在使用‘保守的’与‘保守主义’的字眼。在中国,这字眼(保守主义)大家都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