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缘     
父亲爱喝茶,小时候我曾听他讲过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回文句:“可以清心也”。将这5个字横向镌于扁圆形茶壶鼓起的腰部,无论从哪个字打头来读,皆可成句,即:“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5个句子回环往复,读法尽变而其含义均不离“清  相似文献   

2.
喝茶     
最近,我在学着喝茶,虽然我并不会泡茶。此时,我的书桌上就有一杯茶。茶叶是一般的,没有茶具,只是简单的泡制,因此茶色有些浊,但拿来闻闻,却也飘来些淡淡的微香,沁人心脾,喝上一口,小苦、味甘,嘴里茶味无穷,一会儿五脏六腑又像畅通无阻,难怪,神农把它叫"查",真是被它好好"检查"了一遍。在这神清气爽、飘飘忽忽之时,儿时第一次喝茶的情形跃入脑际。那日,爸爸沏了一壶上好的茶,出于好奇,我端起茶杯就喝,啊,不喝不知"苦",我眉头紧锁,爸爸却在一旁笑我  相似文献   

3.
二毛的茶壶     
《可乐》2006,(9)
二毛爱喝茶。一般人喝了茶睡不着,二毛却不,临睡前还得再喝上一小碗。所以,他习惯把茶壶和茶碗搁在炕头的小桌上。那天晚上,二毛熄了灯,躺在炕上琢磨事儿。懒得起身,二毛顺手拿起炕头的茶壶对着茶碗倒——水很少了,茶壶的底就不得不往上翻。翻着翻着,壶盖吧嗒掉桌上,翻了个跟斗,摔到地上。"咳!"二毛直拍大腿,他料定壶盖已跌成八瓣了。他懊悔倒水时没按住壶盖……壶离不  相似文献   

4.
王一宁 《社区》2012,(11):35-35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而义阳。就是现在的信阳。 信阳是名茶之乡,盛产白毫细嫩、汤色碧绿的上乘“信阳毛尖”。信阳人爱喝茶、会喝茶,茶喝得可谓尽心尽意而又家常至极。  相似文献   

5.
喝茶的学问     
<正>喝茶养生,中国人好喝茶,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也被赋予很多的保健功效,如清脂、利尿、明目等。不过喝茶也是有讲究的,很多人对于喝茶的一些禁忌却不清楚,导致喝茶不利反害。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喝茶的禁忌。每天喝几杯茶?喝茶必须适量,切忌贪多贪浓。正常人,特别是中老  相似文献   

6.
每天30万余人喝茶的宏大场而,令世人为之惊叹;每天4000家茶馆茶客盈门,喜煞了商家;茶馆里的“成都人”只剩下一双眼睛一张嘴,掩去了北京人的自信、上海人的精明、广州人的开放、东北人的豪爽……请看本期的《被茶“泡软”的成都人》。  相似文献   

7.
佚名 《社区》2014,(36):51-51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对茶的青睐,由此可见一斑。买茶、喝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茶喝越新鲜的越好?饭前喝茶还是饭后喝茶?茶能醒酒吗?泡茶用什么样的水…一这些你都知道吗?  相似文献   

8.
蹇先任、蹇先佛姐妹是带着生下不久的孩子胜利地走完长征路的。她们的传奇壮举,得到了党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周恩来称她们为“长征中的姊妹花”。奔走四年找红军娄澧二水像雌雄两条巨龙交汇于湖南省慈利县城北门,成为一道亮丽的水上风光。沿河的北街上有个小商人家,户主叫蹇承宴,幼年家贫,成年后靠货郎担走村串户,有了些积蓄,到此定居,开设一家作坊,煮酒熬糖,薄利多销,生意逐渐兴隆。夫妇俩所生子女7人,除长女外,其他6个儿女均被送进学校。先任是老二,先佛是老三,老四叫先为,老五叫先超。先任和先为原在长沙读书,正值革命大潮风起云涌,…  相似文献   

9.
“三叶鬼针草”,也叫“长寿草”,该草药对降血压,稳定血压有良好的效果.还可降低胆固醇,预防脑血栓形成。对于头痛,头晕和身体疲劳有极好的疗效。对脑血检,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用量每日用10克干草,放水1000克煮开后,盛入热水瓶里当茶饮。病好后改为每日6克药当茶改,以巩固疗效。该草属天然植物,无毒无副作用。长期饮用,白头发可逐步变青黑。  相似文献   

10.
<正>有的人喜欢喝茶,有的人则认为茶贵在"品",其实喝茶和品茶还是有区别的。喝茶是将茶用来解渴,而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细细品味,此时品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那么,二者具体有何区别呢?1.目的不同喝茶和品茶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目的不同。喝茶的主要目的是解渴,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在口渴难忍时,用来补充人体水分的不足,把茶当作"过路的水"。而品茶重在精神,把饮茶看作艺术的欣赏、生活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早起一杯茶 老北京人有早晨起来喝茶的习惯.夜里,把头天喝到肚子里的东西都排出去了,肚子自然就唱了"空城计".所以,老北京人早晨起来,不光倒"夜壶",还要给肠胃补补水,也就是喝早茶.  相似文献   

12.
品茶     
张文昕 《新少年》2010,(7):69-69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爸爸喜欢上了喝茶,在他的影响下,我也经常喝茶,还了解了许多有关茶的知识。 星期天上午,爸爸买来了名为“白雪公主”的茉莉花新茶,让我和他一同品尝。“好哇!”我高兴地大声回应。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喝茶,但没有什么品味。往往是手边有什么,就喝什么,没有讲究,也不知该如何讲究。喝茶日久,才发现茶之于文人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也许正是茶略带苦涩的清新淡雅,与文人的“固穷”有莫名的相似吧。看过几本书,才发现茶并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从茶叶的种类、炮制和冲泡的方法到茶具的使用等都有多种讲究,如此才能将一种茶叶从视觉到嗅觉再到味觉发挥到极致。看来这么多年的喝茶史,浪费了不少本该享受到的精华。品茶我的确不是高人,作为一名研究区域史的学者,我却从喝茶的道理中有所感悟。其实治学犹如喝茶,当我们在某一领域打拼探索,为发…  相似文献   

14.
几百年前,英国人尚不知茶为何物,十七世纪初,印度商人向英国国王贡奉了一公斤中国武夷岩茶,自此英国宫廷的人品起了茶的味道。1689年,英国商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回国。此后,英国商人陆续到福建厦门采购武夷岩茶,美味甘淳的武夷岩茶很快风靡了英伦三岛。英国最早称茶叶为“Bohea”即为“武夷”之音译。英国和欧洲人对中国茶叶评价甚高,称之为“文世复兴时代诸大发现的意外收获”。 英国最初是在咖啡馆和药房出售茶叶,当时茶价高昂,被视为“奢侈品”,尚未在大众中普及。到十七世纪晚期,中国的茶叶和精美的茶具大量运到英国,茶价逐渐下降,喝茶的人多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饮料,也开始改变着英国人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很多人将喝茶也作为一种养生方法,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茶叶后,如何让茶发挥最大功效,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其实不同的茶,保存、冲泡、饮用的方法都各有讲究。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市青浦区水乡小镇商榻,自古以来,沿袭着一种民间习俗——喝“阿婆茶”。这里的农家人,特别是农村里的阿婆,每天你来我往,聚在一起,几张桌椅围坐在客堂或廊棚里,桌上放有咸菜、萝卜干等自制的土特产,边喝茶、边聊天,她们谈山海经、拉家常,嘴不闲、手不停(做针线活等),其乐融融。商榻“阿婆茶”不但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7.
一 《喝茶》  “五四”以后的作家中 ,喝茶是很早进入他们的写作视域的一个题目。徐志摩率先有“吃茶论”的讲演 ,它曾在京城引起过众多文人学士瞩目 ;孙福熙编辑的吃茶杂志也名噪一时。 192 4年底 ,周作人写的《喝茶》 ,可谓现代散文小品中最早专谈“茶道”的名篇了。 2 0世纪 30年代以来 ,林语堂、周作人、钟敬文、阿英、梁实秋等名家先后都写有喝茶的小品。作家们引经据典 ,涉笔中外 ,将生活现象引向文化的思考 ,从喝茶、说茶引发出“东西文化”的比较 ,———如阿英一篇文章的题目所概括的 :形成一种“吃茶文学论”。这些篇章大体上…  相似文献   

18.
夏夏 《社区》2012,(18):44-44
在安福农村,女人喝茶是一种嗜好和享受,从年头喝到年尾,从出生喝到终老天年,一辈子都有喝不完的茶。在这里,孩子出生时,要喝“毛毛茶”,“毛毛”是对婴儿的美称;孩子满周岁时,要喝“百岁茶”,寓意孩子长命百岁;女儿配对时,要喝“妹妹茶”,妹妹是男士对恋爱对象的昵称,女儿出嫁时,要喝“娘娘茶”,娘娘是对新娘子的称呼;出嫁时的新娘子还有个“开面茶”;儿媳怀孕时,要喝“好事茶”,当了奶奶,还要喝“三代茶”。这些茶有特定的条件,而最独特、聚集人最多的当数一年一度的“请眷茶”。  相似文献   

19.
放焰火     
今天是我的生日。吃过晚饭之后,外公和爸爸带我下楼去放焰火。 我们先放了一个响炮,叫“大地红”,“咚咚咚”的声音把我耳朵都快炸坏了。接着放一个宝塔式的焰火,声音很小,但色彩鲜艳,放的时间很长。  相似文献   

20.
三浦辰美先生是位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两年前到中国常热,经营着一家以培植菊花销回日本的公司。在他那间整洁典雅的办公室,有一套用于自己喝茶和招待客人的茶具,茶壶茶杯上个个印有“缘”字。我们采访谈话就以“缘”字开始。 三浦先生说他相信缘分。现在他栽种的菊花虽然种苗是日本带来的,但追根寻源,这菊花两百多年前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在日本经过改良,便称为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