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作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写;有的大脑空空,无从下手不想写;有的置之不理,毫不在意不爱写;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好写……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重在资源巧挖掘,情境巧创设,时机巧捕捉,个性巧点拨,让作文教学“巧”出一片新绿洲。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书坛上,人们对一种似字非字的“书法”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类似字非字的“书法”有人称为“流行书风”,有人称为“现代书法”,有人称为“现代风格”,……等等。“名”既未正,其“实”亦尚无定准。有的随意拚凑字迹,不成句读;有的故意拆散正规汉字另行组合,不可辩认;有的干脆不写汉字,让人去捉摸一堆线条;有的分明是幅图画,定要说它是“书法”。但是,人们注意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书法”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点:都以抛弃“传统”为宗旨。 若问:何以要抛弃传统?回答是:“时代变了,书  相似文献   

3.
柏路会议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却存在不少问题,很有必要提出来商榷。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一、关于会议名称问题。在许多文章中,对会议名称的提法极不一致。有的写“柏路会议”,有的写“柏露会议”,有的写“白露会议”,甚至在同一本书中,却采用几个写法。为了澄清事实,经过调查,我们认为,应以写柏路会议为准。其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被缚住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学生把写作视为畏途,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作文存在“假、大、空”的毛病。小学阶段大多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较多,有的学生只要是写“乐于助人”这方面的事,总是写“让座”、“捡钱包”等内容,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小学毕业。如果是写人,有的学生在写《我爱妈妈》这篇作文时,明明妈妈很年轻、健康,但却有同学写妈妈已经去世两三年了。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旧的观念,淡化各种“清规戒律”,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放松心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相似文献   

5.
文章的开头,古人称为“凤头”,即好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娇小美丽,引人注目。这就告诉了我们,文章的开头,是何等的重要。然而,“万事开头难”。好多同学在习作时往往被文章的开头难住,有的冥想苦想无从下笔,有的七改八改耽误时间。究竟怎样才能写好“凤头”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开头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论“有的+谓词”及“有的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里,不论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中,“有的”与谓语紧连的现象实属常见。请看例句: ①满院孩子有的哭、有的闹,搞得她手足无措。②前面走过来一群男女,有的胖、有的瘦。③红色有好几种,有的红很明亮,有的红则暗一些。④事到如今,你们还有的说? !⑤煮了这么多,现在有的吃了。⑥一下得到几套时装,她可有的美了。⑦你年轻,还有的是指望,有的是奔头。⑧人群中,有的穿西装,有的穿马褂。以上①——⑦例句中“有的”与后面紧跟的着动词“哭”、“闹”、“说”、“屹”、“是”及形容词“红”、“胖”、“瘦”、“美”分别构成一个表意单位,亢当句中的主语,谓语,中心语等。我们把这种“有的”与谓词相连构成一个表意单位的样式称为“有的+谓词”。例⑧中的动词“穿”与名词“西装”构成一个表意单位,它与“有的”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上,这种“有的”与谓词相连的情况,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相似文献   

7.
自《史记》问世以来,历代研究者都注意到这部巨著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它虽然是一部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历史的通史,然而写汉高祖到汉武帝一百余年的历史,却用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班固在给司马迁作传时就指出:“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指《史记》)言秦汉,详矣”;著名史评家刘知几也说:“然迁虽叙三千年事,其间详备者,唯汉兴七十余载而已.”近些年,不少学者对《史记》这一特点作了种种分析.有的认为这是司马迁“贯注了详近略远的原则”,“继承了详今略古的传统”;有的认为这是司马迁“继承其父遗志,遵照其父的教诲而立意必行的”;还有的据此认为“司马迁是一个‘厚今薄古’的历史学家”,具有“‘厚今薄古’的思想”甚至有的把司马迁作为“厚今薄古”的榜样来指责我国史学界.其文如下:  相似文献   

8.
写日记,是一个人在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后所发出的肺腑之言,是心声的静影。能把它留在日记扉页的,则是一个人心灵的颤音。士兵的日记,最耐人寻味的,当属写在扉页上的,那是士兵心灵的坦露与独白,从一定意义上也构成以士兵特有的“风景线”。作者征得对方的同意而闯入这不可涉足的“秘密领地”,愿同青年朋友们一起去体味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情感。 士兵“日记扉页文学”可谓多姿多彩。有的像“朦胧诗”,有的似乡间民谣,有的如社会上流传着的“顺口溜”,有的是“座右铭”,名人名言……语言或庄重肃穆,或幽默诙谐,或凝炼犀利,或调侃不羁,甚至庸  相似文献   

9.
“有点”、“有些”、“有的是”这三种结构的功能和所表达的意义有其相同的地方,亦有其不同之处。本文想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1.1“有的是”在句中,大致有两种类型。例如: (1)草坪上站满了人,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职员,有的是学生,他们都很兴奋地在谈论着什么。 (2)来参加会议的并不都是科学家,有的是、有的不是。 (3)在北京大干部、老革命有的是。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一年,在第三期《河北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我写的《关于“差异”问题的探讨》一文,有的同志提出不同意见,这很好,这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了,现把我的不同看法写出来,与同志们商量。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现成语料的调查,发现“有的是”的词汇化经历了由跨层的“有的”和“是”到短语化“有的+是”,再到词汇化“有的是”的过程。“有的是”的语法化和词汇化受句法条件、语义条件、句式条件、特定词汇形式和客观世界现实的制约,其中对举结构的撤消、句法位置外围化、语义虚化、特定句式和特定虚词的出现、客观现实等都制约“有的是”词汇化.语法化进程进一步促使“有的是”词汇化。“有的是”在虚化链上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属性。在非完全虚化阶段,呈现动形两种属性,完全虚化后,只有形容词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第四次文代会以来,诗歌园地,百花齐放,出现了一派群芳争艳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竞相勃发、各呈姿态;其间,也便出现了一些青年诗人写的所谓“朦胧诗”。这些诗大都是想象奇特,感情隐晦,语言也有的比较怪异,形同谜语,读了往往使人如堕烟海,不知所云,真乃是“海客谈瀛洲,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的角度讲,“部分”与“有的”都没有断定其全部.但从逻辑上讲,二者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对应的逻辑范畴不同“部分”与“整体”(“全部”)相对,而“有的”与“所有”相对;二者的逻辑涵义不同“部分”排除了“整体”(“全部”),在数量上是较为确定的,仅指整体的组成成分,而“有的”除了表达其存在性之外,在量上是不确定的,它表示“至少一个,亦可多个,甚至可指所有”,它与“所有”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在逻辑上的真值不同由“有的”组成的特称命题与由“所有”组成的全称命题可构成传统的逻辑方阵,而由“部分”组成的命题与由“全部”组成的命题却不能构成逻辑上的对当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20——1922年间,王统照、叶绍钧、冰心等写了一些以歌颂童真、母爱为主导倾向的小说,这就是被人们称为“爱”与“美”的小说。关于这类小说的审美形态历来有不少分歧。有的看到其作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而文学研究会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因而断定“爱”与“美”的小说也是现实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脂批中有许多颇能迷人的“哭”和“泪”,有的论者以此证明脂砚斋与曹雪芹的“感情极为真挚”、“关系极为密切”,是曹雪芹写书的“亲密合作者”、与曹雪芹有“共同的生活经历”,成为脂砚斋是曹雪芹“很亲的族人”的重要内证之一。要证明脂砚斋是姚雪芹“很亲的族人”,需要有翔实可信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既然至今尚未能从与曹雪芹确系同时人的记述里,找到脂砚斋的踪影,则无论说脂砚斋与曹雪芹的关系怎么密切,是亲是友,还是族人,都不过是椎测和猜想。唯一的根据,不过是他写在《重评石头记》上的批语。而批语是可以伪造的,感情也…  相似文献   

16.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情趣,享受到作文快乐,才是真正的作文。去年我对学校一个班近50人的同学作了调查,结果令我们语文教师深感不安,其中乐于写作文的仅有7人,其余的有的干脆写上“不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六年初,“四人帮”在掀起那股所谓“写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作品”的声浪中,蛊惑人心地提出了一个写“大走资派”的口号,胡说什么写“大走资派”的作品才有“广度”和“深度”。他们要写的“大走资派”究竟指的什么人?他们的“广度”和“深度”又“广”至那里,“深”向何处?对此,只要稍加剖析,就可以清楚看出它背后的反革命杀机。且听他们“高超的胡说”吧! 狗头军师张春桥首先定下基调,说什么写走资派的作品,如果“只写一个公社,概括的广度不大,思想深度也差。”他暗示说,“我对那些大走资派可算是见识过了”。一个“大”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哲学史中,“写什么”的问题是关于真理或观念的本体论问题,“怎么写”的问题,是词语本身的问题,或形式问题。20世纪欧洲哲学的倾向,是以“怎么写”代替“写什么”,从而使哲学理解方式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军中的生活,这一点,人们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对于“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欲”理解为“正想”、“刚要”等;把“催”理解为“催促”、“催战”等。我以为对“欲”、“催”两字的解释均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关于“欲”的解释,在这诗中我同意“开怀畅饮”而不赞同“想喝”、“正想”、“刚要”等。“欲”字在这里应取其本义——贪。(《说文解字》:欲,贪也。)在此,“欲饮”即为“贪杯” “畅饮”等。至于“催”,译为“催促”“催战”,笔者不敢苟同。《古代诗词曲名句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第一版)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唐人街”,( CHINATOWN),有的唐人街的入口处,建起具有传统中国风格的、金碧辉煌的牌坊,如美国芝加哥市唐人街的牌坊写着孙中山先生的“天下大同” 四个大字,英国伦敦市唐人街的牌坊写着“伦敦华埠”字样,纽约唐人街还立起孔子的雕像。一进入唐人街,就好像回到了中国的南方城市一样,许多专卖中国土特产品的商店、中文书店、中药店,众多的中餐馆,所有店铺都有中文招牌,入夜灯火辉煌,均是中文的霓虹灯广告。唐人街追源溯始,是中国唐朝(公元618-907)即有大批中国人移居海外的证明,他们自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