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科技文化的未来发展是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基本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指出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构建中国特色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形态,是结构和性能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表现为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三种不同的形态。这三种形态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基本结构,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功能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臣民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顺从思想和"官本位"思想,造成臣民文化中人的主体性被抑制。公民文化是一种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以参与型为主导的复合型政治文化。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只有以公民文化为价值取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完善法制和民主政治思想,发展市场经济,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合理借鉴与吸收西方公民文化,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浓郁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求实的科学性;高度的民主性;广泛的群众性;不断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中国传统修身文化以人性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严以律己作为主要模式,以道德境界作为理想目标,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在新时代弘扬优秀中国传统修身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实践创造中推动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科技现代化进程在改变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反思中国科技现代化的进程和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科技文化价值观起着核心作用。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文化取向主要是先进性、创新性、融通性、可持续性和人本性。  相似文献   

7.
6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色和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质的规定性的有力体现。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彰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持续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化的双重属性,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特色,是顺应和契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国改革开放时代脉搏的重要措施。注重基层、普及大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的价值和功能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并自觉转化为人民的追求,才能得以体现和实现。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冲撞与交融,给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削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心理和思想上的认同感。因此,必须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文化认同的主体、客体和传播中介等层面来实现凝聚共识,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广泛的大众认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突出民族特色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关键在于培育企业文化要素 ,包括人工制品、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三者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构成企业文化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技术和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而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结构、空间组合和艺术形象;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是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组织结构长期孕育的结果。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面貌而言,主要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求和谐主平衡的世界观,强大的生命力及包容性和重经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等诸种特征。而美国的社会文化,主要具有以下特质:文化来源的多元性,重实际勇创新的开拓精神,独立、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念以及典型的开放性与鲜明的扩张性。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这不仅精辟概括了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定性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高度统一 ,更指明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动态有机结合 ,即面对全球化 ,突显民族性 ;面对多元化 ,坚持科学性 ;面对市场化 ,立足大众性。  相似文献   

13.
论任鸿隽的科学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鸿隽是中国探究和传播科学文化的最早的先驱者之一。他对科学文化的研究,涉及科学的特性和目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及人生等最能体现科学文化内涵的几个方面。他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原和真诠,科学有益于道德和人生。任鸿隽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有助于人们从科学本身吸取科学的智慧,领悟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中华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质,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人文关怀思想发源于中国的礼仪文化。中华礼仪文化强调约束自己,尊重别人,生命关怀,和谐共处。经济上日益强盛的当代中国应充分重视继承发扬中华礼仪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用中华礼仪这个"魂"来教化和治理社会,弘扬真善美,净化社会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吸引力,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与人文文化并立的文化,科学文化以崇尚真理的价值观为核心、具有充分的普适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巨大的影响力等特点。为深入理解科学文化,需要弄清科学文化与儒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历来就有“以德摄知”的传统,它包含关于求知的方法、态度和求知的精神等可以作为科学文化的养分或构成部分的大量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科学文化不仅是丰富的思想资源,而且具有某种导向和支撑作用。目前,在科学文化普及中,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较为薄弱。应通过深化深层科学素质的研究、促进公民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认知和认同,以及引导公民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践行等途径,强化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  相似文献   

16.
国学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站在创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高度,阐明了新时期国学的基本定义、内涵和外延.与此同时,系统论证了处在盛世的中华民族应该学习弘扬国学的根据和从事国学教育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认为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体系理应包括理论与方法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创新和体制创新等七大创新,并探讨了它们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对国学应该有一个科学态度,既不能盲目地视之为无瑕美玉,全盘照搬到现代生活中;也不能盲目地视之为全是糟粕,一概拒斥。与建立对国学的科学态度相关,还需要建立对西学的科学态度。只有建立起这两个方面的科学态度,才有益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有关于汉字笔迹特征的论述,却没有系统的分类。汉字笔迹特征的分类有两大角度:笔迹鉴定的角度和笔迹心理分析的角度。文章阐述了汉字笔迹特征的分类情况,提出了力量特征、空间特征、关系特征和神韵特征的汉字笔迹特征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回首20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千年专制制度,揭开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积极探索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成为现实;邓小平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时代,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