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俎拉”在卫拉特蒙古语中系指一种民间祭祀用酥油灯,其含义为“火光”。各种礼仪与俎拉相联系的现象在卫拉特蒙古民间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形式,且相当普及,因而早已引起了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研究者的关注。自90年代以来,新疆、内蒙、青海等地出版和发表的有关西蒙古的学术书刊,更是将这一现象概括为俎拉习俗。如果考虑到与此相关的各种礼仪和习俗,虽然各地在内容。形式和功利目的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是,都有其共同的物质实体——俎拉和共同的心理要求——以点燃俎拉祈得心理平衡。那么,笔者认为上述概括并不为过。本文就“…  相似文献   

2.
三两年来,我每读到诗经“王风、黍离”篇,总觉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句在语法上费解,综看现代各家的注释和翻译,仍然得不到满意的解释,有的学者似乎还没有感到这句存有什么问题。余冠英先生是注意到了。在他的“诗经选译”里,关于这句话曾这样注释说:“头两句是说黍,稷离离成行,正在长苗的时候,‘离离’和‘苗’虽然分在两句,实际是兼写黍、稷。”余冠英先生看到了此两句语法的毛病,但没有作更深入的理解,只作了勉强含混的解说。  相似文献   

3.
郭预衡先生离我们而去,我感到无比的悲痛,我觉得身边又失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这个损失是无可挽回的。 郭预衡先生是我的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我们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系里开设了一门"文选及习作"课,讲课的是启功先生和郭预衡先生。  相似文献   

4.
1954年江苏丹徒出土的《俎侯夭簋》,一直以其重要历史文物价值吸引学者的注意。几十年来,人们对它的考释不遗余力,尤其是对该器的时代,现在基本都统一到康王时代这个认识上来了。但迄今,铭文中一些关键字词的释读仍然存在着分歧,与这些字词相联系的有关西周及吴国的早期历史地理问题,也因而无法进一步澄清。笔者留意于此铭已久,铭文中如下关键之处是值得进一步商讨的。 一、器作者虞侯夭或俎侯夭的夭字,自器物公布以来,诸家考释均读作矢,这个释读是错误的。铭中此字曾两度出现,皆作,像人倾头形。甲骨金文中屡见此字,但头向左向右无别,过去吴式芬、方浚益、叶玉森诸人皆释作夭。但也有释作矢的。他们之所以作出不同判断,大约主要出自这个字的形体有头向左倾或向右倾的区别,因为《说文》中是将头向左倾的定为矢字,而将头向右倾的定为夭字,虽然这两个字都被解作是“从大、象形”。陈梦家先生认识到《说  相似文献   

5.
卜辞中的"示"字是象形表意字,在具体实物上,"示"指高而有平台的祭坛或案俎,是祭祀先祖等神灵的地点,"示"与后世的"主"并非同源一字,而应是古今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敦煌遗书P·3810号《湘祖白鹤紫芝遁法》中载:“夫白鹤紫芝遁乃汉名将中离翁传唐秀士吕纯阳,纯阳,韩湘子阐扬大教,广发慈悲……今以仙术留传于世”等等。此法后面是《白鹤灵彰咒》、《鹤神所在日期》。此外还有其它几种神仙法。据初步考证是唐末五代初的写本。其中的“汉名将中离翁”是鲜为人知的最早记载钟离的资料,同《宣和书谱》的“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  相似文献   

7.
譚正璧先生最近出版了“話本与古剧”(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我对于其中第二篇“醉翁談錄所錄宋人話本名目考”第三節傳奇类所考証的“惠娘魄偶”一則(二十三頁),有些不同的意見。譚先生說:“惠娘疑为倩娘之譌,所叙即为唐人陈玄祐离魂記故事。元人趙公輔和鄭光祖均有迷青瑣倩女离魂雜剧,佚名有王家府倩女离魂戲文?痹圃啤O燃俣ā盎菽铩笔恰百荒铩敝F,随即判断“所叙即为唐人陈玄祐离魂記故事”,并引  相似文献   

8.
汪济生 《社会科学》2004,(6):122-128
作为我国实践派美学的主要代表 ,蒋孔阳先生列述过动物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种种不同。本文通过选取其中之一 ,对照科学和事实 ,进行多层次的分析 ,指出实践派美学的理论基础已经离科学和事实太远 ,急需调整和更新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认为 ,名家内部存在着以惠施为代表的“合同异”派、以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派。学术界普遍接受这一观点。本文则对此提出质疑 :1.与“合同异”对立的观点是“别同异” ,与“离坚白”对立的观点是“盈坚白” ,所谓“合同异”与“离坚白”的对立提法不妥 ;2 .惠施虽持“别同异”观点而与“合同异”的庄子展开过辩论 ,但是也受到庄子的影响 ,提出“天与地卑 ,山与渊平”等“合同异”命题。公孙龙持“离坚白”观点而与后期墨家的“盈坚白”对立 ,在“同异”问题上则既讲“别同异”也讲“合同异”。因此 ,名家内部不存在各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合”、“离”两派  相似文献   

10.
1917年7月,孙中山先生从上海来到广州,筹建护法军政府,同北洋军阀政权南北对峙。军政府从同年9月正式成立起,中经桂系军阀的篡权把持,孙中山被迫离粤,尔后又将桂系逐出广东、重新掌握领导权,直至1921年5月军政府改组为正式政府止,历时约四年之久。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释氏西域记》中有关龟兹的材料,系僧纯378年左右在龟兹所收集的,因此,《释氏西域记》所谓“国北四十里有雀离大清净”的“国”,应是吕光伐龟兹(公元384年)之前的龟兹都城;而《水经注》所指的都城应是北魏时代的王都。据《水经注》所记水系,雀离大清净应在西源水(今渭干河)上,北魏时的都城应在东川水(今库车河)上,雀离大寺与北魏龟兹都城分别在两条河上。而《水经注》所载“龟兹城,故延城矣”一语,正如黄文弼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说明北魏时的龟兹都城——龟  相似文献   

12.
一家两制     
我和先生结婚还不到半年,就为争夺家庭“统治权”而爆发了好几次“南北战争”。先生是山东人,吃的方面还停留在煎饼卷大葱的原始水平,而且他是十足的食肉动物,哪顿饭离了肉便不能活。我来自四川,虽然做菜的本事不怎么样,但吃的本事还是相当不错的,应该属于那种好吃懒做型。我崇尚素食,吃饭讲究营养和细致。最讨厌大鱼大肉,所以为吃的问题,没少和先生闹别扭,有时我想好好表现一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折腾出一桌菜来,偏偏他不领情,连筷子都不动一下,却抱着“狗不理”包子啃得欢,这让我感到受了伤害。以后,我便不顾他,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先生开始还凑合着,没过几天便开始抗议,然后是罢吃。从不下厨  相似文献   

13.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汤炳正竹治贞夫先生,是当代日本的《楚辞》名家。著述甚富,多独到之见。他的巨著《楚辞研究》,早已为中国学术界所赞誉。多少年来,我深以不得相见为憾!新知与离筵1991年端阳节,湖南省以举办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见邀。在开幕...  相似文献   

1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的<孔子诗论>部分三处出现"(鬯辶)"字.第11简"鹊巢之归,则(鬯辶)者……"和第13简的"鹊巢出以百两,不亦又(鬯辶)乎?"关系密切.由于第11简残缺,所以对于这个字的隶定和解释都存在着分歧.马承源先生以为此字当释"疐",指匹配义.现代学者们多把此字隶定为"(离辶)","(离辶)"的字形和竹简上的字形有不合之处."(鬯辶)"字郭店和包山简均不见.古文字中只有"鬯"的古文形体和"辵"里面的形体是最为相似的.将这一形体隶定为从辵鬯声的形声字较为合适.何琳仪先生即持此说,但就"(鬯辶)"释为"荡"未作进一步论述.[1](P248)  相似文献   

15.
费孝通先生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中直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跛脚问题。他认为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形势下 ,在“世界性的战国时代”,社会学过多地关注了学术或知识“工具性”的发展 ,忽视了对社会学“人文性格”的关注 ,进而缺乏对社会人文精神养成和发展的影响 1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 ,社会学如果缺乏了帮助社会成员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缺乏了对个体人格完善的影响 ,不仅与中国学术传统的位育性格不合 ,而且失去了社会学本该存在的理由。到目前为止的社会学之所以在追求工具性的道路上离人文关怀越来越远 ,…  相似文献   

16.
郝敬(1558-1639),字仲兴,号楚望,今湖北京山人,世称"郝京山先生",乃晚明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思想家.其学术思想可概括为:依循圣人之道而倡实事、实践.郝敬以气与理原本无二亦无先后为基本观点,认为"性善又岂有二","离才情无复有性",主张天理与人欲、心与身的相互依存、统一.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在二十世纪初,以批孔的骁将名闻一时。他是继维新派的排荀运动,进而掀起了一个批孔运动,从而成为五四前夕“打倒孔家店”的先驱。但到晚年,他讲学苏州,又有“读经有千利而无一弊”之论。鲁迅先生说他:“既离群众,渐入颓唐。”又说他:“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这个从批孔到尊孔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是值得我们作一番探讨的。下边拟就此谈一下个人粗浅的看法。 太炎幼年,从他外祖父朱左卿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了明末思想家顾炎武、王船山之为人,因而种下了民族思想的根子。同时,当时的中国,正是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时候。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青年,不能不关心国家大事。所以他最初曾参与维新派康梁等的变法运动。  相似文献   

18.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寇准《江南春》寇准这首《江南春》,音韵优美,情景交融,是烩炙人口的名篇。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中选入了它。先生说:“这个词调没有别人填过,可能是作者的自度曲。”(《宋词选》5页)我认为这首《江南春》不是词,而是一首诗。我孤陋寡闻,不知在历代词中还有无填此调者。据先生说没有。但诗中是有这种格式的,这是一种三五七言的格式。李曰华《竹懒画藤》(一九三六年中央书店出版)中有一首《画扇与王季延》,校订者沈亚公标点为:村烟淡树烟,浓野白稻花。雨沙白芦花,风鸥乌伴人。林影下喜君,诗句似鸠蒙。  相似文献   

19.
謝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比較不容易評价的作家,片面地加以讚揚或粗暴地全部否定,同样是錯誤的。魯迅先生說:“我以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并兼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才較为确凿。”他又指出評价古代作家,“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离真实。”这些話非常正确,我們必須切实遵循。  相似文献   

20.
1980年4月下旬,我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英国进行学术访问。5月3日,代表团经东道主英国学术院安排,参观了离剑桥不远的思雷勃洛农场。农场经理奥利弗·瓦尔斯顿先生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在家中殷勤地接待了中国客人,邀请全场职工和家属同我们共进午餐,随后又拿出他珍藏的许多纪念品和像册给我们欣赏。我们完全没有料到,在这些纪念品中竟“发现”了国际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两封亲笔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