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近15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述评王克安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图书馆学研究深人发展,并努力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图书馆学已作...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和今后的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三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无论从深度或广度上都比解放前有很大发展。图书馆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充实和丰富了图书馆学的内容,而且推动了图书馆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图书馆干部的培养和提高。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建国初期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顿、改造和发展,图书馆学研究也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学是紧密结合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开展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乃是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关键问题之一。一要重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自1920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创办,迄今已有六十三年的历史。解放后,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已取得一定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状况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探讨图书馆学教育的规律,与此提出图书馆学教育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乃是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关键问题之一。一要重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自1920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创办,迄今已有六十三年的历史。解放后,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已取得一定成绩。三十三年来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达2,469人,加上函授生总共3,771人,占我国大约20万图书馆  相似文献   

6.
论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的渗入扩展了图书馆学中“图书馆”的含义,拓宽了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深化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评建国四十年来的图书馆学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图书馆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在于通过政治、文化、专业知识的训练与培养,造就一大批合格、适用的图书馆事业的管理人才和专业干部,服务于图书馆,发展图书馆、推动图书馆事业。我国正式的图书馆学教育,始于本世纪20年代的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30年代,少数的图书馆专门校、系,比较多量的图书馆员业余教育,大量的短期培训、职业教育,加上个别的国外学习与研究,构成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层次,即学校教育不发达,为数不多的毕业生满足不了图书馆界的需要,专业进修与培养,知识系统性不够,培养层次不高,也就是说,是不完善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这种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解放后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学教育已有四十年了,图书馆学教育从性质和教育内容都产生了质的变化。作为图书馆学教育,是属于新中国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成绩是显著的,社会效果也是很大的。但是,四十年图书馆学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经验和教训也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的图书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本文从论述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的概貌入手,分别探讨了这门学科的萌芽、形成和发展,从而勾画出图书馆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学,是随着图书馆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虽然早在古代就产生了藏书楼,但是做为近代意义的图书馆,大约是在公元一九○四年(清光绪三十年)出现的京师大学堂图书馆,因此,我国近代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产生较晚,发展比较缓慢。美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在世界上产生最早,图书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很早就出现了。杜威是美国图书馆学正式教育的创始人,他于一八八七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图书馆学系。目前,美国有三百多所大学设有图书馆学院或图书馆学系,每年有八千多名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过去了,90年代到来了。在这新的年代里,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作一番回颐与展望,是很必要的。一、回顾——八十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成就与缺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正如黄宗忠同志所概括的:“这一时期是建国以来图书馆学研究最繁荣的黄金时期”,“出版著作一百多部、期刊几十种;成立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和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学会,以及市县级图书馆学会九十多个”;“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由1978年的两个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特别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绩显著,现已出版的专著和教材达六种之多。”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图书馆界广大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总结8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所取得的很大成就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研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革命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带来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革命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紧密结合 ,创造了交叉发展的学科优势。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范畴处于不断更新和拓展之中 ,呈现出多元研究视角和更广阔的实践基础。图书馆学情报学作为一门管理科学 ,科学研究方法与相关学科也有新的变化。文献建构、元数据、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等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体系中新的知识生长点。新技术革命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传统研究领域也带来了创新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学的兴起及其对民国学术研究之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是伴随着在清末民初传统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化过程而逐渐引入并创建起来的。图书馆学兴起后,各地图书馆为学术研究提供和编写的各种目录、引得、索引等,极大地方便了学术研究者;图书馆学界编撰的各种辞典、索引等基本工具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辅助工具。图书馆学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学术之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必要的辅助学科。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 ,既要有政策、资金的支持 ,还要有科学、信息的支持。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信息储存和检索系统的核心”的图书馆 ,在西部大开发中可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支持 ,因而它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进而论述了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其作用的具体方式以及图书馆建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关健在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高科技的运用 ,二者均离不开文献信息的储备和利用 ,而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储备和质量居社会首位。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作用。认为西部大开发系列工程能否顺利运作 ,离不开人才资源及对高科技的掌握运用。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文献是一种生产力 ,而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基地 ,因此确定了高校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一阁对中国藏书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一阁是我国目前现存的最早的私人藏书楼。文章从天一阁发展史中的一些具体实例出发,阐述天一阁对藏书文化及对图书馆学、目录学等方面的意义、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变革过程中,李大钊无疑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他对于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基础,推动了北大和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他被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的《世界图书情报百科全书》称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基层图书馆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指出并剖析了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不少研究课题缺少现实性和针对性;研究方法上存在的玄、虚、浮、躁等偏向;有些引进的外国图书馆学理论脱离我国实际;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认识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研究课题必须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理论研究必须具体化和不断精确化;注重图书馆学比较研究和广泛的大力提倡图书馆实际工作者参与图书馆科学研究等对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国均(1899—1980),中国图书馆学家、教授。毕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实践与学术研究。经验丰富、著作等身。在抗日战争最危急关头,临危受命筹建国立西北图书馆。为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其卓著的功勋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相似文献   

19.
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间浸濡着历代图书馆人的艰辛.古代藏书楼转向现代图书馆的发端,开启了中国藏书楼向近代的转变,中国近代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古代藏书楼的长处,勾勒出未来图书馆的雏形.  相似文献   

20.
邱均平教授是著名情报学家和著名评价专家,我国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广泛,主要集中在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经济信息与竞争情报、网络计量学、科研评价与大学评价等方面。邱均平教授一贯勤奋学习、敢于创新,不断开创新的专业领域,其开创性的研究为图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