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经济区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东岸经济区的连接(主要是福建与台湾的连接),构成海峡经济区的核心区。海峡东岸经济区需要向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具备与海峡东岸经济区连接的充分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2.
准确理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学内涵,是正确处理建设“平安福建”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系的重要前提。在两者关系上,一方面,建设“平安福建”既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又将有力推动“平安福建”建设上新台阶、上新水平。必须着力构建“平安支撑体系”、处理好三大关系,同时,必须打破旧有工作格局,创新平安思路。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海西的战略功能定位及其特色战略规划,意味着"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得到了中央的政策支持。重视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进行指导和统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可以促进海西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为建立海峡两岸全面合作奠定基础,进而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两岸三地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国内外各种资源要素的重要聚集地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4.
建设海峡西岸农业经济区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峡西岸农业经济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农业经济区的具体设想,即具备区域农产品生产总体发展格局是科学的,区域农产品生产有区域范围内的优势,区域农产品生产技术具国内领先水平,区域农产品生产是可持续的,区域农产品生产经营硬软环境是健康的等五项基本特征,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农作物资源优势,水产资源优势,林竹资源优势等四大优势,先做好设计构建某类农产品生产的理想体系,打好构建"理想体系"的前期基础,建好农业科技教育的基本架构等三项工作,坚持有效益原则和可持续原则等二项原则,明确一条信念,即坚持做几年就会成功。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的状况是判断一个社会、一个地区是否和谐的标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人文精神,实现人文精神的升华是必然要求。本文拟从人文精神的角度,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当前的现实状况出发,来阐述人文精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其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谐建设中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和长期探索生态环境建设得出的重要实践结论,是指导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理论指南。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体制和机制:(1)弘扬生态文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2)转变发展方式,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保障体系;(3)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4)加快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海峡西岸经济区生产力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产力布局应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分工,促进沿海经济密集区、内地经济发展区、周边经济协作区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以城市化为依托,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促进产业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北接“长三角”、南接“珠三角”,特殊的区位和竞合态势,是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战略的重要背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福建主要优势有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福建未来发展,不仅要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更要通过闽台合作,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发展自己。近中期内,福建应主要在开放型经济、港口经济、壮大中心城市、培育产业集群和建设生态省等5个方面努力奋斗,抢抓机遇,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建好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实现祖国统一,最终建成“环海峡经济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休闲经济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经济是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现实,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经济,对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对休闲经济在世界经济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加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休闲经济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文末提出了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休闲经济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10.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海峡两岸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把握惠民政策契机以及传承闽台文化的重大时代背景。服务型政府建设指明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的福建省特有的战略定位。为此,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地位的福建各级政府必须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民参与制度、道德驱动转制以及创新服务供给与运行机制等实质性对策思路指导中着力解决海峡西岸经济区视阈下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不断探索自身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具有重大意义,也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现实条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明确要求,科学布局。同时,还必须重点把握4个问题,即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加快区内经济一体化进程,着力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2.
改善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经济、行政、法律、信用、市场等方面入手,整体推进,形成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区域品牌是以区域作为一个品牌的特定名称,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与产品品牌相比,两者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着特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区域品牌的这些特殊属性,从而更好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建设,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吸引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加工业是发展海峡西岸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在介绍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福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崛起,最终无不是依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于福建省尤为重要而迫切,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转变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东部地区经济地位的需要,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崛起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