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学术》2007,(3)
音乐美学领域之中关于"自律论"和"他律论"之争,由来已久。他律论肯定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而自律论对此持否定态度。其实,自律论和他律论都肯定情感对音乐的创作和欣赏过程起作用,本文就汉斯力克的美学观点浅谈音乐美学中的经典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今音乐美学界依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美学观点:自律论与他律论。对于音乐的美的探究到底应从自律论方面着手还是从他律论方面考虑,是音乐本体多一些还是人们赋予音乐的情感多一些?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审美意识形态论关于“审美”的理解以浪漫主义美学为基础,注重审美的无功利性与自律性价值,但这种“非现实性”的美学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及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新时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建构难以解决其理论基础的深层断裂问题。在当代文化现实与学术语境中,审美自律论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受到广泛质疑。各种肯定审美的现实性、强调“艺术与生活统一”的生活美学观逐渐确立起来。而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身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实践美学,它关于审美现实性内涵的理解应当成为我们认识文学艺术审美性的前提,也应当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西音乐美学史上,两个否定性命题——“声无哀乐”和“情感的表现不是音乐的内容”——把两个相距近一千六百年、分属中西文化区域的人物联系到了一起。嵇康与汉斯立克,“声无哀乐论”与“音乐自律论”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在《声无哀乐论》与《论音乐的美》的比较研究中,偏重于同中求异,力图在貌似类同的命题和观点背后揭示出两种音乐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5.
陈剑澜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84-203+208
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于清末民初新旧文化更替之际,以“立人”为主旨。这个“人”不是传统宗法伦理关系中的人,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体。20世纪初,王国维热衷于德国早期审美论哲学,积极引介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尝试用这些外来思想会通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同时结合经验论观念以针砭时弊。王国维在主体论视野中进行的美学探索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开端,他构建的审美理想论、艺术本体论和美育论框架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新儒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审美化的思路也可以追溯到王国维早年著述。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长期陷于自律与他律之争,而关乎人性、人道的美学立场始终存在着。今天,从观念史角度审视中国现代美学问题的缘起及其流变,既是为了正本清源,也是为了重续美学的人文之思。  相似文献   

6.
蒋孔阳是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与时俱进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实践美学的主要代表,还是新实践美学的开启者。他的美学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实践创造美学",实践创造美学的集中表现是《美学新论》。实践创造美学,从审美关系出发,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把美归结为多层累的突创和恒新恒异的创造,把美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开放性的美的本质系统。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研究是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是实践创造论美学直接连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中介,还是促进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蒋孔阳的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开辟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天地,综合研究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儒道互补显著特征,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特征及其在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表现。蒋孔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建设工程的主要设计师之一。  相似文献   

7.
叶纯之、蒋一民所著《音乐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为国内第一部研究音乐美学的理论著作。全书共分五章:音乐媒介、音乐形式、音乐信息、音乐风格、音乐反应。 关于音乐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范围,历来存在着“自律论”和“他律论”两种意见。致使这门学科的研究向两个不同的极端发展。《音乐美学导论》的作者一反这种泾渭分  相似文献   

8.
叙事学研究     
自从爱德华.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修改刍议》于1854年出版以来,音乐美学中的形式主义观点逐步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形式主义者坚持音乐的自律观,反对用音乐之外的东西来解释音乐作品,这  相似文献   

9.
冯黎明 《浙江社会科学》2015,(2):107-112,159
艺术自律论是审美现代性的基本原理,近代以来的艺术观念和艺术理论均受制于艺术自律论,现代实验艺术的元叙事就是艺术自律论。艺术自律论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它体现着启蒙话语的伦理和政治诉求。启蒙时代市民社会与贵族国家之间的文化领导权之争,是艺术自律生成的历史机制。艺术自律论由康德美学开端,历经唯美主义、批判理论、形式主义、新左派等现代思想文化潮流,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救赎功能的意识形态。二战以后,市民社会借助于资本主义改革而获得了文化领导权,启蒙时代催生了艺术自律的那种市民社会与贵族国家的对立趋于消散,艺术自律论也逐渐走向了终结。  相似文献   

10.
在“解构”与“重构”之间——美学命运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海 《学术月刊》2012,(3):107-116
两千多年来的西方美学经历了从"有美无学"到"有美有学"再到"有学无美"以至当下企图彻底"消解美学"的演变过程,呈现出解构与重构不断交替的发展轨迹。其间形成了某些基本的趋势,如在美的本原问题上由实体论转变为非实体性的生成论,在审美活动性能上由他律论经自律论而演进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取向,以及美学学科自身由"形而上学"的一分支转向"形上"与"形下"两个方面的互渗,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经验。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建设是在接受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行程的,百年之中也经历了多次解构与重构的交替,有自己独特的处境与问题,而今面临新一轮的抉择。当立足于本土实际,大力开发民族传统的思想精华,广泛吸取美学史上的经验教训,为美学学科的今后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汤显祖以“主情”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是晚明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文学的角度提出美学的主体性问题。汤所标举的“情”,是与“理”、“法”及古典和谐美理想相对立、带有激越的近代崇高气质的“情”,它在封建专制与封建礼教统治的黑暗王国中闪射着璀璨的理想之光。这种美学追求在创作论中表现为对于情感、想象、天才、灵感的推崇,而它在美学观念和方法论上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美学的差异则反映出东西方两大美学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与科学的争论中可以总结出,英国浪漫主义的美学观实质乃是一种有机论美学.这种有机论美学观是在融合了诗性与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自发性与生长性为特征的新的美学观念,并对形成和解释浪漫主义诗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1904年6月开始,王国维向中国学界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美学思想,1908年12月,他提出境界说,整合了康德、席勒等人的德国古典美学思想,向中国学界介绍了极端的和拘谨的两种浪漫主义文学.1908年,鲁迅向中国学界介绍了以拜伦为代表的奔放的浪漫主义和以施蒂纳、尼采等人为代表的极端的浪漫主义.同年,周作人向中国学界介绍了赫尔德的文学思想和欧美的新古典主义思想.之所以每一个人介绍的思想不同,是因为他们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思想资源并经过有意识地比较选择.可以说,通过这短短的4年时间,他们使我国文学理论界获得了自1750年至20世纪初的西方重要的文学理论思想,从而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基本格局,这也是对中国传统诗学思想的否定或者重新阐释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余锐 《云梦学刊》2007,28(2):114-117
黑格尔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音乐显现绝对精神的方式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因此音乐属于浪漫型艺术的一种,这是音乐的一般性质;第二,音乐作为一个特殊概念在逻辑上在先,自然的声响在时间上在先,旋律在精神目标上在先,这“三个在先”共同构成了音乐显现绝对精神的具体过程,这是音乐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美学不只是关于美和艺术的知识领域,同时也是现代精神自我确证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旨趣系于个人主体的正当性这个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鲍姆嘉通最初在理性主义体系里构想出一门准认识论性质的"感性学";而后,康德在批判哲学范围内为之确立主体的根基,并赋予"审美自律论"以完整的哲学形式;席勒从康德的概念框架出发,将审美批判扩展至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一种"审美乌托邦"思想.现代美学早期的这段历史,显示了审美-艺术问题是如何被推向现代思想前沿的.  相似文献   

16.
伊格尔顿的"一切批评都是政治批评"将文学、美学与意识形态的相关性视为唯一性,忽略了文学、美学与意识形态相区别的自身特征。但他提出的"美学的矛盾"问题反映了他的思想的复杂性,是对一切都要政治化的某种程度的修正。究其原因,不是伊格尔顿特别看重了文学、美学的自律性,而是需要这个自律性来反抗现存社会。最终,伊格尔顿还是将自律的问题变成了政治的问题加以处理,从而与审美论相异而存。  相似文献   

17.
伊格尔顿的“一切批评都是政治批评”将文学、美学与意识形态的相关性视为唯一性,忽略了文学、美学与意识形态相区别的自身特征。但他提出的“美学的矛盾”问题反映了他的思想的复杂性,是对一切都要政治化的某种程度的修正。究其原因,不是伊格尔顿特别看重了文学、美学的自律性,而是需要这个自律性来反抗现存社会。最终,伊格尔顿还是将自律的问题变成了政治的问题加以处理,从而与审美论相异而存。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美学发展学理构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2 1世纪中国美学学理构架的问题,首先碰到的是中国美学的问题。中国美学这个词可以有两个意思。一是泛指中国美学史,这是一个美学史的概念。二是指美学理论。但是这个美学理论跟外国的美学理论不一样。比如说,康德的美学,在康德的心目中,他的美学就是美学,不是德国的美学。  相似文献   

19.
动静之间:和谐论美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论美学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迄今仍拥有很大的影响 ,得到许多赞同与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形成一种思想障碍。事实上 ,和谐论美学是建立于“对称论”文化上的静态的审美观。这种观念不仅早已被现代物理科学从宇宙论方面给予解构 ,而且也已被现代生命科学所颠覆。现代美学应该以体现生命运动的“张力论”来取而代之 ,让美学重新回归充满活力的现实存在中来。  相似文献   

20.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领域,是一片刚被开垦的处女地:莽莽荒原,迷失西东,泥泞遍地,荆棘丛丛,人们望而却步,唯有勇敢的开拓者奋斗其中,为后人摸索道路,撷取智慧的火种.《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就是蒋孔阳先生辛勤开垦的成果.全书除《前言》《后记》外,共收论文十一篇,初稿基本上完成于文化大革命末期,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美学著作,它通过对于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具体解剖,重点探索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审美关系.全书文笔生动流畅,所论实实在在,一气到底地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娓娓地介绍了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作者立足民族传统,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