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时效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颁布的第一个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中就有有关时效制度的规定:“占有土地的时效为二年,其余一切物品则为一年”。根据法律后果的不同,时效制度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失时效两种。前者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期间而取得某种民事权利的制度;后者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期间而丧失某种民事权利的制度。受《苏俄民法典》影响,我国《民法通则》只规定了诉讼时效(消失时效),未规定取得时效(占有时效)。本文拟就取得时效制度,谈谈其含义及在我国民法中设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具体而言,取得时效(即占有…  相似文献   

2.
健康权是指公民获得卫生保健和健康条件的权利.当前我国健康权无论是应有权利、法定权利还是现实权利都普遍处于一种权利贫困状态,而造成这种状态的真正根源就是关涉健康权的制度贫困.为消除健康权的贫困,就必须安排有效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共同体发展较为完善的目标,一般只作为一种制度目标而受到重视,却没有在社会学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其结果是,社会主义仅仅成了一种社会的道德理想物,而不是一种社会状态.作为人类共同体,社会正是人逐步脱离自足、自然状态,而日益走向相互依赖的产物,这种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亦即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必将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领域,不断加深的分工和分化,使人人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制度安排,毋宁说它是实现了全面社会化的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4.
企业制度变迁与经营机制转换刘同舫企业作为一种制度结构存在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之中,为研究企业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的关系,本文将企业作为一种制度结构来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企业经营机制被看作是企业制度的运行状态,而经营机制的形成和转换,则被看作企...  相似文献   

5.
一、时效的法律冲突的产生时效是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期限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时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法律制度。人们一般地认为,较完整的时效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但是时效制度在罗马法上并不是统一的制度,而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两个制度。取得时效又称占有时效,是权利取得的原因。如某人善意占有他人的财产,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就可以取得所有权。因此,它是针对物权而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消灭时效又称诉讼时效,是权利消灭的原因。如,某甲借给他人一笔钱,到了约定归还的时间,未被归还,以后又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限,甲没主张自己的权利去要求乙归还借款,那么甲就丧失了请求归还借款的请求权。因此,消灭时效是针对债权而设立的法律制度。在时改制度中取得时效出现较早,它最早规定于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3条:“占有土地的时效为二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这也是最古的时效规定,消天时效出现较晚,创立于审判官法。即审判官与之诉权应在一定期限内行使,过期不得行使,这就是消灭时效。  相似文献   

6.
试析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丽  曲燕 《东方论坛》2002,(5):124-127
法治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好的制度选择 ,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分析这种局限性必须把法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去关注 ,也就是把法作为一种实然的制度存在放到整个社会中去观照 ,才具有现实意义 ,否则 ,任何的论说都只能是“舍本逐末”。而认识法律的局限 ,则是为了更理智而清醒地实现法治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古代官吏腐败与制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官吏腐败是封建社会体制的必然产物,而官吏腐败本身也逐渐制度化,成为一种事实制度。这种事实制度作为法外制度,可以影响甚至转变为法定制度,也可以使束缚、制约它的法定制度变成具文制度。这就是官吏腐败禁而不止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治理者是需要激励的群体。治理者作为掌握国家权力的群体,其行为被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激励机制所驱动。比较而言,中国的国家治理者群体处在一种正式制度激励衰变而非正式制度激励效用增长的状态。这是中国治理者群体处于低绩效的治理窘境的主要原因。为此,将激励机制重新塑造为正式制度激励为主、非正式制度激励为辅的正常治理状况,就成为建构当代中国有效激励治理者积极作为机制的关键问题。而建构这一机制的前提,不是重建执政者所熟悉的道德化体制,而是要建构真正有利于激发治理者积极作为的法治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遗产法律制度中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以一物指他物的常见思维模式,我国文化遗产法律制度中的各种讨论充斥着这种思维方式。目前,学界对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仍处于一种自发而不自知的状态,故无法避免隐喻所带来的弊端,这些弊端在文化遗产法中尤为明显。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着较多讨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为例,可以较好地阐释隐喻这一方法对文化遗产法律研究的贡献及其所带来的弊端。据此提出扩大概念所隐喻对象的范围、探讨具体制度的构建、考虑事物背后的价值取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包括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率、产业合理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城镇化率等五个指标在内的制度变迁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制度水平,并借助MS-VAR模型就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影响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条件下,我国农业经济运行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和阶段性特征,其在平缓和剧烈两种波动状态下频繁转换,运行区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79-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1年、1992-1996年和1997-2015年;制度变迁对农业经济具有长期影响,且该影响在两种状态下呈现出差异性,剧烈波动状态下农业经济所受影响较平缓波动状态更大;制度变迁对种植业经济的冲击影响总体表现为负,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经济所受影响为正;渔业经济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林业和畜牧业经济,种植业经济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外乎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瑞典等福利国家为代表的严格意义的社会保险制度 ,另一种是以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为代表的准社会保险制度。新加坡几年成功经验充分表明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应借鉴新加坡中十央公积金制度 ,建立起一套以自助型的高度统一的公积金制度为核心 ,以大病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为补充的严密而完备的社会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法经济学的交叉点上考量有限责任制度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指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于设置合理的制度;由无限责任制度变迁为有限责任制度,是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取代原有制度或是一种更有效制度的生产过程,是制度主体解决制度短缺,从而扩大制度供给以获得潜在收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正> 人身权制度历史悠久。在古罗马法中已经有人法。但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人身权制度是一种少数统治阶级人身特权制度,而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是没有人身权的。现代意义上的人身权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人权”理  相似文献   

14.
卢梭倡导一种以保全和行使政治自由为核心目标的美德政治学说,政治自由是政治美德得以成长的基础。他首先考察了自然状态下人类质朴的自由,目的是为衡量社会文明状态下人们德行的腐败提供一个参照系,并说明德行腐败的原因是由于人类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脱离了自然的质朴,而变得虚伪、狡诈、凶残,形成了一种人奴役人的所谓文明制度。他主张,要在社会文明状态下,重新使人们获得自由,并把人们培养成为有政治美德的公民,就必须通过订立社会公约而建立一个人民的政治共同体,一个道德的集体、一个公共的大我。所以,美德观念位于他的政治观念的核心地带。这种政治建构有一种纯粹理想的性质,必须警惕人们把这种理想看作可以通过当下行动而达到的政治现实。  相似文献   

15.
[提要]风险社会理论让现代社会绕不过对风险的认知,现代社会制度很大程度也依赖于风险模型的建立,那么风险评估制度必不可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是避免风险社会恶之状态的一种制度。现行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建立的风险评估制度表现为行政主导的模式,在风险评估规范、风险评估职权发挥、风险评估模式等方面都严重依赖传统行政职权。现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改革的方向在于消解行政主导的模式,重构路径大致有:风险评估制度的中心逐渐转向第三方评估机构,政府转变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职能,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生产经营者”沟通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权是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统一.企业的所有权是一种动态的所有权,在企业不同的经营状态下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关系.企业的所有者掌握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企业的债权人掌握着企业破产状态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这是一种最优风险分配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以禁忌为核心的习惯法依然是当代撒拉族社会的基本行为范式,特别在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等领域具有主导性和相当的可持续性。同时,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国家法制一统的背景下,撒拉族习惯法体现了通过谋求与国家法的契合而寻求正式制度支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穆斯林习惯法是规范和调整穆斯林之间民事行为和关系的重要之"法"。《古兰经》《圣训》里的"主命"概念、亲权观念和夫权意识等法文化内容塑造了我国穆斯林习惯法的一些具体制度,"口唤"制度即为其中典型一例。"口唤"制度是我国穆斯林基于伊斯兰教信仰而形成的一种通过"许可"或"命令"的方式来调整民事关系领域内人们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习惯法。"口唤"制度在西北民族地区各族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以"口唤"制度为代表的我国穆斯林习惯法应当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并进一步中国化,从而为推动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以法文化的内容来划分,我们可以把法文化分成制度法文化与观念法文化两个层次。制度法文化又称外显示法文化,是法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通常以表现文化内涵的一系列具体要素构成。如法的制度体系、执行程序、组织机构等。制度法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一是它的直观性,既它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加以观察、了解、感受的;二是它的实证性,即它是可以通过事实加以证明的。这些特征表明制度法文化是一种事实法文化,也是法文化的形而下层次。观念法文化又称内隐法文化,是法文化的内在结构或深层结构。与制度法文化相对应,其基本特征为…  相似文献   

20.
分居制度应当是婚姻家庭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遗憾的是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分居制度缺乏相关的规定,由此引发的问题很多.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在我国有必要建立分居制度.我国应当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采取分居与离婚相对独立的立法体例,并对诉讼离婚者当然给予分居保护,规定协议分居和司法分居两种分居途径,并对分居状态下夫妻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以及子女抚养问题做出不同于同居期间夫妻关系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