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对大股东类型做出界定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大股东类型一实际控制权配置模式一控制权私人收益”分析框架,理论分析了大股东类型与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系。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共231项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类型与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显著为负;2.国有企业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近似为零;3.民营企业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显著为正;4.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最小,国有企业居中,而民营企业最大。  相似文献   

2.
控制权私有收益性质的界定影响到控制权的价值取向.既有的文献认为"控制权私有收益等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相关研究的进展分析,认为"侵害论"无法完全解释脱离股权结构的控制权争夺现象,公司控制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权利.掌握或行使这一权利必然存在合法的利益.这种理解对于更好地发挥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促进证券市场更健康地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表现出支持与掏空两种不同的作用,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收益:控制权收益和超控制权收益。控制权收益作为对大股东对支持公司发展所作贡献的一种补偿,而超控制权收益则代表侵害所得。在降低大股东侵害所得的内部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中,包含法律在内的外部治理机制所起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投资者理性框架下,构建了终极控制人对公司控制权结构选择的决策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公司控制权结构选择是状态依存的(依具体参数而定),融资约束越严重的公司越可能被终极控制人利用金字塔结构控制。终极控制人利用平行结构控制新建公司时,已建公司其他股东可能受益也可能受损;而终极控制人利用金字塔结构控制新建公司时,已建公司其他股东必定受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论了国际上关于衡量控制权私人收益的三种方法:价格溢价、控制权价值和控制权分布与控制权溢价相结合的方法。本文认为,价格溢价方法适应于公司股票全部流通并且实行一股一票制度,而控制权溢价方法适应于现金流量权与投票权分离的公司制度。控制权分布与控制权溢价结合的方法更具有一般性,适合于衡量现金流量权与投票权分离或一致两种情况下的私人收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过度控制情况仍普遍存在,损害了学生的合理发展特别是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学校中的三类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成为过度控制的受害者。本文从教师主观世界方面探讨教育中过度控制的成因,试图从教师的观念、欲望、情结和思维方式中找到根由,期望能为问题的解决找到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探究了导致控制权私利现象的原因,并对财权配置、控制权私利和外部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控制权私利现象源于财权的不合理配置,对称、集中和制衡的财权安排有利于减缓甚至消除控制权私利现象,外部治理在抑制控制权私利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运行效率,是一种以效率换公平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风险投资过程中投资人(委托人)与创业投资家(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期权博弈模型,从投资人的角度对代理人的私人收益进行分类研究,最终为风险投资的进入设计出最优契约。在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的情况下,使委托人可以通过该契约约束代理人的期权执行时刻,避免其提前或推迟投资,错过最佳进入时机,并付给代理人报酬作为激励。  相似文献   

9.
我国虽然建立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市场经济体制,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仍然控制着大量的要素资源,要素资源尚未实现 市场化,再加上国有企业改革相对滞后,从而导致了产能过剩和产能短缺并存的经济结构失衡状态。为此,应将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转变为市场主体自主进行的投资体制,并进行 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及要素资源的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发展实施正确的政策导向;同时,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引导过剩产能的消化,创造有效的市场需求,解决产能过剩 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其所导致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生态利益观的缺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有鉴于此,文章分析了生态利益观缺失带来的危害,进而论述了生态利益观的基本内涵以及生态利益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