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我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独占殖民地长达14年之久.此间,东北工人阶级同各阶层人民一样,从未停止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斗争.但是,由于日伪统治的日益严酷和疯狂镇压,加之党对工人运动指导上的某些失误,使东北工人抗日运动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大致可以划分为抗日运动兴起与在挫折中前进(1931年9月至1937年6月)、新高涨与转入低潮(1937年7月至1941年11月)、坚持斗争和迎接最后胜利(1941年12月至1945年9月)几个发展阶段.本文仅对1931年至1937年的东北工人抗日斗争概貌及其特点,加以初步研究和记述.  相似文献   

2.
自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逐渐从高涨转入艰苦斗争阶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如此,东北城镇各阶层人民的反日斗争亦是如此.其中在1938年和1939年,以劳资纷争形式出现的工人反满抗日运动一度有所发展.据日伪统计,1938年的劳资纷争件数为100件,参加人员10026人,持续日数为623日,1939年的劳资纷争件数为125件,参加人员12890人,持续日数为421日,均相当于1935年和1936年的10倍.尽管这种工人抵抗运动是自发的而没有统一领导,又多带有自卫的性质,但仍然严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成为对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经济掠夺与搜刮的一种有力回击.那么,这场工人自发抵抗运动如何在日伪不断摧残与严加防范下发生,它具有怎样的特点,本文拟对这两方面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影响下,东北各阶层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武装抗日斗争高潮。其中,东北地区内绝大多数土匪.激于民族义愤,放弃土匪生涯,毅然投入抗战行列,也做出了不可泯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后发生的台湾人民抗日斗争与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基本状况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和思考。指出两次抗日斗争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试论1931-1945年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两重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本宣告投降,中国人民进行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伟大斗争,当时与中国毗连的社会主义大国苏联,积极支持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同时,在支持中国抗日的旗号下它又从事一系列不利于中国抗日事业、损害中国主权的活动,其对华政策突出地表现为进步性与非进步性、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两重性,显得扑朔迷离。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国内存在着国民党、共产党、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支持下的伪“满洲国”和汪伪政权三种势力,苏联对这三方的政策反映了苏联对华政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一) 九—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斗争,并建立了自己的抗日武装力量——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为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日本侵略者将共产党和抗联视为心腹大患,采取了种种血腥镇压的措施。 1.广布密探网和侦察网。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为了彻底清除共产党组织,在各阶层人群中网罗了大批密探。这些密探有公开的身份,以一定的职业为掩护,甚至伪装爱国,发表一些进步言论,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在“旅馆、妓院、剧场、商店、古玩店等处有计划地设置密探网”,还“有组织地建立起了侦察网。即在管内各机关、各团体、各民族、各行各业以及一切可能成为情报来源的地方建立情报点,有系统地进行组织和布署”。既便是像黑龙江省抚远县海青镇这样一个临近边境的偏僻地方,也设有二个情报点———佐滕洋行和福泰祥。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大举侵占中国东北的行动,对此国际上两种性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当英美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集团根据绥靖日本的政策而各行其打算时,苏联是世界上唯一坚决要求对日本侵略者实行集体制裁的国家。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苏联人民给了中国人民全面的援  相似文献   

8.
东北救亡总会(简称“东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它是在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声浪中,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建立的。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阶层人民特别是东北同胞,共同进行了光复东北的抗日救亡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
六十四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武装入侵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侵略军的铁蹄蹂躏了壮丽的东北河山,东三省人民陷入腥风血雨的灾难深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军民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振长缨,缚强奴,共赴国难,于白山黑水之间,在松江辽河两岸,与日本侵略者喋血奋战,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抗日斗争,“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门户,北靠俄罗斯,水陆交通便利,是军事战略要地.日本侵略者为加紧镇压抗日力量,在这里派驻重兵,1934年以后,伪“满洲国”把三江省公署,桦川县公署设在佳木斯,佳木斯成为日伪三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心,妄图把佳木斯变成围剿抗日联军,向北进攻俄罗斯的军事基地.在东北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佳木斯地下党活动在敌人重兵据守的心脏,发展组织,宣传群众,武装群众,配合抗日联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地下党中的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献身,血沃三江!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今天,抚今追昔,佳木斯人民不能忘记过去的悲痛历史,也永远不会忘记佳木斯地下党在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一、佳木斯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一年, 倭奴侵蒙滿。 半載間, 杀我同胞似牛馬, 血流东北边。 ……” 这是至今仍然流傳在磐石县老根据地人民中的一首抗日歌謠。它如实地描繪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被奴役、被殘杀的悲惨景象。东北人民,为了反抗日寇的血腥統治,摆脫亡国奴的生活,爭取民族的独立解放,遂奋起反击,抗日的烽火很快便燃遍了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一周之内,辽、吉两省的千里河山,辽河之滨哲里木盟的广阔平原,大部分土地沦于日寇铁蹄之下.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各部爱国军民纷纷投入了抗日斗争的洪流.同年十月,李海山挺身而出,自行起兵抗日,他组织和领导了一支约五千余名蒙古骑兵的抗日武装队伍,初为收复失地,血战通辽;后又转战赤峰、热河、察哈尔等地,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多次的英勇战斗.他在蒙古民族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1910年,朝鲜被日本强制“合并”沦为其殖民地,朝鲜爱国志士被迫来到中国东北地区继续坚持抗日独立运动.20世纪30年代,东北的朝鲜民族抗日革命者大都自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他们肩负着直接投入中国革命和积极准备、努力促进朝鲜革命的“双重使命”,与东北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进行着长期的抗日武装斗争.朝鲜民族共产主义者以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段历史是中国东北抗日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朝鲜抗日民族独立解放斗争史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是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于这段历史两国史学界应该采用“一史两用、历史共享”的观点去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东北抗日战争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全中国而首先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率先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在长达14年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以南、乌苏里江以西的广大三江平原地区,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以弱胜强,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英勇不屈,歼灭了大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阴谋计划。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赂中国的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九·一八”事变后,全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日本人民也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镇压,不断发动了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各阶层人民在日本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不断掀起各种形式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64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武装入侵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侵略军的铁蹄蹂躏了壮丽的东北河山,东三省人民陷于腥风血雨的灾难深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军民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振长缨,缚强奴,共赴国难.于白山黑水之间,在桦江辽河两岸,与日本侵略者喋血奋战,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抗日斗争,“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门户,北靠俄罗斯.水陆交通便利,是军事战略要地.日本侵略者为加紧镇压抗日力量,在这里派驻重兵,妄图把佳木斯变成围剿抗日联军,向北进攻俄罗斯的军事基地.在东北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佳木斯地下党活动在敌人重兵据守的心脏.发展组织,宣传群众.武装群众,配合抗日联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地下党中的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献身.血沃三江!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今天,抚今追昔.佳木斯人民不能忘记过去的悲痛历史,也永远不会忘记佳木斯地下党在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佳木斯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形势的影响下,佳木斯成为东北地区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早在1930年夏秋之际.共产党员唐瑶圃(原名唐吉昆,化名姚新一)从北京弘达  相似文献   

16.
强者的歌吟──东北抗日爱国文学铁峰抗日爱国文学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反帝爱国文学.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抗日救国斗争的历史见证,亦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日到底的艺术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浓郁的民族意识,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战斗精神,既有历史...  相似文献   

17.
评萧军萧红的两部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沦为殖民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抗日队伍经过整编,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帝国主义及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在黑龙江建立“集团部落”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发动侵略战争,迅速占领了辽吉两省的大部分,并向北染指黑龙江,11月侵占省城齐齐哈尔,此后,东三省沦陷于日本殖民统治下长达14年之久.日本侵略者为维护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日力量,隔断人民群众与抗日武装的联系,强制推行了一项“集团部落”统治政策.  相似文献   

19.
王惠宇 《河北学刊》2006,26(6):226-228
本文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在与日本缔结中立条约的过程中与中国东北抗联的关系,剖析了1940年底东北抗联进入并滞留苏联境内的原因,解析了《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东北抗日斗争的消极影响。由此认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所谓“战略转移”,并非是主动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武装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英雄的东北人民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拿起武器,同侵略者作拚死的斗争。这场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