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心理对文学有着重大影响.从文学发展轨迹来看,甚至可以说,一个时期的社会心理决定着该时期的文学基本面貌.小品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艺术门类,且迅速繁荣并占据着戏曲舞台的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小品的内容与形式恰当地反映了当代社会心理的变迁,迎合了社会转型期各社会群体(阶层)的心理需求,多方位地呈现了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青少年网络社会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环境、对青少年单一的评价系统、学业和就业的巨大压力、群体内部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等,都是促使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要使青少年从根源上戒除网络游戏成瘾,摆脱由此造成的心理危机,仅靠单纯的心理辅导、正面... 相似文献
3.
李卫朝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2):50-53
近年来,在推进文化战略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仅仅从文化搭台、经济(旅游)唱戏的思维模式出发,这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发挥其作用。应该着眼于文化凝聚力这个概念,在厘清传统文化与文化凝聚力的关系基础上,细致入微地从文化变迁、地区差异、人员区别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剖析,以真正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能量,从而提升当代文化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土地冲突的风险解读:利益、危机与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各地土地冲突事件频发,给社会稳定和安全带来诸多挑战,而学术界多以群体性事件和集体行动理论来解读土地冲突。本文利用社会风险理论的相关内容对土地冲突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解读,通过理论分析和质性研究可以发现土地冲突中主体结构的断裂分化带来了利益整合的风险,土地冲突中主体行动的烈度升级带来了危机控制的风险,土地冲突中信息传播的气场营造带来了秩序形塑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信息公开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收集是政府危机决策的依据,信息发布是稳定社会情绪、调动社会力量共攘危局的手段,但是,政府、媒体和公众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了对于信息公开的不同态度。信息公开的过程就是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只有整合利益、达成共识,提高公共危机中信息公开的水平,才有利于促进公共危机的治理。 相似文献
6.
郑海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1):17-19
健康的社会心理是社会转型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转型都要保持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心理发展的一致性。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多元价值冲突造成的价值迷失、利益失衡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剧烈变迁滋生的社会焦虑,这些社会心理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心理在价值引导、利益整合和意志激励方面的调适作用,保证社会系统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布局,表达出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培元固本的主体自觉意识.中国地域辽阔,生态复杂,民族众多.生态文明作为“人和”问题,不仅要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互为用,还要有各地、各民族及其文化的能动参与.基于中国国情,结合学科新知,将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的区域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相结合,以中华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导向,构建“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民族关系.中国学界、政界凝聚力量,实现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联袂建设,达成民族团结与美丽中国携手同行的生态政治学共识. 相似文献
8.
个人与群体是唯物史观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哲学史上,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主导性思想是实体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已经影响甚至阻碍了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此,从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向就成为其理论的最新诉求.与实体性思维方式相区别,关系性思维不预先设定思考问题的前提或基础,而是在互动关系中动态追问其前提或基础.在关系性思维的引导下,探究个人存在的群体生活类型,重新阐明个人存在与群体生活之间互渗互斥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安德森名著《想象的共同体》中视“民族”为近代印刷品和方言兴起的产物,该书中译者吴叡人加以错误的引申,杜撰所谓“台湾民族”,妄图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固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连接。林书扬则从唯物史观出发,强调物质生产在民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这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若合符节。林书扬还具体表述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只有民族自主自力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推进社会进步,符合全体中华同胞利益。而民族自卫权的确立、全体人民生存权的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等强有力事实,无不证明了祖国大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两岸统一乃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卡尔·费格里奥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2,(4):92-111,6,7
集体记忆
与个体记忆一样,集体记忆是维系认同的关键。不过笔者认为,集体认同本质上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常有自我消解的可能。认同与其消解之间的对立造成了一种内部矛盾,亦即矛盾情结,它类似于弗洛伊德(Freud1930)所说的“文化中的不适”(Unbehagen in der Kultur)。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的同时,利益群体日益多元化及其矛盾明显化。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寻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利益群体矛盾,使各种利益群体的诉求都能得到充分的表述和尊重,各自的利益能得到适当的协调,只有在这样的局面中,才有可能保持一个社会的和谐;也只有这样的和谐,社会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一种社会思潮或观念的形成研究 ,只有和其主题词汇的流行与传播程度结合起来考察 ,才能更有说服力。从思想史的角度看 ,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形态 ,首先表现为一种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或意识生成、强化的历史进程。本文着重考察了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观念从萌生到基本形成 ,也即其主题词的出现、传播、内涵演变的有关历史 ,重在揭示立宪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与这一观念发展的历史联系 ,并彰显了有关人物的思想“贡献”。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1989年8至4月参加为期近40天的某市市情调查。通过全面搜集建国以来历史与现实、静态与动态的资料,并通过千人问卷调查、百人走访等方法,对该市各利益群体状况作了比较细致的调查,初步理清了一个城市社区中各个群体的复杂利益关系。我们以相对独立的社会利益单元——利益群体作为考察对象和逻辑起点,具体地剖析了它们的现实状况、利益关系和矛盾。(一) 我们调查的是一座轻纺工业发达、拥有30万人口、临江且被国家定为第一个综合体制改革试点的 相似文献
14.
在冷战体制下,朝鲜半岛是东西方冷战的重要舞台,日韩关系研究历来都是当代东亚区域史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和难点。《当代日韩关系研究(1945—1965)》以二战后日韩围绕战争赔款及财产请求权、渔业及日本和韩国有主权争议的水域"李承晚线"、在日韩国人的法律地位等两国之间悬案问题展开的七次会谈为主线,利用日、韩、美新近公布的一手资料,并跨越传统外交史的局限,以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史的视角对1945—1965年的日韩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不仅弥补了国内日韩关系研究中的不足,也开辟了基于第一手资料研究当代日韩问题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中韩建交以来,日韩关系研究成为国际关系舞台上的热点和难点。安成日博士《当代日韩关系研究》利用日、韩、美新近公布的第一手档案,以战后日韩外交课题、外交悬案、建立邦交、战争赔款、李承晚线等问题展开的七次会谈为基本线索,用实证研究法对1945-1965年间日韩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点明制约日韩关系进展的关键要素是:国家安全、民族仇恨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批判思辨历史哲学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危机概念的"社会事实"和"历史意识"双重向度统一起来,使之成为其"唯一的历史科学"的重要范畴。蕴含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中的危机观念,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和"终极性危机"两个层面危机的无情揭露和深刻剖析中,得到了具体的展开。传统上理解的马克思危机理论由于自身的缺陷,与马克思的危机观念渐行渐远,面对如此困境,重构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和有良心的知识分子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上海和纽约两大城市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生活方式下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历程.但两大城市都有穆斯林少数民族群体的社区组织存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大致相同的任务:如何对待宗教活动场所的问题?如何规范清真食品的供应问题?如何管理穆斯林社区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中如何调解市政府与社区的关系问题?如何开展宗教对话和宗教理解的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方面,两大城市都有成功的经验和值得汲取的教训.由于两大城市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环境中,因此它们在都市社会与穆斯林少数民族社团的关系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试图以现代性危机为视角,分析现代人及其现代生活的知识基础及其社会后果。本文认为,前现代生活的最主要特征是“神”为人立法,即宗教信仰以及组织化的教会为前现代生活提供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标准;现代生活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个人的理性自主与权利,它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精神基础,即“知识”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取代了“信仰”的地位与作用。秉持这样的认识。本文分析了古今生活之变背后知识基础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关系"式利益联结及其政治影响分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与社会场域中,"关系"作为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人际互动模式,衍生出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式利益联结.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关系"式利益联结对政治领域仍有较大侵蚀.编织、维持与公权力掌握者之间的私人性关系成为社会主体争取利益的便捷途径,其中不少商企群体借用"关系"资源与权力掌握者之间建立了亲缘式、熟人式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通道."关系"式利益联结运行中的特殊主义、隐蔽性、非规则性等特征对现实政治带来消极影响,需根据其具体的发生领域和影响范围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