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昭君的形象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事实基础上的,但其滚雪球似的发展速度,已将内涵扩充到极至,原有的史实便为丰富复杂的形象所淹没。或以其为民族友好的使者,或以其为民族屈辱的典型;或颂其忠君,或愤其失节;或哀其不幸,鸣其不平,或扬其声名,赞其伟业等。在人们反复叙述与咏叹的过程中,昭君故事的主题不断得到修正,事件的意义逐渐明朗,昭君的形象日益丰满。  相似文献   

2.
民主·法治·人权--董必武宪政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必武作为无产阶级法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法学思想非常丰富。他有关宪政的论述比较完整,其宪政思想中,民主是其核心,法治是其基石,保障人权是其目的,由此而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批评有其独特的标准,为人强调有德者必有言的道德至上论;为文主张文以载道的道本文末论。根据这一标准,理学家在对屈原进行道德人格评价时,既充分肯定其忠君爱国精神,又批评其露才扬己、凸显君过的狂狷个性。而在评价其作品时,一方面赞扬其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又批评其不知道、不求道。这使得其楚辞研究呈现出强烈的理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释<诗经>的"其"字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其”字句 ,即《诗经》中带“其”的句子。可分成三类 :第一类“其”字句中的“其”为指示代词 ,多数作定语 ,也有作主语、兼语的。第二类“其”字句中的“其”为语气词 ,如“雨雪其 雨方”、“静女其姝”中的“其” ,不是词头 ,而是语气词。第三类“其”字句中的“其” ,和疑问代词“谁”、“何”、“曷”或指示代词“彼”连用 ,以加强疑问语气或强调指称。  相似文献   

5.
行政审判权是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形态。从国家权力配置的视角考察行政审判权,应关注其正当性基础、功能模式、组织形态和行使界限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其正当性基础,既要关注其合法性,又要强化其可控制性和中立性;其功能模式,既要实现客观法秩序维护,又要彰显主观权利保护;其运行组织,既要注重其独立性,又要突出其专业性;其行使界限,既要适时拓展其疆域,又要合理界定其审查强度。  相似文献   

6.
眉公没有专门的思想论著,但其思想从其著作中有所体现。本文深入其著作,从其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入手,结合其年谱及其他史料记载,全面探究其思想,力图对这位长期以来颇受争议、亦儒亦僧亦道的山人作出全面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7.
世族是中古时期据有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以家风、家学为主要内容的世族文化 ,是当时各大家族延续其家世、维持其门第、提高其门望的关键性因素。世族之家风 ,即其家族之精神传统 ,其表象虽然纷繁 ,但其核心则是儒家礼法规范 ,讲求孝义 ;至于世族之家学 ,其最重儒家礼学 ,并且包容文史、杂艺等 ,以增强世族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冷战结束后,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迅猛发展并发挥出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由于相关国际法律的缺乏与其自身的局限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行为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靠国内法对其约束已经显现出局限性。参照其对国际法立法与实施做出的贡献来看,其已经具备了成为国际法主体的资格。为了规范国际非政府组织,把其更好的纳入国际法治轨道,使其更有效的在国际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国际法规制。  相似文献   

9.
刘熙载诗歌中的儒释道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载是晚清大儒,其一生恪守儒家传统。代表作为《持志塾言》、《艺概》等。然而,在其较少受到关注且为数不多的诗作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以儒家为根基、兼容佛老的思想淬炼之轨迹。本文拟从其诗歌入手,探其思想之崖略。  相似文献   

10.
Rap虽然是流行音乐史上最为反叛的音乐形式,但由于其自身的原因与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了其衰败的必然性。其反叛性与商品性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加速其变化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叶宪祖中进士为界,把他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叶宪祖主要以潜心读书为主。后期,叶宪祖面临的不再是个人的升沉、得失,而是严酷的社会现实,黑暗的政治体制。叶宪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戏曲家,与他的家学渊源是分不开的。叶家乃书香门第、科举世家,其父叶逢春对叶宪祖的影响尤为深重。叶逢春工诗、工古文辞,喜曲。耳濡目染之下,叶宪祖也善为古文辞,喜曲更善于谱曲。叶氏先祖勤政爱民、不畏权贵的传统也影响着叶宪祖的为人行事。博采众长、注重讲学更是对叶宪祖的戏曲创作与审美取向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熊十力先生的思想有一个由佛归儒的过程.依据熊先生晚年著作<存斋随笔>,通过对儒佛两家两个原创概念"昭明"与"无明"的分析,认为熊对儒佛二家思想在学理上的抑扬根基于其形上信念的抉择在佛家以"无明"为人与世之根本特征和儒家以"昭明"为人与世之根本特征的形上信念抉择中,熊先生亲近了后者,疏远了前者.这种相对的亲近与疏远而不是绝对的执着和抛弃根源于宇宙人生证验的二重性,它决定了熊先生学兼儒佛而归于<易>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思想内儒外道,对“不朽”价值的执著追求贯穿其一生出处行状。陶渊明由“仕”到“隐”的转折是以退为进式的战略转移。归田期间他所走的路子是藉诗文彰显自我德性形象以实现立名垂世而不朽的“立德”之路,“以文传世”服务于“立德垂世”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严复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他所认定的中国哲学的经典是《周易》、《老子》、《庄子》。严复十分重视《周易》,尽管没有像对待《老子》、《庄子》那样进行点评,他对《周易》的诠释围绕着哲学思想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前人以宗教言《周易》的局面;严复对《周易》的解读是其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富有开创性。  相似文献   

15.
朱蕴山的革命生涯长达70余年,自少年时代即饱读诗书,立志为民,他19岁时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行动,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国民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朱蕴山一生全身心投身革命事业,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以诗纪事,以诗言志,写作数百首诗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他40岁以前的诗作中,简析了朱蕴山青少年时期寻求真理和勇于实践的成长历程,突现朱蕴山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士的主流意识是积极入世,追求成功,追求名利。人们普遍把功成名就当作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准。苏秦就是人生观领域主流意识的代表。他的人生目标明确,角色定位清楚,意志坚定顽强,在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永不服输,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相似文献   

17.
叶浅予创作的写意舞蹈人物实现了速写造型与笔墨意蕴的有机结合,具有明显的寄情画面、意笔工写的风格特征,奠定了他在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重要地位.以叶浅予舞蹈人物画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1954年后的代表作品.通过对这些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与方法的论述,揭示出叶浅予舞蹈人物画的创作风格,即表现内容的寄情性和表现形式的意笔工写性.  相似文献   

18.
30年代初梁实秋从文化中心的上海来到相对边缘的青岛。他在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四年所进行的教学、翻译及其他学术活动,表面看来是"逃避"或"败下阵来",其实是他重新认识现实,重新认识自己,重建文学自由话语的积累和准备。沉潜四年之后,梁终于做出再次回归新文化中心的选择。这体现了30年代中国一部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真实———想超脱终又不甘心的精神矛盾。所以青岛四年对于我们研究梁实秋也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海大学的朱子彦先生在其《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一文中指出:诸葛亮秉政时,不仅大权独揽,且以“太上皇”自居,其竭尽全力北伐,其目的不是为了“兴复汉室”,而是冀图通过北伐来树立绝对权威,一旦条件成熟,“诸葛亮本人,抑或其子孙极有可能易代更祚,登上帝位。”本文认为朱文的这一观点建立在感性化的认识与判断上,缺乏事实依据,很有商榷之必要,故对朱文的基本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0.
小托马斯·J·沃森是美国杰出的CEO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小托马斯·J·沃森的成长过程和管理手段,指明他在服务和执掌IBM的过程中,完成了由家庭企业向专业化管理的过渡;其主导开发的"系统/360"型计算机,奠定了IBM在计算机行业的领先地位;他创新经营理念和革新管理模式,培养责任感,并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也能生存的观点。另外,小沃森知行知止,适时引退,对家庭企业的发展很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