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一向认为,有两个人将篮球运动在中国推向巅峰。 一个是姚明,一个是樱木花道。 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虚拟的。 一个是出口的,一个是进口的。  相似文献   

2.
张雨 《老友》2011,(10)
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一字诗与半字诗,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日偶见江心一艘渔船,船上渔夫正在垂钓。乾隆触景生情,令身边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纪晓岚稍加思索就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  相似文献   

3.
王蒙 《社区》2009,(2):29-29
生活不是单一的,情绪也不是单一的。欢乐和痛苦,压抑和奋争,胜利和挫折,常常交织在一起。喜悦,是一种智慧,一种超拔,一种悲天悯人的宽容和理解,一种饱经沧桑的充实和自信,一种光明的理性,一种坚定的成熟,一种战胜了烦恼和庸俗的清明澄澈。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朝霞,它是无边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4.
别情     
j 一别离的笙歌 一..响在层。酉的背后 ~短短的相聚0 一又是长长的挥手 ~末完成的诗 一酥黼然争双墼一心事跋涉争里一 …终究与清风擦肩而过~留不住的 一只把黑夜的雨丝_一弹螯忧嚣音色。。一道不出珍重。。0 一,思念的指针j 一巳遥遥指向离别尽头一不错等侯。。。i 一,不为任何的许诺j…在浪迹过后 一旅行的舟 一若还能再相逢 ~ 一,那是牵牵系系 一无法忘情的 不舍~一_警誉一别情  相似文献   

5.
“太一”一词,文献中多有记载。“太一”性质与内涵,不同文献记载各异。综观文献记载和相关研究成果,“太一”内涵实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哲学概念的太一;二是宗教概念的太一;三是星象概念的太一。先秦时期,“太一”内涵多具哲学意义;汉代,“太一”的宗教内涵更加突出,是国家祭祀的最高神祇,同时又兼具其他内涵。这既说明太一信仰的普遍化,亦表明太一内涵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混合与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弓一田一田一村为清季词坛大宗师,其校刊《弓一田一田一村丛书》及身后门人所辑《弓一田一田一村遗书》,沾溉词林,厥功甚伟。其自作词,自王半塘已推为六百年来独得梦窗神髓。王国维则云:“《弓一田一田一村学梦窗,而情味较梦窗反胜。盖有临川、厂卢陵之高华,而济以白石之疏越者。”张尔田为弓一田一田一村三十年挚友,其论弓一田一田一村词,尤多且详。所撰《弓一田一田一村遗书序》云:“先生为词,跨常迈浙,……凝之有宋,声与政通。如范,如苏,如欧阳,深文而隐蔚,远旨而近言。三薰三沐,尤在觉翁。”其《与龙榆生论弓一田一田一村词事书》云:“…  相似文献   

7.
《山西老年》2014,(11):32-33
守候一片自己的清净 一个人的内心,要像一捧清澈的水。风来,只是一道道涟漪,终究会归于平静;雨落,只是一些些涌动,终究会落幕成寂;云过,只是一道道风景,终究会成为记忆。守候一片自己的清净,无关尘世,无关风月,只是一种善良,一种淡然,一种恬淡。  相似文献   

8.
朱文杰 《老友》2011,(10):45-45
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一字诗”与“半字诗”,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日偶见江心一艘渔船,船上渔夫正在垂钓。乾隆触景生情,令身边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纪晓岚稍加思索就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100个温州商会,是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的响亮品牌。那么,也可以说。内蒙古温州总商会,是100多个温州商会的一个品牌。她的建设,一年比一年好。她的工作,一年比一年火。她的贡献。一年比一年大。她的荣誉,一年比一年高,从自治区先进民间商会直至全国先进民间组织。这在各地的温州商会中,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这是一首响亮的商会之歌,也是一首响亮的北国之歌。  相似文献   

10.
当人民共和国的列车驶到第50个里程碑的时候,激起了无数中华儿女的不尽回忆。回忆一段一段的路,回忆一幕一幕的景,回忆翻过的一座又一座的山,回忆蹚过的一条又一条的河。回忆春风,回忆秋雨;回忆崎岖,回忆坎坷;回忆辛酸,回忆美好;回忆痛苦,回忆快乐。每个人的回忆都是一本书、一场戏,每个人的回忆都是一次检阅、一次洗礼。  相似文献   

11.
一“一阶三宫”在民族音乐创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一阶三宫”是民族七声清乐调式中的一个特征。它区别于其它的民族七声调式。而民族七声清乐调式是现代音乐创作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民族七声调式。其二“一阶三宫”具有民族调式,近关系转调的作用。首先,我们应把乐曲中的“一阶三宫”现象,应该看作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在音乐创作中形成的一种音乐创作现象,它不只是一种现象,而且是一种音乐创作理论的积淀。今天,我们来了解这一理论,研究这一理论,就是要把民族音乐不断的向前发展。而作为一种理论“一阶三宫”始终存在着对于民族音…  相似文献   

12.
没有人知道,下一次瘟疫将在何时或者何地发生,或者下一次瘟疫将来自大自然的攻击还是生物恐怖主义的攻击。 可是,下一次瘟疫即将发生。 下一次瘟疫或许来自一种新发现的致病因子,或者来自一种自然突变,这种突变产生一种旧微生物的新变种。下一次瘟疫甚至可能是从某个实验室逃逸出来的。或者,下一次瘟疫可能由某种微生物引起,这种微生物在变得能抵抗标准抗生素后,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3.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天,天气很好,我决定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我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射击一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看他练习,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一颗颗接过来,一颗颗打出去,当然,他都浪费掉了。从那妇女的眼神可以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  相似文献   

14.
人生曲线     
管卫中 《社区》2008,(35):1-1
世间的一切事物,其运动轨迹都是波浪形的。山脉的起伏是一条曲线。河流的下跌与上冲是一条曲线。春、夏、秋、冬的气温升降是一条曲线。月亮的圆缺是一条曲线。鸟儿的飞翔路线是一条曲线。音乐的流动是一条曲线。股市的涨跌是一条曲线。心律的跳动是一条曲线。人一天心情的好坏,是一条曲线。  相似文献   

15.
我家的收藏室,摆着三台截然不同的电视机。它们一台比一台大,一台比一台先进,一台比一台更漂亮。它们谱写着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动听的歌谣!听奶奶讲,我家可是村上第三个有电视机的家庭,那是一台小型电视,颜色只有黑白,频道也不多,而且没有遥控器,只能用手进行操控。一到傍晚,大伙都闲下来了,就都到我家  相似文献   

16.
著名作家王蒙说得好:“我总觉得语言也是一种艺术、一种音乐,是打开一种人心、一种文化的钥匙。多学一种语言等于多长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个舌头和一副头脑。”(见王蒙评论集《创作是一种燃烧》第260页)陈学迅同志的《双语——是提高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就是专门探讨和研究“多学一种语言”,多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的一本书。作者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结合人类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生曲线     
世间的一切事物,其运动轨迹都是波浪形的。山脉的起伏是一条曲线。河流的下跌与上冲是一条曲线。春、夏、秋、冬的气温升降是一条曲线。月亮的圆缺是一条曲线。鸟儿的飞翔路线是一条曲线。音乐的流动是一条曲线。股市的涨跌是一条曲线。心律的跳动是一条曲线。人一天心情的好坏,是一条曲线。  相似文献   

18.
先周时代周人实行兄终弟及制,因此,周公据武王"乃今我兄弟相后"的意愿,即位为王。据兄终弟及制,周公理应再传位于管叔、蔡叔等其他的兄弟。但周公却力图改革,推行一继一及制,即传一次子,传一次弟,再传一次子,再传一次弟,依次类推。从而使管蔡即位为君的希望成为泡影。管蔡联合武庚叛乱,周公予以镇压,捍卫了新生的一继一及制。根据一继一及制,周公本可以传位于其子伯禽,但却传位于武王之子成王,以表明改制创新的公而无私。一继一及制在西周时期盛行了二百余年,"厉始革典",周厉王改革旧制,不再传弟而传子。此后周王朝基本上确立了"子继之法"。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中外学者虽然相继发现了一继一及制,但却囿于王国维西周实行"立子立嫡"即嫡长制的成见,不能对一继一及制做出正确的判断。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更兴起了对一继一及制的否定抹杀之风。有必要通过讨论,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秋声     
方华 《百姓生活》2012,(11):1-1
正噌——是一只蚱蜢弹跳的声音。如果你不蹑足敛息,就不会听见这轻松的一跃。一道优美的曲线里,生命,跨越了季节。夏到秋,就这么短暂,就这么潇洒。阳光还在深情地抚摸一枚阔叶,秋就在一场凉风里,把一茎绿草当作岁月的琴弦,轻拢慢捻一首月光之曲。噌——是一只蚱蜢生活方式的表达,也是季节的弹跳。啪——一只谷荚炸开,让田间的小鸟惊悸。小鸟还未从一片摇曳的叶尖上回过神来,一颗小谷粒,就快  相似文献   

20.
妙语佳言     
其实,不是所有的树都在开花,而是所有的事物都在开花。瞧那石缝里的涓涓细流,一滴一滴地往外涌,一滴就是一朵花;一线一线地往下淌,线线织就花蕊。连偌大的水库也是一朵烂漫的花。居高鸟瞰,那水面就是一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