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对我国的特种养殖业来说,是充满寒意的一年,一些所谓的“特养龙头企业”纷纷土崩瓦解,个别红极一时的特养企业也开始步覆艰难,太多的失败、太多的骗局,使特养业面临着一次严重的信任危机。人们不禁要问:特养行业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今后的特养业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特种养殖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有的红红火火;但也有的很快“破产”。我是一位特养爱好者,通过十几年的养殖,逐步认识到,要搞好特种养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准确预测,注重销路。众所周  相似文献   

3.
吴健 《小康生活》2002,(2):27-27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池塘养殖鳜鱼产量较低,但产值与普通“家鱼”高出约10倍,利润高出4~13倍,成为特养热点,池塘单养鳜向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池塘条件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4.
杨岔梅是山西省吉县吉昌镇祖师庙村村民,如今,年已57岁成为该县远近闻名的特养大户。她兴办的“吉县肉鸽繁育场”两年来繁育出售种鸽4600余对,出售肉鸽12000余只,纯收入达8万余元,被当地妇联确定为致富示范户,  相似文献   

5.
2001年第3期《专业户》刚到,邮递员手里刚拿到,我就翻看起来,发现《浙江推出龟鳖名牌产品》一文,该文介绍了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特养学会的“龙头阁”牌20种乌龟被评为名牌龟类产品,这引起了我们的“名牌”意思,我认为,一个企业必须创出名牌,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打开销路,永远不败之地,成为长胜将军,《专业户》杂志也一样,是我们农民心中的“名牌产品”,你拥有一本《专业户》只要1.60元。往往只花几分钱,就可寻得一条可  相似文献   

6.
熊飞 《小康生活》2001,(8):18-19
近年来,人工养鳝成了热点项目。要过好”血关”:(1)种苗质量关。人工养殖鳝鱼,首先需要有足够数量,且大小基本一致。据我所知,养殖户所需的鳝种,多数靠野外捕捉。有电捕、药捕等,因此,在捕捉、运输过程中,不少鳝苗受到人为损伤,质量很难保证。一些所谓的“特养场”、“研究所”在看准了人们对养鳝技术缺乏了解,鳝种难寻、鳝苗难购的情况下,为迎合养殖者致富心切便把养鳝吹成“黄金产业”,包赚不赔,并四处收购野鳝冒充种鳝,卖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天价”。  相似文献   

7.
特种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一些珍稀动物品种在我国很多地方形成了规模化养殖。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和考察经历,现将我国特种动物养殖基地整理如下,供读者朋友参考。(1)广水特养第一家湖北广水市是我国最大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近  相似文献   

8.
我场是大型专业化特养培育基地,免费传授全套养殖加工技术,长期供孕蝎0.8-1元/条、常年以死换活。签订法律保价合同。金红头孕蜈蚣2元/条,中华地鳖虫土元种卵190元1组,孕水蛭(蚂蟥)0.8元/条,量大优惠;赠送养殖光盘,  相似文献   

9.
互通信息     
特养最新行情与前景据最近全国特种养殖会议信息,当前特种经济动物市场热中有冷,其最新行情与前景是:(一)毛皮动物。貉、貂、狐在国内外市场走俏,一对种狐国内售数千元。由于国内外市场对珍贵毛皮需求甚殷,将推动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两三年内将进入黄  相似文献   

10.
俞志成 《小康生活》2002,(11):28-29
特种野猪是经过驯化改良后的一个特养新品种,实践证明,扩繁后基因稳定,繁殖率高(每胎产6—14头),饲料易得,抗病力强,适合于农家圈养和规模化养殖。野猪肉脂肪少,营养价值高(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1.5倍)饲养前景广阔。然而.有些饲养户因观察不细致或鉴定母野猪发情错过了时机,推迟了发情周期,  相似文献   

11.
石方志 《小康生活》2004,(11):47-48
一、注意摸清市场。选准项目投资前应对项目、品种进行分析,把握好市场方向,项目选好后,应到一些大单位、知名场家或科研单位、并持有农业部统一印制的《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引种,以免上当受骗。专家认为,目前宜发展的特养品种有肉狗、肉兔、肉鸽、山鸡、鹧鸪、贵妇鸡、黑丝毛乌骨鸡、中华宫廷黄鸡、丝光鸡、绿壳蛋鸡等品种。肉狗养殖近年虽然剧增,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发展势头看好。肉兔销售一直较好。肉鸽养殖稳中有升,以白羽王鸽更为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校《石仓契约》中十余个疑难俗字。即“”“”“/樁”“”“”“”“”“”“”“”“”“”当分别为“背”“埕”“椿”“棟”“發”“荒”“窟”“瓦”“窑”“選”“種”“衆”的讹俗字,而非“貨”“罐”“樁”“揀”“叢”“疏”“掘”“”“瑤”“達”“耕”“裏”;“柚”“埬”分别为“抽”“棟”的换旁俗字,而非“柚”“堜”; “”为“拙”的讹字,又“拙”通“掘”;“”为“領”的讹俗字,又“領”通“嶺”,而非“镇”字;“”当为“魁”的讹俗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石仓契约》中俗字释读疏漏进行了考释与补正。“//”均当为“背”的俗字,而非“堦”或“嘴”字;“”当为“此”的俗字,而非“尖”字;“”当为“短”的俗字,而非“缺”字;“”当为“尖”的俗字,而非“炎”字;“二小二勿”被误释为“二小二不小”,实为“二丝二忽”;“统纳”被误作“统纳”,实为“充纳”,“搭”被误作“榀搭”,实为“品搭”,其中“充”“品”分别受“纳”“搭”类化而作“统”“”。  相似文献   

14.
“泰山石敢当”词义难解,“石敢当”之人于古史无征。通过“泰山皇玺”的考证,得知“泰山石敢当”实为“泰巖 當”误写讹传,而“當”字应释为“堂”或“皇”,因而“泰山石敢当”原为“泰巖堂”或“泰巖皇”。“泰巖堂”即“泰山明堂”, “泰巖皇”即“泰山皇”。“泰巖堂”石碑,为古时“镇堂神石”,“泰巖皇”为原始“泰山神”。“泰山神”原应为“神龙禹皇”。  相似文献   

15.
人们通常以为佛教的“出世”即意味着“出家”,这是始于原始佛教时代的一种误会,将“在家”与“出家”,“社会生活”与“山林古寺”对立起来。小乘佛教的“出世”精神打破了这种二元对立,即“出世”并非一种空间转移和身份转换的问题,却视“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等为对立的二元。大乘佛教进一步打破了这种妄执,以体用不二的逻辑,从根本上实现了“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自度”与“度他”等的不二一如。在大乘佛教,“出世”是“入世”的本性,“入世”是“出世”的相用;可以说,“出世”即“入世”,“入世”即“出世”。  相似文献   

16.
在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中,“工农”诗人的“文化翻身”,既有“真实”的一面,又有“虚幻”的一面;既是一种“解放”,又不是真正的“解放”;既存在“翻身”的“可能”,又是有“限度”的“翻身”。“工农”诗人经历了“无权说”到“有权说”,从“无法说”到“学会说”,从“不敢说”到“大胆说”的“文化翻身”的过程。而“新民歌”的生产方式、创作主体对“解放”的短视以及意识形态的伦理诉求,则是规限“工农”实现真正“文化翻身”的显性或隐蔽因素。  相似文献   

17.
“诚”是张载“天人合一”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诚”乃“太虚”之“实”,“太虚”之“实”在于“气”。从天道而言,天之“诚”在于“太虚”,“太虚”因是“气之本体”而为实有,万物因“太虚”之“诚”而真实无妄,生生不息;“太虚”虽有“虚”的名义,“实”(“诚”)却是它的本性,张载以“太虚”之“实”对抗佛道之虚妄、空无。从人道而言,“太虚”是价值本原,人类应秉承“太虚”之“诚”性,在体认“性与天道合一”基础上实现“天地之性”;工夫之“诚”在于实行实践,张载主张在躬行礼教、践行仁孝之中体现“诚”的精神。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与儒家价值的正当性都在张载对“诚”的诠释中获得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出土医书中的时间副词有“既”“已”“乃3”“尝”“刚”“将”“且”“欲”“行”“疾”“遽”“急”“立”“先”“后”“然后”“乃2”“初”“始”“纔”“豫”“蚤(早)”“久”“终身”“终古”“徐”“稍”“并”“时”“常”“恒”“即”“辙”“乃1”“有顷”“物(忽)”“暴”37个,单音词33个,复音词4个,以单音词为主,基本上承自先秦文献。出土医书的时间副词的使用具有新的特点:时间副词“既”有3例,“已”有60例,出土医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口语性极强,因此,时间副词“已”和“既”的更替至少到汉代口语中已经基本完成;时间副词“将”有16例,“将”除了用于诏书等特殊的文体中,还经常用在口语性较强的医籍文献中;从信息突显的角度看,出土医书中“毚”字句处于背景位置,而后续句处于前景位置,“毚”只表单纯短时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敬语因素,日本人在运用日语进行交际时,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注意敬语和非敬语的问题,比如说:在一个家庭里,丈夫与妻子之间,丈夫自称“我”时,用“”或“”,不用“”;妻子自称“我”时,用“”或“”,不用“”或“”。丈夫称妻子“你”的时候,用“”或“”,不用“”:反过来妻子称丈夫“你”时,只能用“”,不能用“”或“”。“”、“”是男性用语,“”、“”是对平辈或晚辈使用的人称代词,“”和“”是谦让语和女性用语,“”是敬语。  相似文献   

20.
对本体的追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人”对“天”、“上帝”、“诸神”的膜拜,到对“始基”、“逻各斯”、“理念”、“道”、“理”等的探求,再到对“存在(是)”的贞认,标志着“人”对本体的认识的进步。“人”对本体的认识是由对“是者”的探求而深入到对“是”的贞认的,这也是“人”自科学意识苏醒之后哲学意识的苏醒。“是”显现于“是者”,对“是”的把握是“总有一天会死”的“人”。在持守“思”与“是”同一的境域中,“人”能通过“思”实现对“是”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