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析WTO争端解决的国际法拘束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TO成立以来的实践表明 ,其争端解决具有相当强的国际法拘束力 ,保证了WTO各项规则基本上得以有效实施 ,成为该组织的核心机制。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 ,分析WTO争端解决的国际法拘束力 ,着重从WTO争端解决的拘束力之条约依据、实践考察和存在问题三方面进行研究 ,并力图从一般国际法理论的高度来解释WTO的争端解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由于受WTO决策程序的限制,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实际承担着条约解释的职能。本文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解释的习惯规则,指出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主要通过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宗旨解释、有效解释以及辅助解释等方法来澄清WTO规则。  相似文献   

3.
禁止反言能否适用于WTO争端解决?由于DSU等WTO协定没有规定该原则,各国对此意见不一。作者指出,作为一个被国际法院等司法机构适用一般法律原则,禁止反言可以通过条约解释时的嗣后惯例或者善意履行等适用于WTO争端解决;但是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将该原则引入争端解决时非常谨慎;当WTO成员负有表述义务时,沉默可以引发禁止反言;本文还提出禁止反言是一项程序性事项,不会增加或减损WTO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WTO法律解释对其协议的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争端解决机构在解决贸易争端的活动中形成了一整套WTO法律解释规则.本文对WTO法律解释规则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论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涵盖协议和各种国际法渊源在 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适用 ,进而阐明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指出 WTO争端解决机构适用各种国际法渊源主要是为了解释和补充涵盖协议的规定。我国可以通过深入研究 WTO争端解决的案例 ,来理解和掌握涵盖协议的具体含义以及各种国际法渊源的适用 ,增强诉讼能力 ,以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论气候变化条约体系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非政府组织一直以来对气候变化条约体系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的气候变化条约却并没有明确规范非政府组织的地位,致使非政府组织只能通过非正式的活动发挥影响。文章从条约解释的角度出发,结合已有的国际实践,对未来的气候变化条约中非政府组织的地位进行建构性的探讨,认为应当将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纳入气候变化条约体系的规范中,为它们提供参与决策的渠道,并且加强非政府组织在气候变化条约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律的适用离不开法律的解释,法律解释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填补法律的漏洞。这种功能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因此在国内法中,法律解释的这种功能一般是被普遍认可的。在WTO争端解决机构DSB中,由于国际法法律体制的特性,法律解释也呈现出某些特殊性。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解释具有以探求缔约国本意为首要原则的特点,解释的限度在于国家同意。  相似文献   

8.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报复机制是胜诉方的"杀手锏"和最后救济手段,它的威慑性确保了WTO争端解决机构通过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中的建议和裁决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到切实遵守。然而,由于重要的国家安全、政治及文化等利益的驱使,也存在效率违约现象。我国在WTO的争端不断增多,面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报复,选择遵从还是效率违约这一问题便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ADR通常用来解决民商事争端 ,不过 ,它也可以而且应该用于解决WTO成员间的争端。我们应明确和强化ADR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由WTO争端的性质和特点、现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以及ADR自身的优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WTO环境保护规则由于其用语模糊,各国环境标准不统一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地位,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环境NGOS的期望。因此,环境NGOS转向以法庭之友身份参与WTO争端解决程序。经过“美国海龟海虾案”、“欧共体石棉案”和“巴西限制从欧盟进口翻新轮胎案”的实践,WTO争端解决机构逐步接受了环境NGOS提交的法庭之友陈述。为实现WTO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提高环境贸易争端司法程序的透明度、公正解决案件,让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环保问题,WTO争端解决机构不仅应在实践中考虑法庭之友陈述,还应根据WTO实体规则和司法实践尽早制定出规范法庭之友陈述的规则。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体系的日益丰富使得条约解释问题日趋复杂。在国际争端裁决机构和国内法院的适用条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条约用语含义、条约间关系的解释问题以及条约解释主体、解释的效力等问题。中国尚缺乏明确的条约国内法解释的程序保障。在WTO中与国内立法有关的事项被认为是事实问题,由于存在着与翻译有关的某些不确定性,对事实的确定会受到限制。对于中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中的条约解释条款应予以修订,以明确条约在中国国内的解释主体、解释程序以及条约翻译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投资条约中的“履行要求禁止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履行要求是东道国为引导和管理外资而采取的一些政府措施.然而,近年来的一些双边投资条约和多边投资条约、国际文件开始对东道国的此项权力提出质疑,对东道国外资管辖权形成了过大的冲击.履行要求的减少乃至废除,必须遵循尊重现实渐进推行的原则,任何过激的国际管制规则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区域贸易协定具有条约的法律属性,但也有不同于传统的国际条约的新特征。本文从传统国际条约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对比了区域贸易协定的条约法律属性与特征,并从实例分析出发,概括出区域贸易协定所展现出的21世纪的国际条约的新特征,强调应该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看待区域贸易协定对国际条约法的贡献:一方面推动了国际条约法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条约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入世”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其中冲击最大的就是 WTO的规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为此试从我国目前实践做法入手 ,并结合国内学界对此的理论研究 ,提出 WTO在我国适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行性的建议 ,以期政府和实践机关作为理论参考 ,从而为我国在 WTO的竞争机制中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金融学和国际金融法学界,对《巴塞尔协议》的性质都存有异议。通过对条约要件的剖析,认为《巴塞尔协议》不构成“国际条约”,在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之外不是“国际惯例”,而只是一个不具备条约约束力但可能导致国际惯例产生的特殊文件。  相似文献   

16.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缔约过失责任应是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本文分析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表现类型 ,阐明了我国合同法确立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建立了收养国与原住国合作的新机制。中国参加了公约的制定并在最后文件上签了字。为了使我国的涉外收养更加符合被收养儿童的最佳利益,我们应该考虑中国批准该公约,使我国跨国收养工作规范化,以便在公约的基础上与他国进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条约成为国内法是必要的,因为条约成为国内法是合理确定条约在法律体系中的位阶的需要,是正确适用条约的需要。条约成为国内法也是可行的,因为条约与国内法一样都是法律,同时国家既是国内法的制定者,又是条约的参与制定者或者认可者,使得条约易于成为国内法;条约对当事国具有法律拘束力,这给国家以压力和动力推动条约成为国内法。对缔约国有效的条约不能自动成为国内法,国家主要通过公布条约并指令实施、通过立法将条约转化为国内法等方式使条约成为国内法。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不仅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城下之盟,还要面对德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来华请订商约,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进一步扩大。在议立和修订条约的过程中,清政府逐渐深化条约认识、调整对外政策,条约观呈现从排斥“要盟”到严格信守、“羁縻驭夷”到条约体制、“惠及远人”到力挽利权的转变态势,商约观念亦随之萌生,由是表现出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间的矛盾与交融,以及中国外交体制从传统向近代化的艰难转型。  相似文献   

20.
欧共体在对外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先后占主导地位的明示缔约权力原则与隐含缔约权力原则。关于明示缔约权力,《罗马条约》已有“共同商业政策”等明示规定,其含义通过欧洲法院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隐含缔约权力是欧共体对外缔约的另一重要法律基础,是其缔约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行发展原则派生于欧共体的隐含缔约权力原则,对欧共体对外缔约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