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 存款是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储蓄存款却在银行存款总额中占了很大的比重,1991年在全国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存款中城乡储蓄存款分别占各项存款总额的45.6%和86.32%。近万亿元的城乡储蓄已成为当前我国信贷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搞好储蓄存款这对银行来说“始终是重要的”。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截至1991年末止,全国流通中的货币仍有3177.8亿元,这反映当前我国的储蓄存款仍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我们去有效组织和科学挖掘,如何进一步强化储蓄所的内部管理,转换储蓄营运机制,调动广大储蓄员工的积极性,把几千亿元的社会游资,最大限度引渡进来,为我所用,这对我们来说应是当务之急。有识于此,笔者认为,这除了广大储蓄员工要真正树立存款第一的观念和全心全意为储户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储蓄竞争风险谈李晓明当前,储蓄存款作为我国银行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在各银行之间演绎了一出激烈的“储蓄大战”,这场“大战”给金融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经营风险:反映在两个方面:(1)是储蓄机构竞相发放手续费等任意提高利率,驱使储蓄存款向...  相似文献   

3.
活期储蓄由于储户存取时间不同,银行是能够保留着一定数额的存款的。拿行家的话讲,活期储蓄好比公共汽车,乘客到各站不同有上有下,但是车内不会空,总会留有乘客。因此,活期储蓄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活期储蓄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也是银行大力发展的业务之一,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低,支付利息少,吸收活期储蓄资金成本低。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稳定增长的同时,从各家银行的报表反映,活期储蓄存款占储蓄存款总额比重越来越明显呈下降趋势。为此,寻找活期储蓄余额下降原因,保持蓄储存款的合理结构,对稳定增加存款,发展储蓄,提高银行信贷资金自我平衡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日常工作中的现象,谈两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交通银行重新组建以来,储蓄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同时也有人提出,“储蓄成本大,影响效益”、“商业银行不需要搞储蓄”、“商业银行的储蓄只能‘小搞搞’”等种种说法。那么商业银行究竟要不要发展储蓄?储蓄存款对商业银行的发展究竟有多大意义?它在银行经营中占据怎样的位置、起什么样的作用?今后应如何发展?本文就上述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商业银行发展储蓄的意义与作用明确储蓄存款对商业银行的发展究竟有多大意义,这是确定商业银行要否经营储蓄业务的基点。从交通银行的现状来看,发展储蓄具有4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储蓄存…  相似文献   

5.
储蓄存款是“养虎贻患”的理论,在中国经济界“统治”了很长时间,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银行有很长一段时间把储蓄业务视作附带业务,没有给它安排一个恰当的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从有计划的产品经济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使得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银行也从大一统的财政“大出纳”变成多家专业银行并存的、具有一定独立自主经营权的新银行体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金融专家学者,对储蓄存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反思,向储蓄是“养虎贻患”的理论提出了挑战,论证储蓄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一条重要渠道,银行应充分发挥这条资金渠道的潜力作用,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建设服务。从此,储蓄业务在银行逐步得到了“器重”和发展,使它成长为今天银行信贷活动的支柱。然而,“养虎贻患”的论点至今仍时而在金融的理论刊物或报刊上复现,顽固地干扰着储蓄业务的扩展,这说明“养虎贻患”的理论至今还有一定的市场,“笼中虎”仍使一些人胆战心惊。对此,很有必要“养虎贻患”的论点进一步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储蓄是一种客观现象,储户将节余的货币通过银行储蓄员存入金融信用机构,暂时转让货币使用权而保留所有权。在这个行为过程中,任何与储蓄有关的客观现象的变化,都会影响储户心理,进而影响储蓄。可见,分析和掌握储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储蓄服务质量,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积聚更多的建设资金,促进经济发展。一、储户心理因素对储蓄的影响凡与储蓄相关的事物的变化.都会影响储户心理,进而影响储蓄。现择其要点简析如下。(一)消费品供应状况一储户心理一储蓄消费品供应状况对储户心理及储蓄的影响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对居民个人储蓄存取款作出了10条新规定: 一、储户当日存入的储蓄存款,如果在24小时内支付的,必须到原存入储蓄网点办理支取手续。 二、居民个人定期存款单笔金额超过5万元的,银行必须使用相应的特种存单,特种存单必须经商业银行授权人员签发并加盖银行印章后才能生效。 三、储户办理个人定期或活期存款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呈现出如下特点:1、存款数额巨大,且增长迅速;2、储蓄存款存量中有一定虚假成分;3、人均占有储蓄存款的数额不高;4、储蓄存款占有量的差距扩大并迅速向城镇居民和高收入户集中;5、近半数存款掌握在20%的储蓄高拥有者手中。正因为如此,使得较低的人均储蓄存款使对居民储蓄的各种乐观宏观经济效应预期大打折扣,储蓄存款的过分集中使旨在挤压储蓄、扩大内需政策的力度受到限制,而城镇居民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支付风险,和城乡居民均把资金的安全性置于其增值性之上的储蓄动机导致通过降息分流储蓄存款的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银行资金来源主渠道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长壮大起来。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1993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从210.6亿元上升到21536.1亿元,这十几年来,增长了101.2倍,年平均增长38.1%。近两年增长率更高。1994年增长41.5%,是1992年和1993年两年储蓄存款增长额的总和。1995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9662.2亿元,全年累计新增存款8126.1亿元,比1994年同期增长37.3%,比1991年至1994年的平均增幅还高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也有几种存款方式是不用交纳利息税的。这几种既可合法规避利息税,又能享有一定收益的理财渠道,不知你利用了没有? 1.教育储蓄。教育储蓄是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开户,存入规定数额资金,用来作非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金融学会首届年会上,与会同志就这个问题展开热烈地讨论,具体意见如下: 第一种意见认为,银行储蓄存款不宜用于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更不能用于基本建设贷款。他们的理由是:1.储蓄存款等于手持现金,随时可以提取,无异于蕴藏购买力,而且还有潜在的危险,一旦市场动荡,就会象“出笼的老虎”冲击市场。2.目前人民储蓄增多,是因为物资缺乏,买不到所需要的商  相似文献   

12.
“储蓄结构”对银行效益的影响 银行信贷资金60%左右来自储蓄,这就决定储蓄成本是银行资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额的大小对银行自身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储蓄成本的95%以上是利息支出。利息乃是银行按照储户的本金,存期及规定的利率计算出支付给储户的金额,存期和利率决定于储蓄种类。我们把储蓄种类分为定活两大类,定期储蓄占总额的比重和活期储蓄占总额的比重称之为“储蓄结构”。  相似文献   

13.
人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急需用钱时,而手头现金不足,定期储蓄存款又尚未到期,提前支取将损失不少利息。此时,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小额质押贷款可解难。 个人小额质押贷款是指在银行开户存款的储户,以所持有的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存单(包括未到期的人民币整存整取、存本取息和外币定期储蓄存单,以及1娜咩起发行舶凭证式国债券)作质押,从储蓄所取得一定金额的货款,到期归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业务。其特点一是办理时间短,手续简便;二是借款人可以避免因提前支取存款而造成利息损失;三是质押存款币种多样。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宁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宁夏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迅速增长.本文首先分析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模型分析了宁夏居民储蓄行为,最后对宁夏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水平作出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5.
储蓄是银行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的重要渠道。建设“四化”,迫切需要巨量资金,银行通过储蓄组织资金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建国以来,我区人民储蓄事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983年末,城乡储蓄余额达到16.5亿元,较1952年末增长119.8倍。相当于当年全区财政  相似文献   

16.
储蓄作为商业银行融资的重要途径,不仅丰富了信贷资金来源,壮大了银行资金实力,而且有利于弥补我国资金供求的缺口,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特别是抑制通货膨胀和回落物价指数起着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呈现高额增长趋势,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60%以上,储蓄率远高于同期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储蓄的高增长将直接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MZ的超经济增长,可能构成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造成一定压力,被经济学家称之为“笼中老虎”。因此,在全国上下大力发展储蓄的大环境和下调利率的背景下,我认为进一步认…  相似文献   

17.
一、对居民储蓄的影响1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一般认为,存款利率下调会弱化居民的储蓄行为。但从1996年两次利息下调结果来看,分流情况并不显著,居民储蓄仍呈稳定增长态势,特别在内地省份尤为如此。到1997年9月底居民储蓄存款已达44139亿元,比19...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我国居民储蓄连年大幅增长,呈无规则波动,并几度出现大幅度下降局面。这一现象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的客观经济环境中,储蓄的波动是由居民对价格预期所造成的,于是以提高(或变相提高)储蓄利率的方式来稳定储蓄存款已为各金融机构所广泛采用。然而,综观近年来储蓄波动及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  相似文献   

19.
储蓄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广义的储蓄概念以其工作划分,包括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储蓄在储蓄总量中已取代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上升为最大比重。这种储蓄主体的反向转换促进了金融业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资产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宏观金融调控手段也应与变化了的居民的储蓄结构相适应,不仅要把握银行间接融资,而且要把直接融资纳入调控范围,尤其要使社会集资规范化,从而实现促进宏观金融稳定进而实现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20.
手头闲置的钱,既可以存入银行,也可以用来购买开放式基金,二者都能获得稳定的收益,都可以随时兑付现金。那么,投资开放式基金与银行储蓄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资金投资方向不同。银行将储蓄存款的资金通过企业贷款与个人信贷的渠道投放到生产或消费领域,以获得收益(利息差);开放式基金将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债券等,通过分红或债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